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一场凝结着无数热望的盛会,在北京庄严启幕。
同时“启幕”的,是又一个万物欣荣的春天。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式如期举行。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们踏上国家政治舞台,肩负重托,参政议政。
委员们思考着什么、带来了什么?大会开幕,他们会感受到什么、收获什么?本报多名记者走进开幕式会场内外,忠实记录下那感奋人心的一幕幕——
第一篇章 期待
时间:14:00
地点:天安门广场
有风吹过。红旗猎猎招展,把明媚春光映得更加鲜亮。
宽阔的广场上,天安门与人民英雄纪念碑遥相呼应,以凝重的身姿迎候着委员们。
这里凝结着中华民族从贫穷落后中奋勇站起的历史,也写下了一个个发展前行的时代篇章。今天,在此开幕的会议将延续民族复兴的宏伟梦想,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凝聚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伴随着时而舒缓、时而激越的乐曲,两面电子大屏幕上播放着新中国富强文明的美丽图景。动感的城市、绿色的乡野、幸福的笑脸……最后定格在两个鲜红的大字——“国家”。
有记者正手拿话筒,面对镜头练习播报。“让我们在这里等待。委员们将带着职责而来,讲实情、办真事、解民忧……”
多么美好而温暖的期待。
第二篇章 起点
时间:14:25
地点:人民大会堂前
“看,来了!”不知是谁最先喊出,早已聚在大会堂前的大批记者立即迎向刚下大巴的委员们。
人潮很快分成了一个个圆环,那是记者们以委员为核心形成的“包围圈”。
面对记者们“最关注什么话题”的提问,委员们成竹在胸,坦诚作答。
“我一直在为教育事业建言,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才培养方式要及时跟进。”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委员说。
“北京的天能不能一直这么蓝?怎样保护绿水青山?我们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生态。”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巩富文委员呼吁。
“我亲眼看着拉萨变美了,农牧民兄弟们变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越来越繁荣了。希望少数民族品牌企业加快发展,尽早挤进全国百强……”身着藏族盛装的达娃顿珠委员满怀期待。
“包围圈”很快散去,但记者和委员们的一问一答、“你来我往”之间,聚焦着时下最热的民生话题,充满了真诚的履职意识。
会议即将开始,广场上渐渐安静下来。前来旁听的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玛丽娅·阿达尼娅一边快步入场,一边和记者交流着:“我们关注中国前进的新步伐,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