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专题报道>>今日理论版 2007年07月04日08:46

无标题文档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编者的话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为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本报今日起在理论版开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专栏,陆续刊登有关文章。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信心。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尽管这个概念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历史起点却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那时起,我们党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之后,我们党一直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总结和探索,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一种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破解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作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先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使我们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反映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作为一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现代化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现代化既有普遍规律可循,又有不同的发展道路;既是“世界历史”进程,又有“国别史”的特征。现代化不等于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则是适应并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作为一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制度文明的崭新形态。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些基本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有鲜明特色,有强大生命力。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就举世公认。这说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中国人民必然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这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依据。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同志强调,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生动写照。思想的解放不可能一劳永逸。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都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解放思想,就是从这些新的实际出发,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能指导“改变世界”的伟大实践……【全文】

群众抒群言

   既要“身”入群众,更要“心”入群众
  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不仅需要经常走出办公室,“身”入群众,更需要依靠人格力量赢得群众信任,“心”入群众。
  待人宜随和。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自己,正确处理与群众的关系,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在面对群众时,不能摆架子,不能怕碰钉子,冷板凳要坐得,冷面孔要看得。把自己看低一些,群众就会把你看高;把自己看小一些,群众就会把你看大。趾高气扬、高人一等,只能让群众反感和疏远……【全文】
       ——胡金海(江苏)


  及时解决小问题,可以避免大问题
  大事与小事是相比较而言的,而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领导干部的一个基本功,就是正确认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既善于抓好大事,又防止因忽视小事而影响大局。在涉及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上,尤应如此。
  尊重群众的权利。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而不能用来谋私利。权力无论大小,都应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虽然民心如海,但滥取一滴,也会掀起轩然大波;纵使权重如山,但错施一分,也会导致轰然坍塌……【全文】
       ——杜晓林(云南)


  干部与群众零距离,群众对干部掏真心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是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首先需要做到与群众零距离。
  只有与群众零距离,才能赢得民心。交人要交心,交心靠感情。干部与群众有多近,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干部与群众零距离,群众对干部掏真心。领导干部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就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全文】
        ——宋建增(江西)


  想办好“三事”,应经常“三问”
  领导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应经常给自己提这样三个问题:
  一是想不想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没有出于公心、主持公道、为群众做事的愿望,手中的权力将演变为谋一己私利的工具,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全文】
        ——涂小雨(河南)

干部说干事

发展慈善事业 促进社会和谐
中共江苏省常州市委书记  范燕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困难群众是一个特殊群体,向他们及时提供救助,党委和政府责无旁贷。在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有助于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使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通过创新理念和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慈善救助之路,使慈善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对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发展慈善事业,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回馈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全新财富观。民营企业家作为一个先富群体,有能力也有义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2005年起,常州市创新慈善劝募思路,把重点放在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上,开创了“企业留本,冠名基金”的捐赠方式:根据企业意愿,实行助学、助医、助老、助孤、助残、助灾定向冠名救助;将热心慈善、踊跃捐助、回馈社会列入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对有突出社会贡献的企业家给予表彰,有效激发了企业家的捐助热情。目前,民营企业家捐助的慈善基金占全市总额的88%,其义举得到了全市人民的赞誉,并吸引更多富有爱心的各界人士加入到创建“慈善常州”的行列中来……【全文】


 品牌建设:国有商业银行的紧迫课题
安贺新

    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亟须加强品牌建设、塑造品牌形象,以巩固和吸引优质客户,增强竞争优势。
  意 义
  有利于展示银行特色。由于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无形性,银行的服务特色比较难以识别和形成。品牌作为服务的一种载体,能向市场展示其服务特色,有利于银行服务特色的识别和形成。
  有利于提高银行信誉。品牌是银行的无形资产,是取得公众信任的标志。在金融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一个能吸引客户的成功品牌,对提高银行信誉度所起的作用可能比任何营销手段都更为有效。
  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当今世界知名的金融企业无不拥有自己著名的金融品牌,并借助品牌影响力牢固地确立了在市场中的地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在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实施有特色的品牌战略,才能在客户心目中确立良好形象,进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 改变落后面貌

群众抒群言

——“‘滨州现象’高层理论研讨会”述要

柴德杰 耿永斌

 中央党校科研部和山东省滨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滨州现象’高层理论研讨会”日前在滨州市举行。与会者结合滨州市近年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成功实践,对“滨州现象”的内涵和产生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滨州市地处山东省北部,曾是一个基础设施落后、工业经济薄弱的欠发达地区。2003年以来,滨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招商是重点,实干是关键,稳定是基础,廉政是保证”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效益好、速度快、后劲足、变化大的良好态势,初步实现了由欠发达到基本告别欠发达的转变。
  与会者指出,近年来滨州市经济社会之所以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主要在于把握住了以下几点: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坚持工业兴市、科技强市、三产活市、生态立市,抓产业链延伸促产业升级,抓招商引资促发展后劲,抓“三农”工作促新农村建设,抓城镇建设促城乡一体化,抓循环经济促节能降耗,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全文】

(责编:蒋荣华)
您的留言
内容:
请您注意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