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抒群言 |
领导干部应做用才之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发现、培育和使用人才,越来越受各级领导干部重视。但现实生活中,埋没人才、不合理使用人才、留不住人才的现象仍然存在。改变这种状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努力成为用才之才。一应有爱才之心。站在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高度,真心爱才、惜才,这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更多】
——郑 联(辽宁) |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某公司在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综合测评后,公司领导改变了惯常的思维,不是根据优点,而是根据缺点来为这些员工安排工作岗位:让谨小慎微的人去搞维修,让爱较真的人做质检……最终收到了良好效果。这种另辟蹊径、知人善任的做法,无疑有利于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也带给我们启示……【更多】
——周 建(安徽) |
“求”才之后莫“囚”才
时下,一些单位在“求”到人才之后,却出现了“囚”才的现象:有的引进人才只是作秀,为引而引,把人才闲置起来当摆设;有的担心人才“功高震主”,有意无意地对人才进行限制;有的容不得人才有缺点、有想法,对人才求全责备;有的对人才不信任、不关心,使他们无用武之地。那么,在引进人才之后,如何才能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呢?首先是端正动机。引进人才不是为了博取虚名、显示政绩,而是为了推进工作、促进发展……【更多】
——杨玉华(湖北) |
谨防“顺杆爬”的人钻空子
著名作家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中,对善于“顺杆爬”的张德贵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张德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恒元说个“长”,德贵说“不短”;恒元说个“方”,德贵说“不圆”;恒元说“砂锅能捣蒜”,德贵说“捣不烂”。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是存在的……【更多】
——胡昌方(江苏)
|
|
理论信息 |
把握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相结合的新视角 |
——“200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述要 |
卢颖华 |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日前在湖北省武汉市联合举办“200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变化必然会给共产党人提出不同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只能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完成他们所担负的历史任务,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呈现出历史阶段性。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要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解决好自己面临的时代课题,就必须准确把握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依据对时代条件和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制定出符合当时我国国情的路线和战略策略。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全文】
|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述要 |
记者 何民捷 |
北京大学主办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总体稳定和谐。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基于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时代发展和中国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文】
|
|
新书评介 |
|
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的好教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简评 |
谭介辉 |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辛鸣、杨海英撰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一书,对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深入解读,为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提供了好教材。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内容较全面。该书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渊源、科学内涵、战略展开、精神实质、理论品格、历史地位等八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了阐述,内容比较全面和系统。……【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