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石破天驚第一槍

本報記者 賴永峰 劉 興

2021年01月22日15:34    來源:經濟日報

八一精神永放光芒

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序廳正中有一座圓雕“石破天驚”,雕像造型是一隻強勁有力的大手,從崩裂的石塊中伸出,緊扣著漢陽造步槍的扳機,背面是火紅的八一軍旗,上面是藍天白雲,寓意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共產黨人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南昌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序幕。許多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從這裡走出。據介紹,當年南昌起義軍有2萬余人,留下姓名的隻有1063位,大多數都是無名英雄,他們身上凝聚和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激勵著后人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走向勝利。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定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這也是八一建軍節的由來。

從南昌起義走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千難萬險,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已成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的鋼鐵長城,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力量。

危難中奮起

走近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基本陳列的第一篇章,一份影印文件、幾張珍貴的老照片,將記者的思緒拉回百年前的崢嶸歲月。文件來自共產國際中共代表團檔案的俄文翻譯稿,名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照片則是中共一大、二大等舊址。

講解員劉俊凡介紹,其實,早在1921年建黨之初,中國共產黨就開始了軍事探索。這份綱領提出:“革命軍隊的任務就是要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早期領導人周恩來、瞿秋白相繼提出,“沒有革命軍,軍閥是打不倒的”“中國國民革命裡極端需要革命的正式軍隊”。但此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深刻認識到中國革命的特殊性,關於組織軍隊的活動尚未實際開展。

隨著中共“三大”和國民黨“一大”相繼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1924年5月黃埔軍校建立,中國共產黨先后派周恩來、惲代英、聶榮臻等人擔任軍校的政治工作負責人,並從各地選派黨、團員和革命青年到軍校學習,培養了一批軍事骨干。

第一次國共兩黨合作后,全國工農革命運動空前高漲,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統一和鞏固。北伐戰爭的勝利和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極大動搖了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勢力的統治,也引起了國民黨右派的恐慌。在“寧可錯殺一千,不使一人漏網”的反革命口號下,成千上萬的革命者倒在血泊之中,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敗了。“血的教訓,使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南昌起義就是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敗的危急形勢下爆發的。”劉俊凡說。

偉大的決策

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旬,根據共產國際指示,中共中央改組,成立中央臨時常務委員會,由張國燾、李維漢、周恩來、李立三、張太雷五人組成,履行中央政治局職權。隨后,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會議,研究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部署,決定以共產黨所掌握和影響的部分北伐軍為基本力量,重返廣東,恢復建立革命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舉行第二次北伐。

當時,中國共產黨所能影響和掌握的武裝力量包括葉挺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二十四師、賀龍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二十五師大部分以及朱德創辦的第三軍官教育團和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農政訓練班、廣東農軍等,其中賀龍、葉挺率領的部隊和第四軍二十五師都隸屬於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且這些部隊在“東征討蔣”的旗幟下均已從武漢開赴九江。

7月中旬,中央軍事部部長周恩來指示聶榮臻、賀昌、顏昌頤組成中共前敵軍委,前往九江開展聯絡准備工作。此時,黨的主要負責人和國民黨左派人士陸續雲集九江,共商大計,連續在九江召開了三次會議。

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展廳,一張油畫生動再現了7月20日第一次九江談話會的情景,談話會上,李立三等人首次提出“在南昌舉行暴動”的建議。李立三主張立即發動暴動。聶榮臻說:“不行,必須有中央命令,不能自由行動。”

7月24日,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常委擴大會議,討論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起義時間最初定於7月28日,並派周恩來前往南昌領導。

為什麼選擇在南昌起義?南昌八一精神研究會執行會長周根保介紹,有幾個方面的考慮:一、當時汪精衛集團正加快在軍隊中“清共”,爭取張發奎未取得進展,在這種情況下,如不當機立斷,迅速就近起義,共產黨所掌握和影響的武裝力量就有被瓦解和消滅的危險﹔二、南昌城中守敵隻有6000余人,起義部隊人數2萬余人,兵力上佔優勢,勝利的把握比較大﹔三、南昌交通不便利,隻有一條南潯鐵路,起義后敵軍增援無法及時趕到﹔四、大革命時期的南昌工農運動高漲,有著非常堅實的革命基礎。

