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

“黃梅挑花+”繡出錦繡致富路

2020年09月10日14: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6月28日,在位於湖北省黃梅縣創客家園的湖北梅開二度文化有限公司內,該公司創始人之一,繡娘洪利正在繡繃上飛針走線,五彩斑斕的絲線在她靈巧的手中變成栩栩如生的圖案。“主要是採用黃梅挑花與法式刺繡相結合的技法,顏色較傳統的挑花更加豐富多彩,圖案也因為技法的變化而更加的立體飽滿。”介紹起她們的作品,洪利自信滿滿。

志願服務結緣共創業

疫情期間,洪利在家中。“我加入了黃梅縣大學生聯合會,在那裡我認識了我的創業搭檔張鴻潤。”洪利說,在學聯的本禹志願服務隊參加防疫服務期間,她和張鴻潤經常探討“新文創”的相關話題。

“在學習法繡過程中,聽到一位法國老師提到黃梅挑花時,我無比興奮自豪。黃梅挑花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黃梅獨有的傳統民間藝術,作為一直從事刺繡的我,沒有理由不去鑽研它,發揚它。”洪利堅定地說道。

在此之前,洪利已赴上海扎扎實實學習了3年的法式刺繡,寒暑來往,她的大多數時間與繡繃為伴,針飛不輟,繡中作樂。張鴻潤之前則一直在北京從事文娛行業影視劇及電影的宣發工作,有著良好的文化素養。

“總是有共通的話題和見解。”洪利說,“當我們聊到‘黃梅挑花’時,不約而同地想到可以給它注入新元素,做黃梅挑花的升級版,即‘黃梅挑花+’。”

一拍即合的兩人,開始了創業的籌備工作。“我們都在縣大學生聯合會防疫防控志願服務隊工作,彼此便逐漸建立了信任和默契。”張鴻潤說,“這也是我決定跟洪利一起創業的原因之一。”

2020年5月13日公司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得到了縣大學生聯合會、縣婦聯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宣傳推介。

黃梅挑花+團扇作品《春華秋實》(湖北省婦聯供圖)

以原創向傳統致敬

“70%的黃梅挑花技藝,剩下的30%運用法繡等技法融合后,同時還結合黃梅的黃梅戲曲文化元素。”洪利拿起一幅刺繡作品《過界嶺》說道,她立志於將中國地理標志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挑花’與藝術殿堂法國的“法式刺繡”相結合,以推動刺繡文化創新及黃梅地標文化IP的衍生發展。

談到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洪利表示,我們民族文化當中一些好的東西,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去保護,是行不通的。一方面要將黃梅挑花的技藝傳承下來,守護住傳統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創新載體,打開市場,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香囊、拎包、團扇、衣服、匾幅、明星肖像等新載體,讓繡娘們自給自足的“黃梅挑花+”手工制品一躍變身為傳統工藝與現代時尚相融合的熱銷商品,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煥發出新的生機。

“很有意思啊,以前覺得黃梅挑花不夠新潮,現在通過各種元素的疊加組合,運用在自己的設計裡,好看且又有新意。”來自武漢紡織大學的服裝設計系學生吳林峰在梅開二度公司學習了一個來月,現在已經能夠獨立完成小幅作品。

“在縣城能找到這樣文藝的工作室,還可以跟繡娘老師們一起學習新式挑花真是太好了!”還是高三學生的江明月說道。她是在朋友圈看到“黃梅挑花+”的宣傳視頻后,慕名來學習的。

繡出錦繡致富路

“黃梅是打工大縣,農村留守婦女較多,因老人小孩的羈絆,無法就業創收,也嚴重浪費了女性同胞的創造力。”洪利說。她介紹,通過調查了解,我們得知黃梅農家婦女普遍有挑花基礎,且我們創作對時間、地點要求不高,適合農家婦女的工作特性,再加上黃梅挑花聲名遠揚,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我們計劃爭取當地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和婦聯組織的支持,通過手工培訓項目來帶動留守婦女們一起發展。將“黃梅挑花+”項目與婦女手工技能培訓緊密結合,組織引導農村留守、貧困婦女參加初級技能培訓,通過訂單式培訓、訂單式設計、訂單式銷售,實現婦女們能在家門口靈活就業。

“丈夫外出打工,我得留下看家帶娃。可成天守著家不干活,生活壓力又太大。”和成百上千在家的“留守媽媽”一樣,蔡山鎮的徐建君一直期待能在家門口找份合適的工作。“在洪老師這裡學習了近一個月,已經開始接小香囊這類的小手工制品。”因為有一定的挑花基礎,徐建君很快就嘗到了甜頭。“公司提供原材料,熟練了之后,我一天能完成5到6個香囊,每個小香囊給我手工費40元。”

“這樣不僅直接給她們帶來收入,改變了她們的家庭收入結構,讓姐妹們更自信,還可以把挑花技藝在更多婦女中傳承下去!”說到這裡,洪利很有成就感。

“目前有16人在我們這裡學習,下一步我們會擴大培訓規模,讓更多的人認可學習黃梅挑花這項傳統技藝,並能通過這門技藝增加收入。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讓黃梅挑花‘老樹’發‘新枝’。”談起未來規劃,張鴻潤和洪利信心滿滿。

(責編:劉尤罕、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