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 3月5日,诞生于江苏淮安。
1919年 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是学生界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0年 赴欧勤工俭学。
1921年 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党的创建人之一。
1922年 参与领导中共旅欧支部。
1924年 回国,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5年 参加领导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
1927年 任中共江浙区军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书记。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党的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任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成员。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1928年 出席党的六大,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央军委书记。在国民党统治区上海坚持党中央的领导工作,直到1931年底。
1930年 同瞿秋白一起主持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李立三的“左”倾错误。
1931年 年底,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书记。
1932年 10月,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
1933年 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与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1934年 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 1月,出席遵义会议。协助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1936年 代表党中央赴西安,同国民党谈判,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 代表党中央同国民党谈判,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华北参加指挥八路军的对日作战和向敌后实行战略展开。
1938年 先后在武汉、重庆组织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
1939年 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
1941年 皖南事变发生后,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并在南方局内部署应变措施。
1943年 7月,回到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和党的七大的准备工作。
1945年 4月,在党的七大上,作《论统一战线》的发言。6月,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到重庆同国民党举行和平谈判。
1946年 1月,代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达成停止军事冲突、恢复交通问题的协议。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后国民党破坏协议,谈判破裂,回延安。
1947年至1949年 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1949年 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政务院总理,兼任外交部长。
1950年至1953年 协助毛泽东组织和领导抗美援朝战争。
1953年 领导制定中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
1954年 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任国务院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次年,出席万隆会议。
1956年 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9月,在党的八大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报告。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1月,出访亚洲11国。次年2月回国。
1957年 8月,在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上作《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1960年 参与制定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组织贯彻执行。
1962年 在科学和文艺工作者的会议上作报告,阐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任中央专委会主任,领导“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
1963年 12月,出访亚非14国,次年三月回国。
1964年 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71年 协助毛泽东领导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2年 2月和9月,先后同美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的首脑会谈,签发中美联合公报和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
1975年 病重期间,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1976年 1月8日,在北京逝世。
1980年 12月,《周恩来选集》上卷出版。
1984年 11月,《周恩来选集》下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