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11:21 來源:新華社
▲2011年7月,黃詩燕(右一)走村入戶調查了解民情。 新華社發
新華社長沙11月15日電(記者蘇曉洲、袁汝婷、周楠)湖南省炎陵縣,地處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的羅霄山片區、井岡山西麓。2011年6月,黃詩燕擔任炎陵縣委書記。隨后8年多裡,他用始終如一的堅守、敢啃“硬骨頭”的擔當、獻身“紅土地”的真情,和全縣干部群眾共同奮斗,促成這個革命老區成功脫貧。
2019年11月29日,完成又一次脫貧攻堅部署后,回到宿舍的他突發心臟病不幸離世,時年56歲。
驚聞噩耗,當地干部群眾悲痛萬分﹔時光流逝,“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最美扶貧書記”等贊許在民間一直廣為流傳。好口碑印証了黃詩燕生前念茲在茲的一句話:你對群眾有多好,群眾和你就有多親。
一個“實”字譜春秋
黃詩燕擔任縣委書記之初,炎陵縣頂著深度貧困縣、經濟薄弱縣、產業滯后縣等一堆“落后帽子”。全縣貧困發生率達19.5%,農民人均收入2970元,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
炎陵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介紹,上任伊始,黃詩燕抱定“山高不如腳背高,路長沒有腳板長”的信念搞“大走訪”——自帶食材進村入戶,與群眾一起生火做飯,同桌吃飯,同干農活,傾聽群眾掏心窩子的話﹔跑無電村,鑽土坯房,進“杉皮屋”,訪貧問苦……黃詩燕調查后痛感,炎陵縣交通閉塞是痛點,資源匱乏是難題,貧困落后是大敵。
“共產黨是為無產階級飯吃衣穿屋住的黨”,這是1929年紅軍在炎陵縣留下的標語。“我們共產黨人干革命,就是為了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我們要弘揚紅軍作風,讓農村一天比一天美,讓農民一天比一天富!”黃詩燕一席話,讓全縣黨員干部深受觸動。
他提出,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游三大產業。他給自己立“軍令狀”,梳理群眾最難最憂最盼的事,解決一項銷一個號。
一個“拼”字擔日月
今年8月,記者走進炎陵縣深山採訪。盤山公路兩旁,不時出現購銷兩旺的黃桃交易集市﹔崇山峻嶺間,碩果累累的桃林一望無邊。
“炎陵人都知道‘大黃(書記)抓小黃(桃),抓出金黃黃’。”中村瑤族鄉鑫山村村支書朱景華告訴記者,這個村40多戶貧困戶靠種植黃桃脫貧,“我們村靠62824棵‘搖錢樹’,幾乎家家蓋新房、買新車。”
炎陵縣黃桃辦主任鄧紀平告訴記者,當地山區種植水稻“三年兩不收”,但約40年前從外地引進的黃桃,卻特別適應這方水土,“炎陵黃桃”果肉細膩緊致、口感清甜爽滑。
“天無絕人之路。”2012年初,在霞陽鎮果農陳遠高家,黃詩燕見到一棵每年能結果400多斤、收入近7000元的“桃王”。學農出身的他喜出望外:“我們要把黃桃從小打小鬧的‘珍品’,變成助力脫貧攻堅的商品。”
憑著一股子拼勁,黃詩燕主導制定黃桃發展規劃和獎補政策,推廣先進栽培技術,琢磨出廣告語“炎陵黃桃,桃醉天下”,還參與包裝設計,支持電商銷售,推動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鼓勵精深加工、組織清除不良品種、限制盲目擴種……
“全縣今年黃桃種植面積有8.9萬畝,總產量5.18萬噸,產業鏈綜合產值20.6億元,這些都是2011年的十幾倍。”炎陵縣黃桃協會秘書長譚忠誠說,“今年3.42萬名桃農人均增收2976元,有3145戶貧困戶戶均種桃增收6200元。”
黃詩燕主政炎陵縣期間力推的各類綠色農業,帶動了全縣約九成貧困人口顯著增收。
一個“情”字踐初心
黃詩燕有兩本泛黃的《馬克思傳》,是炎陵縣95歲老黨員張朝秀臨終前送給他的。黃詩燕將其視為前輩對他的期許,始終將書擺在書櫃最醒目處。
2014年,炎陵縣尚有1.49萬戶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隱患。全部解決需投入6億元,而炎陵當年財政收入僅7億元。
“不能安居,怎麼脫貧?”黃詩燕發“狠話”拍板:“砸鍋賣鐵,也要讓老百姓住上新房。每戶還要給一塊菜地,造個小雜屋。以后生活好了,房子還會加層,要按兩層樓打地基,留樓梯。”
除了多方籌資,他還大力節省開支:老舊的縣委大院不裝修,紅磚裸露的辦公樓不改建,掉漆的辦公桌不更換……闖過道道難關后,全縣1250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住進新房,2543戶農村貧困戶實現安居,1.1萬戶農村危舊土坯房得到改造。
在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檔立卡戶張連軍說:“我2017年從山裡搬來,黃書記來我家19次,給我一家3口推薦了工作。他真的比親人還親!”
在黃詩燕帶領下,炎陵縣干部群眾眾志成城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累計脫貧7224戶24056人,貧困發生率從19.5%下降到0.45%,成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
在霞陽鎮石子壩村,陳遠高告訴記者,黃詩燕去世前幾個月,“桃王”也枯死了。“老樹雖然不在了,但黃書記支持村裡修的路、改的電網都還在,桃林面積也從百十來畝發展到近2000畝。”陳遠高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我們會一直念黃書記的好!”
相關專題 |
· “時代楷模”黃詩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