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時代楷模”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

“連鋼創新團隊”在“一無所有”中創出“中國等式”——

智慧港口“中國方案”不斷向前

2021年01月02日14:06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智慧港口“中國方案”不斷向前

15個月,完成國外至少需要3年的設計周期﹔3年半,完成國外常規需8年到10年的建設周期﹔1台橋吊,干出國外自動化碼頭2台橋吊的作業量﹔9個遠程監控員,替代傳統碼頭現場60個人的工作……

這是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連鋼創新團隊”創造出的“中國等式”。從被國外技術封鎖四處碰壁,到組建本土團隊自主創新,從被外國專家質疑中國人能否建成自動化碼頭,到世界上建設周期最快、運行效率最高、作業增量最快的自動化碼頭橫空出世,這個團隊引領中國港口跨入集裝箱裝卸智能新時代。

談起2013年剛剛接下自動化碼頭籌建任務時的場景,團隊帶頭人張連鋼以“三無”來概括——無經驗、無資料、無外援。“全自動化碼頭要用什麼設備、怎麼布局、怎麼控制運轉、運行后有什麼問題,我們統統沒概念,所有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起步“一無所有”,自動化碼頭為什麼還能夠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誕生?

因為這裡有制度優勢,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

張連鋼說,項目組剛成立時,隻有他一個“光杆司令”,擺在眼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合適人選組建團隊。青島港集團黨委果斷“下令”,項目組需要什麼樣的人,張連鋼可以“放開了挑”,被挑中的人,所在部門必須無條件放人。很快,一支由IT、流程、設備、土建等方面8名骨干人員組成的團隊便集結完畢。此后,這支隊伍又不斷擴容,發展到了270余人。

“我們都是碼頭上摸爬滾打出來的‘土專家’,論單打獨斗,肯定比不上外國團隊的那些博士。但我們的工作哲學,是集體主義。”張連鋼說,項目組在成立之初,就反復強調“整體”和“團結”。

團隊成員李波記得,自動化碼頭籌建之初,5個家住黃島的同事經常拼車上班,大家一路交流,常常爭得臉紅脖子粗,但思路卻在碰撞中更加開闊,協作也有了更多抓手。高性能雙活數據中心、集裝箱碼頭模擬仿真集成平台、生產協同管理與大數據分析平台等一大批自動化創新“金點子”,都是在這種激烈爭論后的團隊協作中誕生。

這裡還有山東港口青島港立港百年的精神文化傳承,“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已經內化為自覺追求。

“在我們山東港口青島港,有這樣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犧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為。”在金牌工人、大國工匠許振超看來,連鋼創新團隊正是傳承和延續港口創新基因的典型代表。

王崇山對此深有感觸。他是青島港金牌橋吊司機,振超團隊9次打破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8次有王崇山的身影。2015年8月,熟悉橋吊操控的王崇山進入“連鋼創新團隊”,參與到無人自動化橋吊的設計中來。他認為,傳統的碼頭作業,強調每個操作者要有高效的操作技能,而自動化碼頭則依靠系統的穩定、設備的高效來實現每個集裝箱的准確作業,但是在對細節的把控、對極致的追求方面兩者並無二致:人工碼頭橋吊司機苦練幾百幾千次,練成“一鉤准”“一鉤淨”“無聲響操作”等操作絕活,而自動化橋吊的每一處細節設計也都經過了千錘百煉,一個小小的操作盒安裝在哪裡、按鈕怎麼布置,也要經過數百次模擬。

張連鋼說,團隊自組建以來,從來沒有進行過業務考核,但每個人都在“拼命工作”:有人剛剛做完大手術便返回崗位,有人忙著工作沒能好好照顧生病的親人,有人出差在外沒來得及見到老母親最后一面……“大家想法其實很單純,就是把工作做到最好,為自己爭口氣、為家人爭口氣、為國家爭口氣!”

就是在這種制度優勢和精神傳承的雙重加持下,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路向前:2017年5月11日,一期工程開港運營,首船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26.1自然箱/小時,創出世界自動化碼頭商業運營首船作業效率最高紀錄﹔2019年11月28日,二期工程投產運營,集合了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5G+自動化技術等6項全球首創科技成果﹔2020年11月13日,青島港與中車長江集團長江公司簽約,合作研發集裝箱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全球首創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落地碼頭三期工程……

2020年12月27日,記者站上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高高的觀景台,看到一旁的空軌集疏運系統土建工程已近尾聲,預計2021年6月示范段便將落成。團隊成員欒寶波介紹說,這條空軌建成后,集裝箱將通過空中軌道從鐵路站點直達碼頭、從碼頭直達鐵路站點,擺脫地面交通的管制和擁堵,實現更高效、更綠色、更智慧的港口集疏運。

如今的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作為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的智慧碼頭“中國方案”,早已成為公認的“世界第一”,近年來,該碼頭累計接待國內外同行、專家4萬余人次前來參觀學習,相關技術已經在青島前灣港區、阿聯酋阿布扎比港、意大利瓦多港等推廣應用。

“自動化碼頭隻佔了青島港碼頭的五分之一,還有更多的人工碼頭區域需要轉型升級,這是非常艱巨的任務。”張連鋼說,站在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廣闊舞台上,團隊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為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作出貢獻。(本報記者 肖芳)

(責編:劉尤罕、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