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家國情懷最動人(金台隨筆)

李忱陽

2021年11月15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期,一部講述8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的連續劇《功勛》熱播,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功勛》何以贏得觀眾,值得思考。

一部《功勛》,8位人物,8個單元,濃縮式地展現了功勛人物的傳奇事跡:“能文能武”的李延年在戰場上舍生忘死、保家衛國﹔“做隱姓埋名人”的於敏,從零開始,做成“驚天動地事”,在氫彈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把赫赫軍功鎖在箱子裡的張富清,一心扎根貧困山區,為大家舍小家﹔“不達目標、決不放棄”的黃旭華,為國家利益一輩子“深潛”鑽研核潛艇﹔嫁入西溝村的申紀蘭,“讓姐妹們活出人樣來”並首倡“男女同工同酬”﹔“國家需要,我就去做”的孫家棟,帶領團隊排除萬難把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苦心鑽研的屠呦呦,遍尋古籍、反復實驗,堅持不懈研發抗瘧新藥青蒿素﹔“和時間賽跑”的袁隆平,用一生奮力追尋“禾下乘涼夢”。時代的酸甜苦辣、人生的百轉千回、信念的歷久彌堅,在劇中呈現得淋漓盡致。

《功勛》的不同凡響,從片頭就已開始。一枚“共和國勛章”特寫后,8位演員徐徐走來,逐漸變成現實中的功勛人物。幾步路,幾秒鐘,人物走近觀眾,也呈現出獻給祖國的一生。類似的匠心在劇中處處可見:歷時一個月打造的抗美援朝戰場346.6高地、幾乎還原了上世紀50年代初樣貌的西溝村、冒著風沙實景拍攝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等。全劇的藝術質感還體現在演員的出色表演上,屠呦呦“走路步伐很大、包在手腕上挎著”的細節還原,於敏“心思不多但裝滿了科學理論”的生動形象,李延年處理小安東事件時16分鐘的精彩獨白……都令人印象深刻。這種用心用情用功的創作,讓劇中人物深入人心。

一部重大的主旋律影視劇,離不開對時代精神的反映和謳歌、對家國情懷的塑造與弘揚,也離不開通過構建起有血有肉的故事和人物,引發觀眾共鳴。《功勛》劇組秉持“尊重時代真實的邏輯,也要忠於功勛人物生而為人的情感”的創作原則,強調生活的真實、邏輯的合理。在功勛人物身上:矢志報國的奉獻令人感動,而偉大可能出自最朴實的願望﹔苦心孤詣的專注令人敬佩,而一半的勛章也屬於身后的家人﹔驚天動地的偉業令人贊嘆,而來之不易的成功更要歸功於密切的合作。沉穩的基調、細膩的情節、豐滿的人物,讓觀眾“愛上有血有肉的功勛”。

我們在《功勛》中看到,有大國重器的時代所需,就有於敏、孫家棟、黃旭華一心報國的奮斗﹔有人民群眾的生計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嘔心瀝血的鑽研﹔有父老鄉親的家國所依,就有申紀蘭、李延年、張富清滿腔熱血的赤誠。功勛人物的故事,是千萬個同路人的縮影,而無數個平凡的同路人,進行著不凡的奮斗,成就著壯麗的篇章。

先輩的功勛早已融入山川大地、融入我們的美好生活。被劇集感染的我們,也要對標先輩們執著追求的“希望與前途”,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成就屬於自己,也屬於時代的“高光時刻”。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15日 05 版)

(責編:鄭翅(實習生)、萬鵬)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