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干部论坛

赵正永:十八大报告中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概括

2012年12月03日08:27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既有建党九十多年来党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又有十六大以来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特别是一些新思想、新论断、新概括,丰富了党的理论宝库,是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的重点。经过这一段的学习,我认为有二十个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要认真把握好。

一、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三次与时俱进,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为中国的长远发展指明了道路,也为我们陕西富民强省的目标实现指明了方向。

二、向世人昭示了党的旗帜和方向。报告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扬了党的旗帜和民族之魂,这既是历史得出的坚定结论,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报告论述了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一定要坚定信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三、“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报告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提出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总结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把握“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一起,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和宝贵财富,成为管全局、管方向、管长远的重大理论成果,必将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自觉,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恒心,满怀豪情地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

四、再次重申“两个百年”的目标愿景。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当前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全党上下必须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的目标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五、“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由“四位一体”完善成为“五位一体”,分别对应着全国各族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是我们今后工作实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六、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而且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两个翻番”,使小康社会目标更加明确、时间更加具体。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是质的飞跃,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惠及十三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七、强调“转变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新的关键抉择”。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这一战略抉择,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先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主题主线的重大战略意义又作了强调和阐释,再次表明贯彻主题主线不是一个局部性问题,也不仅仅是对经济工作的要求,而是影响改革开放兴衰成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这对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是有力的推动。

八、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指向,对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报告强调,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必须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确了各个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并再次重申既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别是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一并部署,明确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九、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思想。此前的党代会基本都提到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内容,并要求做到协调发展,这次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即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对“四化”相互关系的深刻分析,也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对策。

十、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报告指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十一、指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报告强调,要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这些都为我们用新思维、新理念推动“三农”工作,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指明了方向。

十二、明确了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报告强调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突出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这是我们党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任务。

十三、分层次提出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作了明确的表述,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层次的要求和概括,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共识、引领了社会思潮,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四、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形成社会管理体系。报告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立足点,对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并部署了教育、就业、增加收入、社会保障体系、人民健康水平、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具体任务。而且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将“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之中,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彰显了社会公平的紧迫性和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

十五、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思想。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路,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努力实现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报告提出的“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等等,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

十六、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强调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的深刻阐述。

十七、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报告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内涵,明确提出了港澳工作的总体要求,即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使港澳同胞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这一新思想、新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一国两制”实践及其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对“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发展。

十八、进一步宣告了中国和平崛起、包容发展的理念。报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这一建设和谐世界的新主张,是党中央汲取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精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时代特征和矛盾运动规律,准确把握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变化特点,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新探索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十九、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有了新把握。报告对今后一个阶段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在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础上,把党的纯洁性纳入党的建设主线之中;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提出要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强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充分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报告要求党员干部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要求的自觉、深刻。

二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部署的新突破。报告在广大群众关心的反腐倡廉的安排部署中,提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要求,清正、清廉、清明这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是实现政治清明的前提和基础,唯有清明政治的根本机制、体制,才会造就清正干部,打造清廉政府。这一提法,是对新形势下反腐败体系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是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总结和新要求。

(责编:原娟、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