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要有好的精神状态
党的十七大向我们发出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动员令。新起点要有新风貌,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有好的精神状态。
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是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到上海视察指导工作时,要求我们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按照继续推进“四个率先”、“走在全国前列”的总要求,致力于“四个着力”,不断开创上海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于上海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以更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既提出了新的要求,又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全文]
·评论员文章(四) (三) (二) (一) |
《江西日报》:
发展先进文化 振兴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红歌会唱响大江南北,红色旅游如火如荼,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电影《毛主席去安源》等文艺作品震撼人心,客家文化节、瓷博会、傩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尽显赣文化迷人风采……文化的进步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加快富民兴赣、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征程中,我们应进一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切实提升文化软实力。[全文] |
《吉林日报》: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述,十七大报告全面回答了当前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性问题。报告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指出了经济、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指出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正是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了新的发展要求。[全文] |
《辽宁日报》:
保持万众一心共谋振兴的强劲态势
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把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努力保持万众一心、共谋振兴的强劲气势,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面向未来,向全党提出: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这一号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吹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进军的号角。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全文] |
《河北日报》: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全文] |
《内蒙古日报》: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全文]
|
《宁夏日报》:
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是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国情民意。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8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要真正实现人民的当家做主,建设一个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坚持的根本宗旨。[全文] |
《青海日报》:
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法宝,无论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优良传统不能丢。如果丢弃了,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懈怠,就会在舒舒服服中迷醉,就会在风风光光中失落。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吃苦在前,节俭当先,能够砥砺意志、陶冶情操,能够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一个公民,只有刻苦实干,克勤克俭,才会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广大干部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保持艰苦奋斗、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才能增强群众战胜困难、知难而进的信心,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才能更加有力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把省十一次党代会的精神落到实处,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全文] |
《贵州日报》:
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宣讲好十七大精神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我省将组成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团,分赴全省各地开展宣讲活动。
组织重大宣讲活动,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方针政策宣传的基本形式,是面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宣讲教育的重要手段,十七大精神只有让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他们建设美好生活的动力。宣讲能否收到很好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抓住干部群众的兴奋点,能否联系干部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干部群众坐得住、听得进,喜欢听、乐意听。在这方面,省委书记石宗源作出了很好的示范。10月29日,他在自己的新农村建设联系点黔西县林泉镇韦寨村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时,把十七大精神归纳为七句话: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国家强起来、人民富起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旗帜举起来、方向明起来;[全文] |
《四川日报》: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体现与时俱进精神的远见卓识,是新时期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
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与时俱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必须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挑战。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积极探索党建新路子,把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各级党组织在适应形势深刻变化中始终走在前列,在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中始终成为中流砥柱,在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全文] |
《新华日报》: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当前,一个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已经在全省兴起。如何把这一热潮进一步引向深入?在近日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省长梁保华指出,要深入调查研究,联系实际思考,把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同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结合起来,同解决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结合起来,真正用十七大精神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概括起来,就是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这也正是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出的要求。
学以致用,首先要在学习上狠下功夫。十七大报告集中而全面地总结概括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着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全文] |
《陕西日报》:
加强党的建设 增强执政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论断,对陕西省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西部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陕西省十一次党代会在提出建设西部强省宏伟蓝图的同时,总结了过去五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改革开放、以人为本、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这六条宝贵经验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二是大力弘扬以延安精神为核心的党的优良作风。建设以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为核心内容的西部强省,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在三秦大地的具体实践。[全文] |
《大众日报》: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我们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必由之路。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奋斗历史,实质上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历史。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执政使命和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党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工作必须改革创新。[全文] |
《广西日报》:
坚持改革开放 推进次区域合作发展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29年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对于国家如此,对于后发展地区广西更是如此。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明确一点,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我区的改革开放力度,才能抢抓机遇,迎头赶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才有出路,开放才能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广西经济大发展。我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随着五大经济区的确立和实施,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成功举办,推动我区与东盟国家、港澳台、泛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合作不断加强,区域经济的特色、地位和作用逐步显现。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我区改革开放在思想认识上、工作力度上还有相当的差距。[全文] |
《山西日报》:
在党的建设上要取得新进展
要结合我省实际,把十七大精神贯彻好、落实好,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加快新基地新山西建设,谱写三晋大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必须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全文] |
《安徽日报》: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兴起热潮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省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