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二宣三踐行”,十八大精神入人心
2012年12月01日10: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
【字號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論壇 手機點評 糾錯 | ![]() |
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大學生村官作為連接億萬農民群眾的“神經末梢”,應率先垂范,吃透精神,廣泛宣傳,踐行務實,讓十八大精神深入人心。
一是深入學習,吃透精神。“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向群眾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自己就要先行一步,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載體,採取集中學習、個人自學、記讀書筆記、撰寫心得體會、討論交流等形式學習會議精神,多思考、勤總結,深入領會“五位一體”、“八個堅持”等新觀點、新目標、新要求,盡情享用與民相關的“民生大餐”, 將十八大報告的內容“讀懂、讀深、讀透、讀活”, 確保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黨性上有新提升,掀起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熱潮。
二是拓寬渠道,廣泛宣傳。在農村,由於地域、環境等條件的限制,一些老百姓不了解國家的大事,作為農村的宣傳員,我們是橋梁、紐帶,要拓寬渠道,把國家的惠民政策傳遞給每位老百姓。組織黨員、群眾集中收看十八大開幕式的同時,組建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宣講團,深入農戶,採取開設專欄、張貼橫幅和宣傳畫、編排說唱節目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用“鄉音、鄉情”生動、深入地宣傳十八大產生的新思想、新論斷,特別是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等有關農村發展的重大好消息,讓十八大精神成為鼓舞群眾的“心靈盛宴”。
三是服務為民,踐行務實。“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工具”。群眾隻有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才會從內心感受到十八大帶來的溫暖。這就需要我們在富民增收上找出路,充分發揮自己學歷高、接受新鮮事物快等優勢,和村“兩委”班子一起,找准適合本村經濟發展的路子,引進適合本村發展的致富項目,推動種養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實現十八大報告描繪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宏偉藍圖。在富民強村的同時發展生態經濟,構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環境優美、集約高效、產品安全的現代生態農業體系,打造風景如畫的“美麗鄉村”。
(責編:權娟、楊媚)我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