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专题报道>>今日理论版 2007年06月20日09:16

无标题文档

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西






和三个

表重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复归于人,揭示了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社会性与人的个体性的统一等基本原理的新认识、新发展,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进一步发扬。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一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原理来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强调坚持“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社会矛盾运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全文】

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研究室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们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与内涵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所以,发展观也就是发展问题上的世界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我们党坚持的以人为本,在哲学意义上是主体论与目的论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这种统一。一方面,它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另一方面,它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首先,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这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的集中体现。其次,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是受益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是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内在一致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和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因此,以人为本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全文 】


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
林荣林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从哲学层面上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观作为世界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建立在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认为自然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在三者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社会与自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强调发展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科学发展观作为历史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史观。
【全文】

群众抒群言

  领导干部应做用才之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发现、培育和使用人才,越来越受各级领导干部重视。但现实生活中,埋没人才、不合理使用人才、留不住人才的现象仍然存在。改变这种状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努力成为用才之才。一应有爱才之心。站在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高度,真心爱才、惜才,这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更多】
                ——郑 联(辽宁)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某公司在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综合测评后,公司领导改变了惯常的思维,不是根据优点,而是根据缺点来为这些员工安排工作岗位:让谨小慎微的人去搞维修,让爱较真的人做质检……最终收到了良好效果。这种另辟蹊径、知人善任的做法,无疑有利于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这也带给我们启示……【更多】
               
——周 建(安徽)


  “求”才之后莫“囚”才
 
 时下,一些单位在“求”到人才之后,却出现了“囚”才的现象:有的引进人才只是作秀,为引而引,把人才闲置起来当摆设;有的担心人才“功高震主”,有意无意地对人才进行限制;有的容不得人才有缺点、有想法,对人才求全责备;有的对人才不信任、不关心,使他们无用武之地。那么,在引进人才之后,如何才能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呢?首先是端正动机。引进人才不是为了博取虚名、显示政绩,而是为了推进工作、促进发展……【更多】
               
——杨玉华(湖北)


  谨防“顺杆爬”的人钻空子
  著名作家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中,对善于“顺杆爬”的张德贵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张德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恒元说个“长”,德贵说“不短”;恒元说个“方”,德贵说“不圆”;恒元说“砂锅能捣蒜”,德贵说“捣不烂”。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是存在的……
【更多】
               
——胡昌方(江苏)

理论信息

 

 把握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相结合的新视角

——“200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述要

卢颖华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日前在湖北省武汉市联合举办“200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变化必然会给共产党人提出不同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只能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完成他们所担负的历史任务,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呈现出历史阶段性。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要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解决好自己面临的时代课题,就必须准确把握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依据对时代条件和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制定出符合当时我国国情的路线和战略策略。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全文】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述要

记者 何民捷

 北京大学主办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总体稳定和谐。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基于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时代发展和中国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文】

新书评介

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的好教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简评

谭介辉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辛鸣、杨海英撰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一书,对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深入解读,为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提供了好教材。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内容较全面。该书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渊源、科学内涵、战略展开、精神实质、理论品格、历史地位等八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了阐述,内容比较全面和系统。……【全文】

(责编:蒋荣华)
您的留言
内容:
请您注意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