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青團新聞

主動聯系服務一大批青年社會組織 上海團組織知行合一提升凝聚力

2013年06月21日08: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上海市社團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上海現有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近20萬人,其中專職人員14萬人,在社會組織從業人員中30%是35歲以下青年人,青年已成為上海社會組織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另據不完全統計,上海有4.5萬家青年社會組織,按每個組織平均影響50名青年為標准,目前上海青年社會組織影響青年超過225萬人。

  圍繞有效團結和引領體制外青年和青年組織的目標,上海共青團主動聯系服務一大批青年社會組織,截至今年3月,團市委通過青年家園民間組織服務中心有效聯系青年社會組織數量達657家。

  “同心多層”好做“加減乘除”

  青年社會組織應協助政府做好“加減乘除”法。“加”法:以需求和導向增加和拓寬社會服務領域,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公益服務,弘揚志願精神。“減”法:協助政府解決社會問題,為政府分擔,做好政府的助手。“乘”法:擴大和提升服務能級,使更多群體受益。“除”法:減少和緩解社會矛盾。

  飛揚天使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主任馬俊婷作為從事社會教育的社會組織代表,在團的十七大會議討論中如此表示。

  馬俊婷又創辦的“飛揚天使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專門為貧困家庭子女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提供公益服務,惠及1000多名困難青少年。

  馬俊婷總愛稱上海共青團為“娘家人”,從創業到開展公益事業,再到被推薦成為全球杰出青年社區楊浦分社區的首批會員,她一路上都受到了團組織的扶持。

  如果說體制外的青年彷佛宇宙中的行星,那麼青年社會組織就像吸引行星的恆星,團組織則更像匯聚無數恆星的星系,為他們提供發光發熱的舞台,也給予他們自由成長的空間。

  把青年社會組織納入到團組織架構中“互動共生”,上海共青團對此有一個形容:觸網。這個網絡的常規節點是團組織,分散於網格空隙中的青年社會組織被納入其中,形成觸網效應,而節點越多網絡就越有價值。正如團上海市委書記夏科家所說,團組織與青年社會組織和青年絕不是上下級關系,人家要看你這個節點是不是有價值,有價值,他就附著到你這兒來。

  創新工作方式 讓樞紐傳播“正能量”

  如何發揮團組織樞紐的輻射作用?上海共青團為此搭建了兩級平台。

  在區縣層面,浦東、長寧、徐匯、虹口、楊浦等區縣籌建或完善了區級青年公益服務支持中心,為青年社會組織承接社會服務、參與社區治理搭建平台。

  在街道層面,依托青年家園民間組織服務中心,承接社區志願服務中心項目,探索自下而上的志願服務生成機制和社區內外志願服務力量聯動融合模式,將社會組織引入社區了解需求、整合資源、開展服務。

  為了解決青年社會組織的生存問題,上海共青團開始向未注冊的青年社會組織提供購買服務、財務托管等服務﹔對有意向登記注冊並符合一定條件和要求的青年自組織,幫助它們落地注冊,助推“黑蘋果計劃”、“公益家團隊”等49家青年社會組織在市、區兩級登記注冊。

  發展上了軌道的社會組織,需要吸收新鮮血液,團組織就為它們“輸血”。今年5月由團上海市委等主辦的2013年上海大學生就業專場招聘會上,青年社會組織統一設置展台,其成長空間吸引了不少畢業生投來簡歷。“上海青年家園民間組織服務中心”作為一家直接服務社會組織的樞紐型機構,也將成為大學生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新人進入青年社會組織,如何迅速成長起來?上海共青團專門制定了“先鋒計劃”,以“青年影響社會”公益評選為主線,推出領軍式人物﹔大力舉薦社會組織中的優秀青年集體和個人納入“上海青年五四獎章”等各級榮譽表彰體系﹔依托青年公益人才學院設計、研發人才培養系列課程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從新人成長為青年社會組織的中堅力量之后,就有機會進入上海青年英才培養體系,而上海青年社團組織領袖沙龍也將向它們敞開大門。

  讓社會組織早日“反哺”共青團

  通過發揮青年社會組織的作用,共青團尤其是基層共青團工作的內容得到了豐富,手臂得到有效延伸。團十七大代表、團上海黃浦區委書記顧定鋆深有體會:黃浦區打浦橋街道引入華愛社區服務管理中心后,華愛社工和團工委干部交叉任職,文化活動中心的菜單由團工委和華愛共同協商,將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打造成為“青年中心”,為區域內各類團組織和青年提供了陣地,爭取到了一支可依靠的專業力量。

  團十七大代表、交通銀行團委書記賈鵬則切身感受到,借助社會組織力量提升團組織自身工作能力。

  2012年年初,為了滿足上海陸家嘴地區金融青年閑暇時間的需求,以交通銀行為代表的75家在滬央企和大型金融機構團委共同舉辦了名為“上海一圈”的大型文化主題活動。他們委托上海青年家園民間組織服務中心對活動進行策劃、設計和執行,最后呈現出的“千人交友圈”、“公益創意圈”、“興趣同好圈”、“月光文藝圈”、“舌尖美食圈”等多個圈聚式活動平台受到青年白領的普遍歡迎。現在,團組織接手運營的“上海一圈”文化主題活動已成為一個公益文化地標,還入選了今年舉行的上海市民文化節開幕式系列活動。

  基層團組織在不斷嘗試中看到,隻有走近社會組織,才能真正了解這些組織運行發展的規律,才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在資源短缺、人員不穩等困境中仍然能吸引大量青年參與的群眾工作“秘訣”。

  從7月1日開始,團上海市委機關104位在職干部都將參加一項新工作:除了聯系基層團組織,團市委每位干部都要聯系一家青年社會組織。深入基層的同時,團干部還有額外“功課”:每年一篇調研報告、開展訪談交流、給青年上團課、舉薦青年人才、參加團日活動、解決一項實際問題。(龔瑜)

(責編:喬業瓊、楊媚)


相關專題
· 中國共青團新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