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重庆当代党员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五题 (3)
钟建言
2006年08月17日10:49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一个政党,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先进性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全局的战略意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无不胜、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法宝。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必须放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位置,锲而不舍地抓好。一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二是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盼,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助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以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办好每一件实事。当前尤其要想方设法帮助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乡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群众、受灾地区群众、工资被长期拖欠的农民工等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是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不断加强向书本、向实践中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本领开展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经验,按客观规律办事,切实增强履行职责、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能力。要全面把握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四是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使我们的决策和举措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通过严格的制度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既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新时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对各级党组织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联系群众的制度,要坚持执行并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新制度,特别要在建立健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加强监督的制度上下功夫。二是建立健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长效机制。要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深化改革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建立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创新和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快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逐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授权发布,请勿转载)

【1】 【2】 【3】 

  
来源:zzzzzz (责编:蒋荣华)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