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高层动态大会进程十七大双刊党建成就代表访谈网友之声动漫故事会党报头条汇国内反响理论评论花絮图片视听无线新闻中心
中国共产党新闻>>十七大专题报道>>报告解读

党代会报告首提富国强军统一 中国国防走“强”局

2007年10月20日08:27  来源:zzzzzz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两千多年前《孙子兵法》的名言,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充满智慧的思辨印记。在追求“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中国的执政者深谙“富国”和“强军”之间的内在逻辑。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表述第一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当中。

  纵观世界历史上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国的兴衰史,一条基本定律被反复印证:国富才能兵强,兵强才能安全,安全才能发展。当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中国已具备了进一步强军的经济基础。同时,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战略支撑,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从而保持经济建设的继续稳步推进。“富国”与“强军”,二者不可偏废。

  因此,十七大报告不仅要求“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而且首次写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和平、安详生活的理想境界。但这一梦想,中国人从未实现过,世界历史上也没有哪个国家真正实现过。

  当前的国际形势,虽然基本态势保持总体稳定,却也并非天下太平。就中国而言,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亚太地区安全的复杂因素在增加,中国与邻国的领土、领海争端仍未完全解决;两岸形势波诡云谲,“台独”分裂活动威胁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因此,从自身的安全角度出发,中国也必须使“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写进“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此间军事观察家指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基于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快速发展而提出的。世界新军事革命起源于军事技术革命,随之引起了整个军事领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需要,是打赢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战争的需要。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曾指出,其核心是信息化。十七大报告中的国防一章,“信息化”一词共出现四次。过去几年,中国军队可谓言必称“信息化”。瞄准未来信息化战场,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全面提高。

  在军事变革中坚持中国特色,是以中国的国情、军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色有: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军民融合,勤俭建军,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这些,都是十七大报告中着重强调的,也是中国军队一路走来并且不断壮大的“奥秘”所在。

  中国谋求强军之路,但强军却绝非终极目标。按照官方表述,强军是为了“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打赢战争”被排在最后一位。

  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去年,中国兑现了再次裁军二十万的承诺,使全军总员额下降为二百三十万;中国的军费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军费透明度不断提高;中国参与多次联合军事演习,但没有一次是针对第三国;从一九九0年到二00六年,中国共参加十六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近六千人次。

  胡锦涛代表中国的执政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表示: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所有这些,都在佐证中国践行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责编:高雷)

更多关于 十七大 的新闻
· 天津代表:唱响社会和谐的时代旋律
· 各地干部群众学习报告表示: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 组图:画说盛会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稿⑨)
·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特稿⑩)
· 两万句“心里话”为十七大喝彩 民生盛宴振奋人心
· 广西代表: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中牢固树立起来
· 张庆黎:西藏连续十八年保持稳定快速发展
· “民生”二字最关情(故事·话题)
· 人民日报观潮:谁是十七大的直接受益者

相关专题
·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 十七大专题报道

我要发表留言
署名:

 
电子期刊
  论坛·博客·网友

十七大代表、感动中国的大学生、援非志愿者徐本禹做客人民网

十七大代表、人民理财师柯茜茜谈基金投资等现代理财手段
  精彩推荐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7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