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共享、開放、新建車位,合肥探索多種模式滿足居民需求——

拓展新空間 停車更方便(辦好民生實事④)

本報記者  游 儀

2021年05月07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為緩解停車難題,安徽省合肥市進行了不少探索:共享車位、錯峰停車,緩解商業區和住宅區壓力﹔推動部分單位開放停車場,滿足周邊居民需求﹔新建車位、盤活資源,利用閑置土地、邊角空地,拓展停車空間。

  

  吃過早飯,准點出門。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荷葉地街道金潛廣場工作的田曉亮,到達公司后,徑直將車停進了附近小區。原來,去年11月,這個小區的車位共享開放,田曉亮趕緊下單支付了租賃費用。“上班終於不用搶車位,輕鬆了不少。”田曉亮說。

  去年7月,合肥市出台推進停車資源高效利用的實施意見,整合公共停車資源,破解停車難題。如今,合肥正探索多種錯時停車模式,讓停車從“一位難求”到“井然有序”,提高群眾幸福感。

  共享車位——

  停車時間“錯”開來

  過去,對田曉亮來說,上班找停車位可是一個不小的難題,經常是開著車,繞著寫字樓,轉了一圈又一圈。有時候實在找不到車位,他隻能把車停在一公裡外的路邊,再騎共享單車回來。

  車位搶不著,隻能停得遠。“既麻煩,更擔心剮蹭,上班也不踏實。”說到那時停車難,小田有些無奈。正當他一籌莫展之際,去年11月,公司隔壁的小區貼出了車位共享信息。小田眼前一亮,趕緊打聽情況。

  2018年,這個小區經過改造后,車位重新進行了規劃。居民白天大多開車外出上班,有很多車位會閑置下來。

  “以前小區出入口沒有道閘,總有外來車輛‘闖’進來。容易堵路不說,我們自己的車都沒地方停。”小區居民自治小組組長林環回憶。如今,經過改造,不僅車位多了,小區還安裝了道閘和人臉識別系統。

  停車是規范了,可修路燈、雇保潔、綠化養護,樣樣都得花錢。“去年,隔壁寫字樓的一個工作人員來詢問,車位是否對外出租。這下子,啟發了我們。”林環說,大家當即決定:錯時停車,車位低價出租。“這樣既解決了附近上班族停車難的問題,還能貼補小區運營費用。”

  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田曉亮立即下單,以每月150元的價格租下車位。“寫字樓的停車位,5塊錢一小時,一個月下來,比這貴多了。”小田說,車位出租時間是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6點半,自己9點上班,抵達小區時,小區業主早已駕車離開,“空車位很多,一到就能停。不僅省下了找車位的時間,還不用因停在路邊而擔心。”

  現在,寫字樓內的不少上班族已在該小區長租車位。車位共享帶來的收益,小區用在了加裝攝像頭、安裝防護鐵絲網、建設非機動車公用停車棚等支出上。

  “不少地方資源錯位,白天小區空位多,夜裡大廈車位閑。我們正探索‘辦公停車+社區停車’模式,錯峰停車,共享車位,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商業區和住宅區的停車壓力。”合肥市城管局指揮考核中心主任李大勇介紹,目前,全市已試點錯時共享停車場20多個,釋放了近9000個共享停車位。

  開放車位——

  存量車位“活”起來

  對合肥市廬陽區大楊鎮居民張德隆來說,將車停進鎮綜合文化站停車場,是個新體驗。

  “小區車位少,每回下班都得繞著周邊轉好幾圈。”張德隆坦言,前不久,得知文化站停車場晚上對外開放,居民停車免費,找不著車位的他,決定試試看。沒想到,登記完姓名、電話和車牌號后,張德隆很順利地就將車停了進去。

  “鎮文化站停車場,晚上有近八成車位閑置,我們就想著免費開放車位,緩解周圍居民的停車壓力。”合肥市廬陽區大楊鎮城管中心副主任周登輝介紹,文化站停車場對外開放的時間是晚上6點至早上7點,不會影響白天工作人員上班。

  如今,合肥已推動部分單位開放停車場74處、泊位28949個。下一步,將大力推動停車場資源向周邊居民共享,全面開展錯時停車對社會開放。

  此外,智慧停車也是合肥近年來一直努力推進的工作。

  掏出手機,打開導航,輸入目的地,不等居民張帥細看,地圖已自動推薦了周邊“最便捷”的停車場。不僅停車場的車位總量和剩余車位數量一目了然,連停車費都已貼心備注。“有了智慧停車服務,找車位從‘憑運氣’變成了‘靠科技’。”對經常逛商場的張帥來說,十分實用。

  2020年9月,合肥市城管局與高德地圖合作,推出了一鍵智慧停車服務。目前,全市已有610個停車場、18.9萬個停車泊位接入該地圖,為車主提供停車引導服務。

  “信息不透明,容易造成車位利用率低。很多時候,同一地段,路邊停得滿滿當當,停車場裡卻沒幾輛車。”李大勇說,對此,合肥通過“停車大數據雲平台”、城市停車誘導系統和停車場備案系統等,將市區路內收費泊位和路外停車場納入其中,實現數據連接。“這樣一來,能為群眾提供車位查詢、路線導航等服務,停車更簡單,出行更方便。”

  接下來,合肥還將進一步完善全市統一的停車移動端應用,建立停車資源基礎數據普查更新機制,讓存量車位“活”起來。

  新建車位——

  閑置資源“用”起來

  早上7點,穿上制服,駕駛警車,交警蜀山大隊三中隊中隊長楊鵬程開始了一天的巡邏工作。洞三臨時停車場旁,一公裡的距離,一個半小時內,他來來回回跑了八九趟。

  路邊一共200多個車位,周邊卻有3個小區,外加一個大型集貿市場和二手車交易市場。“臨時停車的人很多,車位壓根兒不夠用。”楊鵬程說,過去,經常出現雙排停車的情況,“路被堵得水泄不通,摩擦碰撞更是常事。多的時候,我們一天能對三四十輛違停車輛進行拖移處置,開出20多張罰單。”

  車位少,停車難,和楊鵬程一樣為這事發愁的,還有瞿其源。

  作為合肥蜀山區井崗鎮十裡店社區的黨委副書記,他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群眾有需求,社區有待建空地。瞿其源琢磨著盤活閑置資源,建個臨時停車場,緩解大家的燃眉之急。

  說干就干。建設方案逐級上報,城管部門現場把關。從去年7月開始,清理垃圾、平整土地、安裝道閘。忙活了2個月后,洞三停車場正式建成,對外開放。

  如今,洞三停車場內,除了機動車停車位外,還專門設置了一排非機動車停車位。“停車場共有260個車位,周邊居民可以按照每月150元的標准辦理月租。”瞿其源說,前半個小時停車免費,對來這兒採購的居民來說也是個“福利”,能有效避免亂停車。

  臨時停車場建成后,楊鵬程開出的罰單越來越少。“現在大家有了地方停車,都很自覺。遇到實在找不到車位違停的,我們也大多打電話勸離。”在他看來,自己每天的巡邏任務,如今更得上心,“眼下‘停車難’稍微有所緩解,我們得把治理效果維護好。”

  城市新建停車場,土地資源有限。近年來,合肥正積極盤活閑置地、邊角空地,改造老舊停車場,拓展停車空間。既可以緩解停車壓力,還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20年以來,合肥共整合各類停車資源304處、泊位93420個。其中,利用待建空地、邊角空地新建臨時停車場80處、新增泊位9787個。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07日 07 版)

(責編:薄晨棣、吳楠)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