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最美奋斗者

张秉贵:“一团火”精神

2019年07月31日08:23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张秉贵:“一团火”精神

张秉贵

本报记者 任敏

7岁捡柴火,8岁“打执事”,11岁当童工,17岁到私人商行德昌厚当学徒……生于旧社会、长在贫苦人家的张秉贵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

1955年,新建的北京市百货大楼盛大开张,并招聘25岁以下营业员,36岁的张秉贵已“超龄”十多岁,因有多年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

当时,北京市百货大楼可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每天早上一开门,顾客就如同潮水一般涌入。站在宽敞明亮的国营柜台前,穿上洁白的工作服,精神饱满地为顾客服务,张秉贵感到无比光荣。

起初,张秉贵在糕点组。一次,挑完点心,两位顾客等待包装时的对话“刺激”了他:“这老师傅态度挺好,就是慢了点。”从那之后,张秉贵下了班,就找来硬皮点心、砖头、木头等苦练拆装,没多久,速度提升了两三倍。

调至糖果组之后,张秉贵发现,因为称重和结账繁琐,顾客经常排长队。为了节约时间,张秉贵又开始琢磨起来:他找来跟糖果差不多分量的小石块,来回称重掂量,寻找手感,反复琢磨,练成称重“一抓准”技艺。他还抄下上百种糖果的价签,不断背诵,下了班,苦练心算本领,打磨出算账“一口清”的神速。售货时,只见张秉贵边称重边默叨数字,手里刚称完,嘴上就报出价格,即便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也能做到一口报价。

张秉贵还发明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即在接待一个顾客时,便问第二个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个顾客打好招呼,做好准备。

通过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他将接待一位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缩减到一分钟,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

通过调动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使得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相互协调,张秉贵将商业服务业的简单操作,升华为售货艺术。

在北京,卢沟晓月等“燕京八景”久负盛名,而张秉贵的售货艺术则被首都群众亲切地喻为“燕京第九景”。有位拄杖老人,常来欣赏他售货,“我是个病人,每天来看看您站柜台的精神劲儿,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劲儿,我的病也仿佛好了许多。” 一位音乐家赞叹:“你的动作优美,富有节奏感,如果配上音乐,是非常动人的旋律。”为了欣赏这“奇景”,热情的顾客们曾将百货大楼的玻璃柜台挤碎。

张秉贵独具特色的服务思想和经验,被形象地归纳为“一团火”精神,他常说:“售货员要用一团火来温暖顾客,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家后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的一点贡献。”

精湛的技艺和热情的服务,使得张秉贵成为“新中国第一店”闪亮的金字招牌,也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他相继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特级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等多个荣誉称号。

1987年9月18日,张秉贵因癌症去世,终年69岁。次年,北京市百货大楼门口广场处,竖立起他的半身铜像,其上镌刻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的亲笔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责编:吕腾龙、常雪梅)
相关专题
· 最美奋斗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