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运在天水市宣讲十八大精神时强调
以十八大精神指导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用十八大精神提振全省奋力赶超的信心和决心
11月28日上午,正在天水市调研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专门为天水市干部职工作了一场生动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他强调,要把握关键点,找准着力点,激发兴奋点,全面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的实质和科学内涵,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用十八大精神提振全省上下奋力赶超的信心和决心,努力走出一条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路子。
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会上,王三运从把握关键点,全面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的实质和科学内涵;找准着力点,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激发兴奋点,用十八大精神提振全省上下奋力赶超的信心和决心三个方面,与在场的干部职工一起交流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体会,向大家宣讲了十八大精神。
“大会的主题短短82个字,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字如千钧,提出了未来奋斗的旗帜、道路、精神状态和奋斗目标,这是十八大报告的精髓所在、要义所在。”王三运说,我们必须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好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和新特点、新亮点。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新概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新论述,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内涵。
王三运指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最根本的是要紧密联系省情市情县情实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找准学习贯彻的着力点,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把十八大精神真正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正确思路、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一是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机结合起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围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所作出的工作安排以及精神状态的表述,也都与十八大的要求是完全吻合的。我们要落实好十八大精神,最关键的是要与甘肃的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认清我省现在发展的差距,把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把推进“八个发展取向”和“十大重点行动”作为具体的途径和措施,大力实施好“3341”项目工程这一载体和抓手。二是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在手的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发展的目标任务要再细化。经测算,我们要如期同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几年GDP增速按现价算要达到16%以上,必须实现超常规的发展。我们各级各部门都要更加紧张起来,要对照全面小康的具体目标,看看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进度到底离目标有多远,拿出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争取迎头赶上。其次,各项重点工作要强化。现在正在全省开展的“十大重点行动”和21项重点工作,关键是要咬定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举措,不断取得实效。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我们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完全符合十八大的要求,今后必须进一步增强信心,紧紧围绕六大任务,在吃透情况、破解难题、完善机制、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更加全面、更加均衡、更加有效地推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三是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总结今年谋划明年有机结合起来。省、市、县和各个部门要对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年度目标任务,加快工作节奏,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全额或超额完成既定的全年目标任务。同时要按照十八大精神的新要求,按照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序进度,抓紧对明年的工作超前思考、科学谋划,确定好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相关举措。省里和市里特别是要按照“3341”项目工程的要求,分解任务,提早谋划、储备、争取开展好明年的项目工作,通过实施一批经济、民生、文化、生态等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项目,把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三运最后说,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来说,更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我们要坚持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汲取发展动力,坚持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在凝聚力量中不断形成发展合力,坚持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体现发展实力。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善于在应对挑战、转化机遇中增强发展能力,做到上争中央支持、外聚各方资源、内激活力动力,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魄力,以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为,以后发赶超的状态和实效,加快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子。(记者 徐爱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