
2003年3月27日,美军机步第3师第2旅,在进入巴格达城区后,其十几辆信息处理与分发车突遭伊拉克军队炮火打击被毁,致使该旅失去了特有的信息优势,随后近乎“停止不前、无所作为”的战斗,被美军战后称为“黑暗的24小时”。基于网络支撑的信息化战争,关键节点是整体作战能力聚焦与释放的源泉,一旦遭到破坏,其信息赋能和网聚功能将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一直是军人追求的境界。现代战争,所有部队、作战单元、作战要素都在体系之中,互为支撑、互为作用,而某些节点异常敏感,小小扰动就可能引起强烈连锁反应,导致结果出现很大的变化,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蝴蝶效应”。正是因为存在这种效应,使作战双方都积极寻找对方作战体系中的“蝴蝶”,谋求以信息制胜、全维协同、以快打慢、破节击要的非线式作战,取代以多打少,依靠火力、机动力的高消耗线式作战,实现小战而屈人之兵。
现代系统论认为,那些对系统宏观结构和功能起决定作用的子系统及其参量,就是决定系统有序程度的节点,是系统各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的链接点。打击这些关键目标,就能形成蝴蝶效应。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概论》中强调,全部战争的门钥在于集中主要兵力攻击敌军一翼或一点;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中,把战争的关键节点比作是“阿喀琉斯之踵”;克劳塞维茨的比喻更形象,他在《战争论》中将战争比作是砍大树,而不是收割庄稼,因为收割庄稼不需要考虑每棵庄稼的形状,收割的快慢取决于镰刀的好坏,而用斧头砍伐大树时,就必须注意到每棵大树的形状和方向,还要根据树的位置选择从哪里砍起。
美军军事理论不断创新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设想,但其灵魂都可归结为打击重心,而这个重心,最根本的就是关键节点。与机械化战争相比,未来战场C4ISRK系统技术密集,武器网络系统结构复杂。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指挥自动化和武器装备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打一点而瘫一片”。当打掉敌系统中某一部件或一条线路,使其“信息链”中断,网络无法运行时,就有可能使整个系统功能丧失甚至瘫痪。
强大国家的军队,也可能存在致命的弱点。正如同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一样,有其致命的死穴——“脚后跟”。抓住影响战争全局的关节点和重要目标,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快速营造暂时性的非对称态势,集中精兵利器,闪击速决,对敌实施纵深打击,“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破敌体系构成,营造有利态势,形成蝴蝶效应,就能更容易地达成战略战役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