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推動高質量發展 “湘”當有作為

2020年09月21日20:1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推動高質量發展 “湘”當有作為

新華社長沙9月21日電 題:推動高質量發展 “湘”當有作為

新華社記者丁錫國、席敏

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秋日的三湘大地,青山滴翠,田野金黃,如詩如畫。

“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湖南考察時這樣強調。

發展先進制造業挺直實體經濟的脊梁,不斷創新解決一批“卡脖子”技術問題,擴大開放敞開胸襟打開視野……三湘大地上高質量發展故事持續書寫,昂揚奮進的號角已經吹響。

挺直脊梁

幾個月前,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防疫物資一度四處告急。近7000萬人口的大省,湖南卻沒有一家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

危急時刻,湖南迅速組織有條件的企業轉產轉型。很快,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湖南制造”的防護服等醫用物資,不僅滿足了省內防疫需求,而且支援國內外,為全國全球抗疫做出了貢獻。

最緊急時刻,湖南之所以能夠破解最緊缺物資“卡脖子”難題,得益於扎實的產業基礎。

這些年,以更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導向,湖南持續推進100個重大產業項目、100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100個重大產品創新項目建設,引進100個500強企業、100位科技創新人才。上半年,“五個100”項目完成投資781億元,同比增長17.5%,既有力支撐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又為有效應對發展不確定性打下堅實基礎。

曾經,一些地區和企業謀算著要靠炒房產、炒股票,賺“快錢”。面對“脫實向虛”的雜音,湖南省委省政府態度堅決:“絕不能把實體經濟搞虛了、搞少了”。當長沙樓市興起投機苗頭時,又果斷發出反“炒房”鮮明信號:“長沙要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不能成為投機者的樂園﹔要成為創業者的樂土,不能成為投機者的福地。”省內最大國企華菱鋼鐵集團,一度想剝離鋼鐵主業,置入金融資產。省委省政府果斷終止其重大資產重組計劃,推動做精做強鋼鐵主業。

曾經,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企業遭遇市場疲軟,一度迷茫、動搖。岔路口上,湖南省委省政府為其指點迷津:不是市場不行了,而是到了調整動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新階段,為此,政府和企業都要堅定信心。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說:“省裡要求我們建設‘百年老店’,鼓舞了我們,也使我們沉下心來,專心致志抓研發、抓智能制造。”

產業是發展之基,如今的湖南,軌道交通、工程機械、電子信息等11個新興優勢產業,已分別形成上千億元規模,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基礎格局已經顯現。

挺起胸膛

市場競爭,拼的是實力,比的是創新。身處商海,許多企業家都有被人“卡脖子”的經歷,因而對掌握核心技術更加渴望。

今年8月,眾多行業專家會集位於長沙的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探討智慧工地前沿趨勢及應用實踐。隨著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現場管理可以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實時可視化,使得工地成為一個有感知、有“生命”的有機體。

這是又一個行業前沿領域。歷經13年,鐵建重工就實現了國產高端地下工程裝備從“跟跑”到“領跑”的逆轉,甚至在一些領域進入“無人區”。

10多年前,我國城市地下交通、隧道施工的大型施工裝備全依賴進口,工程建設常受掣肘。如今擔任鐵建重工董事長的劉飛香,多年負責工程建設,沒少受氣,外方經常提出非常苛刻的條件。最終,劉飛香帶領他的團隊走上了自主研發之路。至今,他們研制的能夠填補國內甚至國際空白的產品,已有100多項。2017年,鐵建重工首次進入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榜單,成為全球行業領先的企業之一。

不掌握核心技術,就難免被人“卡脖子”,受“窩囊氣”。從活生生的現實中,湖南政府和企業更加明確了追求的方向所在、目標所在。

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取得120項重大原創成果和前沿技術,解決了一批“卡脖子”問題,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能。

正在建設的岳麓山大學科技城,作為湖南創新驅動發展重大平台,令人期待。美麗的岳麓山下,分布著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20多所高校院所,是自主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轉化地、高端人才集聚地。圍繞建設最美大學城、領先科技城、一流創業城目標,湖南正在舉全省之力,破除各種各樣的“圍牆”“堵點”,努力推動高等教育、科技創新、新興產業協同發展。

可以預見,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湖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將更加澎湃。

打開眼界

在國家戰略中,湖南的區位價值是什麼?有人曾說,湖南沒有區位優勢,對承接產業轉移信心不足﹔有人曾嘆,湖南不沿海、不靠邊,在擴大開放上難有大作為。

理念一變天地寬。在全國經濟版圖上,找准獨特優勢——地處“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湖南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

開放創新視野和胸襟日益開闊。

“對接北上廣、優化大環境”“對接500強、提升產業鏈”“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開放崛起行動,一個緊接一個,隨之而來的,是沿海地區電子信息、智能家居、服飾等產業成建制、整鏈條地向湖南轉移。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的湘南湘西,抓住機遇引進產業鏈中的領軍企業、關鍵企業,往往帶動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集群入駐、抱團發展。

長沙、株洲、湘潭一體化發展,歷經幾十年探索,區域競爭力、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現已具備在更高起點上推動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條件。根據最新規劃,到2035年,這一區域將成為中部地區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城市群。

主動作為破解發展難題氣象日新。

一家台資企業,投資180億元,在岳陽建設年產1300萬台噴墨打印機項目。從開工建設到投產運營,用時僅270天,創造了該企業全球工廠建設最快紀錄。但誰也沒有料到,今年1月初,項目正式量產,僅僅20多天后,疫情突如其來,企業被迫停產。

為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題,今年2月中旬,岳陽市專門成立由市委副書記擔任組長、各縣市區黨委副書記為成員的招工領導小組,精准發力,在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同時,短短兩周,為這家企業招聘2800多人,使其在最短時間內復工復產。

今年以來,盡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洪災,一場硬仗接著一場硬仗,但湖南各項工作始終有條不紊。上半年,在全國經濟總量10強省份中,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量、增速均居第1位。至今,已有175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湖南。湖南進出口增幅連續3年居中部省份第1位。

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有新舊發展動能的接續與轉換,湖南擁有了蓄勢趕超的更大可能。(參與記者:周楠、史衛燕)

(責編:呂騰龍、王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