沖破阻力

1927年7月下旬,汪精衛在廬山主持召開清黨反共會議。汪精衛、張發奎等感到賀龍、葉挺部隊不穩定,決定召賀、葉上廬山,企圖借機解除他們的兵權。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葉劍英及時覺察汪精衛等人的陰謀,於1927年7月24日和葉挺、賀龍、高語罕、廖乾五在九江甘棠湖一小船上進行緊急磋商,議定賀龍、葉挺不上廬山參加軍事會議,迅速率部開赴南昌。7月25日至26日,南昌起義的兩支主力部隊葉挺率領的第十一軍二十四師和賀龍率領的第二十軍先后乘火車向南昌進發。

7月27日,周恩來從武漢趕到南昌。當晚,根據中共中央決定,領導南昌起義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在江西大旅社的喜慶禮堂成立,由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組成,周恩來任書記。根據起義准備情況,前委決定於7月30日起義。

為再現當年場景,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還原了江西大旅社喜慶禮堂前委會議的陳設,禮堂內的時針指向起義打響的時刻: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

起義時間為什麼推遲?原來,就在起義准備工作緊張進行時,受共產國際指派,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張國燾7月30日趕到南昌,他對爭取張發奎存有幻想,主張一定要得到張發奎同意后方能起義。

當時,周恩來等多數同志認為形勢已刻不容緩,我黨應取得起義的領導地位,再不能依賴張發奎。經過兩天一夜的激烈爭論,前委會議作出最后決定:起義不能拖延,於1927年8月1日凌晨4點舉行。后由於第二十軍的一個副營長投敵叛變,起義提前兩個小時,改為凌晨2點舉行。

打響第一槍

在南昌,有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歌謠:“八一大天亮,老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機關槍,其格格其格格響啊,它是為哪樁?原來是共產黨武裝起義,原來是紅帶兵解決了國民黨,啊嘻哈!嘻哈!嘻哈!我快活笑嘻哈!”這首《八一起義》歌謠,生動地描繪了南昌起義的過程與民眾歡慶起義勝利的場景。

1927年的南昌城,全城面積8.28平方公裡,人口17萬。四周有城牆,共有七座城門。講解員崔憶冬介紹,當時駐守南昌的敵軍有第五方面軍警衛團,第三軍二十三團、二十四團,第六軍五十七團,第九軍七十九團、八十團等,共6000余人。我方兵力有賀龍率領的第二十軍、葉挺率領的第十一軍二十四師以及朱德率領的第三軍軍官教育團部分學生,再加上准備動員參加起義的蔡廷鍇第十師和計劃在起義后趕到南昌的第四軍二十五師,共2萬余人。

按照前委確定的作戰部署,賀龍部負責攻打敵軍的指揮機關和第九軍七十九團,葉挺部負責攻打敵軍其余幾個團。朱德則遵照部署,於7月31日晚,以請客吃飯為名,將敵兩個團的團長和團副牽制住,有力地配合了起義。

起義前夕,我軍以換防、拜訪等名義偵察敵情,駐扎於敵軍駐地附近,等待起義。據起義親歷者袁也烈少將(起義時任第七十二團三營營長)回憶,在他這個營的軍官中,副營長是國民黨員,連長、指導員中有三個國民黨員,排長中國民黨員多於共產黨員。這些國民黨員雖然被認為是進步的,但與國民黨軍作戰的堅決程度尚待考驗。因此,他對於如何保証戰斗的突然性和秘密性作了周密安排。

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在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及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中國共產黨掌握和影響的國民革命軍向敵人發起猛烈進攻。經過4小時激戰,起義軍完全控制了南昌城,殲滅守敵3000余人,繳獲機槍800余挺、步槍4000余支、子彈70余萬發。聶榮臻、周士第在九江馬回嶺率第二十五師大部起義,於8月2日趕到南昌。

(責編:郝萍、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