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专题报道>>今日理论版
今日理论版:推进电网科学发展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07年12月28日09:09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无标题文档

学习十七大精神 贯彻十七大精神

吕政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既是对我国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工业化,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虽然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已经实现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但由于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的不同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我们不可能重复别国走过的道路,而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原则是,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出发点,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条件,形成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并存的产业结构。要促进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集中,并坚持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企业在资源密集型产业领域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在继续重视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推进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摆脱长期形成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
  
优化工业布局。在工业布局上要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全文】

学习通信

 推进电网科学发展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刘振亚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缺乏,能源人均占有量和利用效率都比较低。目前,我国人均发电装机仅为0.5千瓦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OECD国家)平均2千瓦以上的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能源和电力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12.9%,预计“十一五”期间将年均增长12%以上。按照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即使按人均1千瓦装机测算,届时全国发电装机需求也将达到15亿千瓦。虽然目前我国能源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从长远来看,能源供需的缺口将越来越大,保障能源和电力供应的压力会不断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瓶颈制约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而且,我国电网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全面、不协调的方面和薄弱环节。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把能源供应和能源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优化和高效配置能源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电网的电力输送和网络市场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应着力在一些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大进展。
  实施“一特三大”战略,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这是针对我国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实际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油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和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煤电、水电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核电将在我国电力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全文】

 努力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能力
 
聂辰席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好中央提出的目标任务,努力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能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创新宣传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全面把握“人”的内涵:在历史观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价值观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树立文化传播理念,更加注重宣传效果。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传播手段创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当前,宣传思想工作要站在时代前列,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就必须树立文化传播的理念,善于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工处理信息,优质快捷地进行传输和反馈,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全文】

新书评介

      
探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田建国

   张兴华主编的《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研究》丛书,已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从民族精神教育、文化传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探讨了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内涵、途径和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丛书既有国内外人文教育先进理论的阐述,又有对实验基地成功经验的总结,凝聚了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实践者的心血与智慧。丛书作者对1000余所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重智育、轻德育,重功利、轻价值,重理性、轻感情,也就是缺乏人文素质教育。通过研究探索,该丛书提出了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四条途径和四种方法。四种途径是: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四种方法是:渗透法、熏陶法、践行法和反思法。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人文素质教育,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时代要求。对于传统教育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该丛书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人文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强调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借鉴世界教育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认知、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等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赋予人文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全文】

点击进入图形版

干部说干事

 

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目标

王进江 

  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开展三级联创、党员承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远程教育,改进社区工作,促进社区和谐,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级联创强核心。开展“三级联创”进社区活动,形成区、街、社区三级党组织为主轴、党员共同参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上下联创,强机制,构建领导网络;示范带创,强基础,构建组织网络;党员领创,强素质,构建管理网络;党群共创,强和谐,构建自治网络”的思路,把党的工作渗透到楼院、小区、社会团体等,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四进社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建立相应工作机构,形成区委、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经线,增强“三级联创”的纵向动力;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辖区单位党组织为成员、吸纳有关人士共同参与的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形成各单位协调配合、共同建设社区的联动纬线,增强推动“三级联创”的横向动力。

  党员承诺树形象。开展党员承诺进社区活动,创设治安责任、利民服务、文化宣传、卫生监督“四个岗位”,开展科学定诺、签名承诺、实践履诺、跟踪问诺、民主评诺“五诺”活动,实行党员互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和承诺、践诺公开“三评一公开”,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用实际行动树立党员先进性形象。根据党员的文化、专业、特长等设立岗位,让广大党员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在提供服务中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文】

立足实际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杨森明 

  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陕西省华县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壮大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培育品牌的思路,大力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目前,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华县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不仅繁荣了县域经济,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华县蔬菜产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认真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创新发展思路。改革开放以来,华县历届党委和政府根据区位特点和历史传统,始终高度重视发展蔬菜产业,实现了蔬菜产业由小菜园走向大基地、从小菜篮走向大市场、从小生产走向大产业的三大转变。近年来,华县进一步提出“稳步发展大路菜,积极发展精细菜,突出发展设施菜,做大做强特色菜”,围绕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四个环节,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模式,完善扶持政策,调动菜农积极性,促进蔬菜产业发展。2006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蔬菜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1.7亿元,蔬菜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9%。华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县”。
  推广科学种菜。坚持专业队伍和业余队伍相结合、科技攻关和示范推广相结合、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相结合。【全文】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编:权娟)

 相关专题
· 今日理论版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