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越來越離不開他們了”

江蘇灌南縣幾位基層干部“天平”上的大學生村官

2012年12月07日11: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灌南縣花園鄉大學生村官王福才在青春燎原書法社教留守兒童練習毛筆字。何炳勝攝

灌南縣五隊鄉小港村大學生村官張竹祥在為生病的小羊進行健康檢查。陳 婭攝

灌南縣李集鄉大學生村官楊洋在養雞場搬扛飼料喂養草雞。吳洪濤攝

11月22日,小雪。

記者走進江蘇灌南縣新安鎮鎮中村一幢小樓,大學生村官李焱創辦的森茂制衣公司裡馬達聲聲,現場一片忙碌。臉上略顯瘦削的李焱介紹說:“這個代加工廠創辦一年來,吸納當地50多位村民做工,人均月工資在2000-3500元,年生產服裝20余萬件,淨利潤約100萬元。”坐在一旁的新安鎮組織委員孔祥忠由衷地說:“大學生村官表現出色,基層干部越來越離不開他們了……”

“他們不怕寂寞、不怕艱苦,他們熱情飽滿、踏實苦干,他們領會意圖快、執行能力強”——記者採訪中接觸到的鄉村干部,幾乎每個人都對大學生村官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

“過去開會,全憑老會計一人記錄、整理,時間久了,常常會找不著資料。來了大學生村官就不一樣了,他們懂電腦、操作快,文件整理、會議記錄既輕鬆又高效。”新安鎮鎮郊社區黨總支書記宋成元說,做好任職村工作台賬、資料整理、文件歸檔等村務工作,是大學生村官熟悉村情的第一步,基層干部往往也是通過這些繁瑣的小事,了解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嚴謹作風。起初,我還有點將信將疑,現在看來,他們不僅有文化、有知識、會電腦,而且作風踏實認真,村裡所有的資料整理得像模像樣,與老一輩村官相比,不知要強多少倍。而且,幫助群眾辦理新農合、新農保等手續既快又好,不用返工,老百姓也很歡迎他們。

“我們原本以為這群年輕人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缺乏農村工作經驗,做不了什麼實事,可是看到他們挨家挨戶搞調研,寫出來的可行性報告許多建議都得到了鎮領導的肯定。這才發現,他們確實有能力給村裡辦事、為群眾解難。”湯溝鎮黨委書記汪維軍對全鎮大學生村官積極投入鎮村調研活動非常贊賞。他認為,這是大學生村官到村后發揮自身優勢的第一步,夯實這一步,就贏得了村民、村干部的信任與認可,從而繼續走出第二步、第三步,而且越走越遠、越干越好。

新集鄉大學生村官封飛、陳天宇針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缺失的實際,建起了留守兒童家園,將學校教育與古典文化傳承、心理疏導與物質幫扶結合起來,為全鄉80余名留守兒童定期開展詩詞賞析培訓、功課輔導、專項幫扶等愛心舉措,讓他們在感受親情般溫暖的同時,全面提升文化素養。“這些年輕人真是敢想敢做、求新求變,在創新社會管理上的許多做法值得我們老同志學習!”新集鄉副鄉長蔡祥說。

“大學生村官也是科技興農的生力軍。”新集鄉農技站長胡明大介紹,大學生村官到村后,一改農技宣傳傳統模式,將百姓關心的種植、養殖等致富技術制作成視頻,將村民的疑問整理制作成“養豬養雞60問”、“水稻種植50條”等生動形象的FLASH動畫,每周定期播放,定期討論交流。“他們傳播科技有點子,遠程教育有妙招。一個字:好!”

初冬的白天特別短。下午4點30分,記者馬不停蹄趕到灌南縣五隊鄉小港村大學生村官張竹祥的養羊場,天色漸已灰暗。“羊倌”張竹祥在佔地15畝的養羊場顯得非常自信。張竹祥是灌南當地人,有著強烈的建設家鄉的願望,為改變小港村一家一戶分散養羊、效益偏低的現狀,他提出了規模養殖、產業化養殖的思路。今年4月,張竹祥聯合養殖大戶,投入200萬元資金,成立康澤養羊專業合作社,建起波爾山羊養殖基地。5點整,到了波爾山羊羊崽的晚飯時間,毛色黃白相間的小羊羔站成一排近30米,有近200隻,它們埋頭吃食,非常可愛。身材偏瘦的小張指著食槽裡的飼料告訴記者,飼料裡有禁燒的水稻秸稈,他們把秸稈粉碎,配上其他輔助飼料,非常有利於波爾山羊的生長。

五隊鄉黨委副書記卜海介紹,大學生村官在全鄉形成了一股創業熱潮,其中最出色的是2009年到村的大學生村官徐峰。2010年,徐峰在東南村建立野雞特色養殖基地,成立灌南縣五峰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徐峰告訴記者,剛到村的時候,村民並不認為他能留下來,在創業中他與村民有了更多的交流,而創業的成功又提高了村民對他的信任度。作為山東人,徐峰在村裡處理事務不偏不倚、公開公平,“現在養雞場雇人在做,自己一心扑在村裡事務上。”徐峰說,“國考報名了,但卻沒時間、沒心思看書,腦子裡全是村子裡的事,有時候天不亮就有村民來敲我的門。”

五隊鄉組織委員陳婭掏出手機讓記者看,是東南村村民發來的短信,內容是:黨委派來好書記,東南村民有福氣。“兩句質朴的話語,說明了徐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卜海提高音量對記者說:“大學生村官創業,改變了傳統養殖方式,帶領農民走上了生態養殖、科技養殖之路。‘三農’發展需要大學生村官。”(苗林 封飛 本報記者 楊涌)

來源:大學生村官報

(責編:楊媚、權娟)
我要留言
署名:    驗証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