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市长宁区虹储小区的“三水一气”管道改造工程圆满竣工。看着水龙头里清澈的自来水、外墙排列整齐的空调滴水管、小区新铺设的路面、重新布局的绿化,居民们个个喜形于色。居民张老伯逢人就讲:“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我看到了,党总支为民办实事让我心服口服!”
张老伯的这番感慨缘何而来?故事还得从去年说起。
为群众谋实惠,党总支立誓言
2005年9月初,参加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虹储居民区党总支在听取群众意见时,居民代表意见最集中的是小区的“三水”问题。“三水”即水管腐蚀严重造成供水不畅,自来水变味;下水道老化阻塞,雨季污水泛滥;空调无滴水管道,滴水引起邻里纠纷。而着实让党总支书记朱国萍几宿未眠的,是会上张老伯的那句批评:“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党员受教育我看到了,但你们只是天天坐在那里开会,群众应得的实惠在哪里?”
虹储小区的“三水”问题由来已久,小区建成26年来就没更换过自来水管,下水道也由于地面沉降,变形堵塞严重。这些情况朱国萍和党总支一班人清清楚楚,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三水”难题,谈何容易。且不说居委会无权无钱,小区物业管理还是两家并存状态,即便说服两家物业,但可使用的维修基金也不够这项工程的巨大耗资。
面对困难,朱国萍没有退缩,她在整改工作会议上代表党总支立下誓言:“虹储党总支的整改就从解决‘三水’问题开始,这个问题不解决,党总支对不起虹储这面先进旗帜!”
多方争取支持,克服资金难题
朱国萍一面向街道汇报了改造工程预案,一面征求小区居民意见。2005年12月,第一封致小区居民的公开信随同意见征询单送到小区1048户居民手中。在回馈的征询单中99%的居民同意改造。今年2月13日,虹储小区召开业主代表大会,91位业主代表全票通过了“三水”改造工程。
小区的62个门牌号中,海沧物业管理的占87%,剩下13%为新华物业管理。当朱国萍把征询居民意见的结果摆到两家物业公司面前时,他们的态度由过去的消极转变为积极。经过多次协调,两家物业答应分别承担130万元和20万元的维修基金。但是距离300万元的工程预算,还仅落实了一半。
虹储居民区“三水”改造工程资金不足的困难,引起了虹桥街道党政班子的高度重视。在街道的帮助下,这一工程还得到了长宁区建委等部门的鼎力支持,缺口部分的资金由街道和有关部门共同分担。
党员积极配合,办实事无终点
今年2月20日,工程按预定计划如期开工。小区道路开膛破肚,自来水管、下水道随着掘开后的路面更换铺埋。这时,一条网上信息引起朱国萍的关注:随着天然气逐步替代煤气使用,上海将在世博会召开之前按计划更换城市所有老煤气管线。这条信息提示朱国萍,再过3年,虹储小区又将“开膛破肚”。一个大胆的念头闪现在朱国萍的脑际:争取煤气公司的配合,乘着“三水”管道改造施工,将煤气管道一并更换。经过朱国萍与煤气公司的商榷,“三管改造”终于变成了“四管齐下”。
庞大的“三水一气”四管改造工程,使原本秩序井然的小区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党总支号召全体居民党员在施工期间,积极配合施工,将施工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虹储小区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在这非常时期也得到了充分展示:200多名志愿者主动报名参加工程期间的日夜巡逻,在将近4个月的施工期间,没发生一起伤害事故和偷盗案件。
管道铺设要进入居民家中施工,11号楼组长江广福主动承担看护责任。22号楼组的志愿者还分层包干了施工期间的楼道卫生。居民们感叹道:“没想到外面烂泥翻腾,阿拉楼道里还跟以前一样清爽。”
朱国萍说:“先进性教育结束了,为民办实事永远不会结束,‘三水一气’改造工程使我们党总支一班人受到了一次更深刻的实践教育,群众得实惠不是一句空话。”
《华东新闻》 ( 2006-06-13 第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