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专题报道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
纪念活动
井晓光:“九一八”是值得全民族永远铭记的耻辱日
2006年09月18日08:39
【字号
大
中
小
】【
留言
】【
论坛
】【
打印
】【
关闭
】
新华社沈阳9月17日电(张宝印、王永国)“‘九一八’是中华民族陷入近代以来最黑暗历史的开端,是值得我们全民族永远铭记的耻辱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绝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绝不能忘记国家落后分裂和对侵略者妥协退让的沉痛教训。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75年前,日本侵略者经过精心策划,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拉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日军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这就是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坚决”执行“不抵抗主义”。短短4个多月内,1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东北3000多万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
井晓光说,从1996年开始,每年9月18日这天晚上,沈阳市各界代表和市领导一起撞响警钟,全市鸣响防空警报,电视节目中插播“勿忘国耻”画面,车辆停驶,拉响汽笛3分钟。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馆以来,累计有600多万人次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访问、参观。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或不了解这段历史。“9月18日,常常因为它那个‘就要发’的谐音,成了一些年轻人举办喜事的日子。”井晓光说。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曾经做过一些社会调查,结果很让人吃惊:有大约80%的中小学生不知道‘九一八’是怎么回事儿,一小部分知道《松花江上》这首歌,但对‘九一八’的具体情况都不了解。”井晓光告诉记者,博物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日本一些人总想抹杀、篡改这段历史,如果我们不好好记录,若干年以后这段历史就有可能被歪曲。”
灾难和耻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灾难和耻辱中获取教训。井晓光说,正是因为对屈辱历史的理解和正视,中华民族不仅赢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也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来源:
zzzzzz
(责编:石希)
相关新闻
·
“九一八”博物馆馆长:最担心这段历史被歪曲遗忘
[2006-09-17 17:19:30.473302]
·
天涯共此时 借月思国耻
[2005-09-19 10:42:48.235699]
·
“九一八”纪念警报鸣响百余城市
[2005-09-19 08:37:04.030614]
·
大连旅顺:举行“勿忘九一八”纪念大会
[2005-09-18 17:46:39.677771]
·
燃烧在心头的记忆——“九一八”事变当日全记录
[2006-09-18 08:23:12.054754]
·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馆7年参观人数超700万
[2006-09-18 03:19:38.106735]
·
辽宁大学教授邢安臣:“九一八” 阴谋蓄谋已久
[2006-09-17 17:40:56.848552]
·
“九一八”回眸: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掠夺和破坏
[2006-09-17 17:31:36.48864]
·
辽宁:纪念“九一八”事变75周年全省14城市齐鸣“记忆警报”
[2006-09-17 10:22:54.188389]
[
打印正文
] [
给编辑写信
] [
E-mail推荐
]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