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08: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年,鲍啸峰是第二次来到“创青春”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去年,他是作为选手参加,而今年,他坐在台下,紧张地观看自己投资的一个项目的创始人参加决赛。
11月22日,由团北京市委主办的2016年“创青春”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决赛中,来自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等行业的43名选手进行了角逐。
“去年大赛我的创业项目拿到了二等奖,受到了投资人的关注,A轮融到了2100万元,现在已进入第三轮融资。”鲍啸峰的创业项目“红眼圈”是为演艺、模特等相关行业提供职业信息的平台,目前发展势头很好。今年的参赛项目之一“红贩”是由“红眼圈”衍生出来的,为影视与游戏相互改编搭建信息及交易平台。
“共青团组织的创业大赛确实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许多机会和资源。”鲍啸峰说。
事实上,鲍啸峰的这种体会,许多参赛者都有。奥飚就是其中一员。
这次参赛,奥飚带来了一款特殊的手机。除了正面的屏幕,手机背面也是一个黑白电子墨水显示屏。
奥飚的创业项目与他曾经的经历有关。读研期间,奥飚由于用眼过度得了干眼症,严重时不能看电脑屏幕,准备硕士论文都是由他手写或者口述,再由女朋友录入电脑中完成。
硕士毕业后,奥飚开始创业,一开始做了与专业无关的鲜花婚庆行业,并投入大量精力治疗眼睛。创业3年后,他的干眼症通过按摩治愈,如何帮助干眼症患者也成为奥飚新的创业目标。他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的爱眼卫士软件可以帮助干眼症患者自动调节电子产品显示器的亮度,目前公司已研制出一种13英寸的黑白电子墨水显示屏,正在准备量产。
“根据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我今年上半年出了一本书《和干眼症一起创业》,收获了许多粉丝。正好得知团市委举办创业大赛,就报名参加了。这肯定是展示自己、获得机会的好平台。”奥飚认为,随着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干眼症患者增长特别快,相信会有投资人会看好这个项目。
除了这些“实用”的创业项目,今年的大赛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创意依托技术,而且是依托高精尖的技术实现。
利用激光雷达扫描生成地图的“移行换‘影’——车载扫描仪”项目,获得互联网创意组冠军;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医院外需要急救的患者与医院内专家的诊断结合起来的“院前急救云平台”,获得互联网初创组冠军;能在同一款产品中同时发挥传统玩具与平板电脑优势的“万趣空间AR智能学习玩具”,获得App初创组冠军……
2015年4月,团北京市委历时一年多完成的《北京市创业青年群体调查报告》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北京有57.15万名年龄在18至40周岁的创业青年。其中,超过两成从事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虽然这类创业企业未赢利比例达到36.67%,但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行业中有很多是投入期长、收益期滞后,但发展潜力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的大赛是7月开始启动的,我们探索了市场配置资源运作方式,通过社会化动员方式举办大赛,千余名创业青年报名。”团北京市委事业部部长李雪红介绍,“创新 创业 创优 创未来”是大赛的主题,也是团组织从事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大赛的基础来自于北京共青团组织对全市57万多创业青年发展状况的持续深入调研,以及对首都高校毕业生创业需求的准确把握。
据介绍,团北京市委还联系多家政府职能部门作为联合主办单位支持大赛,并整合众多创业服务社会机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孵化器等参与,提供了上亿元投资意向基金。在大赛的各个环节,参赛选手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尤其在决赛中,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中青创投董事长付岩等12位创业导师应邀作为评委为选手提供了专业的评分和点评。多个获奖项目获得了投资人和孵化机构的青睐,签订了合作意向。
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郭文杰认为,创业路不平坦,每位创业人士都会面临各种困难,让他们坚持下去,给他们搭好平台,协调资金、政策、信息、市场、合伙人等资源就是共青团组织要做的事,“要真正成为青年创新创业中找得着、用得上、靠得住的坚强后盾,努力做好‘创业青年不占股份的联合创始人’”。(李新玲)
相关专题 |
· 中国共青团新闻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