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多地醫療隊趕赴河北石家庄等地

緊急馳援 同舟共濟

本報記者  張志鋒  申少鐵  張騰揚

2021年01月13日07: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石家庄加油!我們來了!”河北石家庄等地出現新冠疫情后,核酸檢測、流調等任務短時間內劇增。1月7日以來,江蘇、湖南、北京等省份派出隊伍,馳援河北石家庄等地。

聞令而動,全力以赴戰疫情

“請轉達機上醫護人員,感謝你們跨越萬水千山,馳援河北、石家庄,沒有燕趙兒女過不去的坎,更沒有中國人民翻不過的山。請你們保護好自己,我們攜手共渡難關……”

“好的,收到!”

1月7日夜,江蘇省檢驗醫療隊乘坐的航班抵達石家庄時,這段對話穿越寂靜的夜空。

疫情就是命令,“戰士”聞令而動。1月7日上午10點40分,江蘇省臨床檢驗中心常務副主任許斌接到任務:組建江蘇省檢驗醫療隊,支援石家庄!12點左右,他在工作群發出消息,南京、蘇州、常州和鹽城等地紛紛響應,選派精兵強將。當晚6點多,來自70多個單位的106名隊員,集結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這次北上是一場硬仗。提取儀25台,PCR擴增儀60台,各種檢測、防護裝備等共1000多件,裝滿一架貨機。“我們准備了25萬份的檢驗材料。”許斌等人此前曾參加過多地抗擊疫情工作,平時就有應急預案,“來的都是骨干,能打硬仗。”

當晚9點56分,航班抵達石家庄。他們顧不上休整,連夜趕到石家庄市人民醫院查看改建核酸實驗室的場地,8日晚11點即投入工作。“我們當晚對2368份來自高風險地區的標本完成檢測。”來自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的張臣說。

冒著凜冽寒風,朝著同一個方向進發,帶去溫暖和希望。根據國家衛健委等統一部署,江蘇、湖南、北京等地醫療隊奔赴河北石家庄、邢台等地開展檢測、流調等,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作戰。

爭分奪秒,日夜檢測連軸轉

12日,石家庄市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力爭2—3天完成,時間緊、任務重。

早上5點半,常州核酸檢測隊員醒來,6點半從住地出發,匆匆趕到實驗室,來不及歇口氣就開始更換防護裝備:手套、隔離帽、防護服、隔離衣、第二層手套、護目鏡……

這裡是直接面對病毒的地方。張玢拿起裝有樣本的玻璃管,把手伸進生物安全櫃,先加入提取試劑,再加入檢測試劑。“檢測是全手工,耗時最多。每天都會測出陽性樣本,風險很大。”許斌說。

實驗室是封閉空間,幾十台儀器都在發熱。實驗室最適宜的溫度是18攝氏度,隊員們關掉暖氣空調,室溫依然達到28攝氏度。“防護服密不透風,加上隔離衣,相當於穿了兩件大棉襖,很快就滿身大汗。”許斌說,為減少上廁所的次數,隊員盡量少喝水,為保持體力,“盡量少說話、少走動。”

上午10點左右,新樣本尚未送到,張玢走出實驗室“透口氣”。脫下防護服后,她的衣服全被汗水浸透,臉上是深深的勒痕。“多數隊員裡邊隻穿一件短袖,純粹為了吸汗。”她抓起水瓶猛喝幾口。十幾分鐘后,新樣本緊急送來,張玢和隊友又匆匆返回實驗室……

從11日晚10點到12日晚8點,他們完成檢測約2萬份。

傾心盡力,攜手構筑防護牆

12日凌晨2點,來自鹽城市第三醫院的朱蓉和隊友,帶著一身疲憊回到住處。不久前,朱蓉做了一個手術,拆線日期還沒到,就在7日中午接到支援石家庄的任務。她來不及多想,便和隊友踏上征程。

直到10日,緊張的忙碌暫告一段落,她悄悄地在石家庄市人民醫院把線拆了,回到住地找消毒水,大家才得知她的情況。身為醫療隊的“老大哥”,許斌對此有點自責。

檢測爭分奪秒,流調刻不容緩。

1月10日下午,湖南省流調隊到達石家庄,對接石家庄市高新區疫情防控,主要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密接人員排查等。12日,他們對高新區參與流調的60多名工作人員統一培訓,保証流調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流調是為了對疫情溯源,發現密接人員,避免疫情擴散。”湖南省流調隊負責人羅塏煒說,23名流調專業人員經驗都非常豐富。

1月10日晚,一輛長15米、高4米的“大家伙”駛出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星夜趕赴河北邢台市。這台整體車載移動CT可用於體檢、篩查新冠肺炎患者,平均每天可檢查200多人次﹔並與中南醫院聯網,可以開展遠程診療。

同舟共濟,共克時艱。連日來,湖南、廣東、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派出流調人員共103人,北京等地派出醫療專家,陸續抵達河北石家庄等地支援抗疫。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3日 02 版)

(責編:吳楠、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