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专题报道>>今日理论版 2007年07月02日09:13

无标题文档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认识
刘明祖

内容提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自我服务、自负营体制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它以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为基本原则,以自我管理、盈亏为运行机制,充分保障成员的合法权益,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第一部规范合作社发展的法律,填补了我国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项空白。它的实施,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销售、供应、加工等方面的服务,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创新,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体制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律,有必要深入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是对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逐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和国家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出的重大政策调整,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在“长期稳定”基础上“不断完善”的产物。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农民对生产资料、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机制对农民的资金实力、文化素质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家庭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扩大农业生产和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户与市场的连接,就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当务之急。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增加土地面积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二是通过广大农户的联合与合作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增加土地面积十分困难,更现实、更有效的办法就是走合作生产经营的道路。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开展生产经营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改变农户的独立经营地位,有利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现阶段,绝大多数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生产环节仍然以户为单位,在流通、加工等环节进行合作,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和所需要的服务集聚起来,以规模化的方式进入市场,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农民群众总结的“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形象地说明了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很好地解决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的衔接问题,有效地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难题……
【全文】


田厚钢

后任见效的事不能后干

  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有战略眼光和大局意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既立足当前、真抓实干,又着眼长远、精于谋划,一任接一任地干下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继往开来的过程,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任务,一任干部有一任干部的职责。但是,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往往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一任甚至几任干部持续努力才能做好。这样的事情在现任领导干部的任期内可能见不到明显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必须的,甚至是刻不容缓的。必须的事情,虽然短期内不能见到成效、无法显示政绩,但总得有人做开头起步的工作,为长远的发展打好基础。也就是说,后任见效的事不能后干。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领导干部是有战略眼光和大局意识的,他们既重视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又重视为长远发展打基础。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患上了“短视症”,只盯着眼前利益,太看重任内政绩,渴望乘凉却不想栽树,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常见的现象是:一任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任留财富。有些自然条件很不错的地方,经济发展却落在别人的后头……
【全文】

思想纵横

学者论学问



持“三贴近”中







中共江西省吉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文彩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围绕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这一主题,坚持按照“三贴近”要求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理论武装坚持“三贴近”,发挥理顺情绪、统一认识的作用。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明显加快,要求理论武装工作及时跟进。为了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实效,吉安市针对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创新思路、改进方式,开展了“理论宣传面对面”系列宣讲活动:组织宣讲团深入到乡镇村组、城市社区,为基层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直接听众超过万人;在宣讲活动中,注重与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认真解答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把理论宣讲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抓发展、促和谐、求突破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进工作和事业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理论宣讲活动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舆论引导坚持“三贴近”,发挥弘扬正气、化解矛盾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明显增多。加强舆论引导,弘扬社会正气,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职责。为此,吉安市在改进新闻报道、搞好热点引导的同时,以发现、宣传群众中的优秀人物和先进典型为抓手,认真开展“感动吉安新闻人物”评选活动,通过让广大人民群众看身边的事、学身边的人,不断增强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项活动持续时间长、群众参与广,收到了弘扬正气、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效果……【全文】

 
信息化: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辛仁周

   信息技术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信息化就是指促进信息技术发展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提出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推进信息化,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推进信息化,就是紧紧围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推进信息化
  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是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同时,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紧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更好地履行职能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实现人民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应大力加强各级政务机关网站建设,以电子政务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政务公开,为人民当家作主、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提供支持;积极采用信息网络手段,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紧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促进了整个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加剧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全文】


新书评介

 从全局视野研究区域发展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简评

李国平

    陈伟、张文忠等撰著的《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已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从产业集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三个层面研究分析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运用产业分工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结合国内外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状况和山东半岛的现实条件,探讨了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可能性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工作重点。下篇通过对环黄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背景的分析,探讨了山东半岛与日本九州经济带、韩国西海岸产业经济带开展合作的潜力和前景。从总体上看,该书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视野宽阔。该书研究的主题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但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更广阔的区域空间来分析山东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优势与劣势;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价值链分工的视角提出构建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方向,显示出较为宽阔的学术视野……【全文】

(责编:蒋荣华)
您的留言
内容:
请您注意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