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慕旗
2018年01月07日09:25 来源:吉林日报
青山绵亘,碧水盈盈;冰湖腾鱼,雪铸盛景。大美吉林笑迎八方来客,旅游业发展渐入佳境。
“吉林一号”巡天遥看一千河,“卫星+”这一特色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一张吸睛的“吉林名片”,为更多领域提供智慧支撑。“互联网+”开疆拓土,一鸣惊人。
霞衣彩袖,惊鸿游龙。吉林市歌舞团连续19年亮相央视春晚,是我省文化战线的一队“精兵”。
“振兴东北要着力发展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各业态百花齐放,多领域创新突破——我省服务业强势崛起破局“二人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巨大动能。2017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6%,占GDP的比重达到40.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9%。
伴随服务业的节节突破,我省产业结构正在向“三二一”华丽蜕变,一条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徐徐铺向远方。
重点行业实现创新突破,铸就坚实发展基础
放眼全省,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健康养老、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服务功能和水平不断提升。金融、旅游、文化产业实现高速增长。
“热电厂把设备维修工作交给我们的专业队伍,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效率。”对于吉林鼎基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来说,脱离电力生产系统,转而为电力部门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这样的转型发展,让企业“顺风”而行。
以“鼎基”这样的企业为代表,我省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加快剥离非主营业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的反哺。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调互动。
寒冬时节,走进“幸福里助老之家”,仿佛走进了“春天里”。在温暖的室内,老人们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温馨惬意。
2013年起,裕宸集团承接“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定制化服务试点”工作,成立了省内第一家养老服务公司,创立“裕宸幸福里”品牌,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事业融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
这只是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我省将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目前,全省已有637个社区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达800余家。
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行业。近年来,我省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金融机构次第“开花”,金融业态不断丰富。
驱车行驶在长春天富路上,中国人寿财险吉林分公司总部、汇达担保、汇达贷款、榆银村镇银行、柏睿担保等金融机构相继映入眼帘,丰富的金融业态让这里成为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第一条金融街区。
——金融服务趋向高质量、个性化,创造出无限增值空间。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长春)中心是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在全球布局的第53家中心。步入其中,环境典雅温馨,墙面上的真品字画极富鉴赏价值。5间独立的洽谈室,兼顾品质感和私密性。
“我们的优势是为高净值客户在投资、税务、法务、并购、融资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我们还会组织品茶、品画、读书会等活动,为客户提供社交平台。”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
新兴业态迸发强大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引发新需求,催生服务业新业态。在我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向生产、消费领域不断渗透,“互联网+”“卫星+”成为我省服务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和标志性产品。
2017年“双11”期间:东北袜业园电商平台成交量、销售额均破纪录,累计接单159万单、销售袜子2663万双,销售额达1.06亿元,是去年的5倍多;我省大米线上交易量居全国第二……
火爆的销量,折射出我省电商蓬勃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17年1-10月,全省电商交易额3300亿元,同比增长36%,预计全年将突破4500亿元。
吉林大米网、中国玉米市场网、辽源袜易网等一批本土电商平台不断做大,成为我省电商发展主力军,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
依托我省十大服务业品牌之一——“开犁网”,探索形成了“互联网+流通+服务”的农村电商模式,打造“三农”发展新引擎;
建成电子口岸及跨境贸易电商平台,跨境邮件顺利通关,兴隆综合保税区形成日均10万件的处理能力,长春成为位居全国第三的跨境电商核心节点城市。
多点突破,成绩斐然。吉林电商已然步入发展快车道。
高分辨率,动态视频实时观测,光谱分析农作物种类……这些都是“吉林一号”卫星的看家本领。
2015年,我省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目前,其在交通、林业、环保、国土、水利等16个领域中有90多项应用,累计为有关地区和单位提供超过1000GB的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经过更新迭代和稳步发展,“卫星+”这一特色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一张吸睛的“吉林名片”。
科学布局擘画产业蓝图,集聚发展促进优势叠加
走进长春新曦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各种文化创意元素扑面而来。在一张汇总表上,项目主管蒋帅东指着一个名为“全息舞台剧《冰雪皇后》”的项目对记者说:“这是我们公司和鹰之传媒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我们负责技术部分,他们负责演出经纪活动等”。
两家公司能够达成紧密合作,受益于他们的“邻居”关系——二者都是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的入驻企业。
“在我们园区中,文创及相关企业有100多家。吉广传媒集团作为园区的投资建设者,也是园区的核心企业,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企业间优势互补,使园区内形成了完整的文创产业链,实现了集约发展。”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总经理李季说。
自2014年投入运营以来,该产业园累计创造产值约30亿元,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而这只是我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截至2017年11月末,先后认定了42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累计入驻企业5218户,实现营业收入247.4亿元,吸纳就业12.1万人。
“产业集聚有诸多好处。例如,有利于新工艺、新技术的迅速传播,从而促进创新;有利于区域内采购和销售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积累可共享的无形资产,以及促进配套设施发展等。”省发改委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我省制定出台了《吉林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提高了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标准,增加了新的类型,强化了奖励、监督、考核机制。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集聚区建设完成,我省服务业企业将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间大展拳脚。
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和增强发展后劲的新引擎……
记者手记:
过去一直是吉林产业“短板”的服务业,近年来“领跑”态势显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是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变化,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善弈者,取势则功就。对吉林而言,加快服务业发展是适应发展新常态、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是我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我省服务业正以更强有力的姿态为吉林振兴输入发展新动力,也在不断提升吉林人民的幸福指数。(记者 徐慕旗)
相关专题 |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