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1日10:3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8月11日上午,記者見到次哇村“7·29”山洪災害災后重建領導小組副組長貢去達吉時,他正和村民們在河道邊清理泥石,迷彩服上濺了不少泥點子,鞋上也裹了一層厚厚的泥漿。
“昨晚這場雨下得比去年7月29號那場還要大,但這次我們災后重修的河堤守住了,村子、村民也都安全了。”貢去達吉說。
次哇村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達拉鄉東南邊緣,地處秦巴山地、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匯地帶,白龍江支流達拉河支溝次哇溝自東向西流過村庄。去年7月29日零時左右,受短時強降雨影響,次哇村發生特大山洪災害,房屋、道路、農田、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遭受重大損失,直接經濟損失達6912.67萬元。這讓原本2018年就脫貧摘帽的次哇村因災返貧,返貧戶17戶91人,新識別7戶35人。2020年,次哇村被列為全國脫貧攻堅挂牌督戰村。
靠著從事種植、養殖和外出打零工,41歲的村民老桑巴旦早在2015年就順利脫貧,不料去年的這場山洪又讓他返了貧。災害突如其來,首先要做的就是搶險救災、安置村民。迭部縣成立了次哇村“7·29”山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組織700余人投入救援工作。老桑巴旦告訴記者,山洪發生的當天下午,他們一家就住進了村裡臨時安置點的帳篷裡,爐子、床、米面油、鍋碗瓢盆等生活必需品都配備齊全,其余房屋損毀的21戶也都搬進了安置點。今年春節前,老桑巴旦一家七口搬進了新居,度過了一個溫暖的新年,如今生活也步入新軌,“除了去迭部縣城打零工,我家還養豬養牛,收入不成問題,最近還新買了一輛四輪車!”
“去年山洪來的前一天晚上11點左右,我在工作群裡看到預警,就趕緊從家裡出發,后來車行不通,我就順著溝口走。”達拉鄉紀委書記九杰次力家住迭部縣旺藏鄉旺藏村,次日凌晨3點多,九杰次力終於到了次哇村。
除了參與搶險救災工作,九杰次力和災后第一時間進村的迭部縣紀委監委工作組還擔負著監督救災資金物資管理使用情況的責任。
“村委會也被泥石流沖毀了,我們就把村裡原先的幼兒園當作臨時指揮部,每一筆救災資金、每一批救災物資,都必須登記在冊,嚴防貪污、私分、截留、挪用等問題,保証物資安全送達、及時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九杰次力告訴記者,物資資金的發放使用情況每天都會更新,張貼在幼兒園的外牆公示欄上,接受村民監督。
災后重建是擺在次哇村群眾面前的一道難題,也是實現脫貧致富的頭等大事。為確保災后重建如期有序推進,甘南州紀委監委成立挂牌督戰監督小組,挂牌督導次哇村,確保其如期完成災后重建和脫貧任務。
“在災后重建階段,我們的監督檢查重點落在了項目實施方面。”迭部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王培林告訴記者,迭部縣紀委監委將次哇村作為重點監督村,支持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災后重建工作的同時,緊盯項目建設資金撥付使用、項目監管履職、問題整改情況等強化監督。村務監督委員會全過程監督項目實施質量,同時指定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分類指導,嚴把工程質量關。
下了一夜的雨,從迭部縣城開往次哇村的山路上多有碎石。“我們早上8點半到了通往次哇村的達拉隧道口,碎石堵住了路,9點多疏通后才進了村。”8月11日中午11點半,記者在次哇村返貧戶寧曼家門口,見到了迭部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沙拜交。他和另外兩位縣紀委監委挂牌督戰監督檢查組成員剛剛結束入戶督查。
記者在入戶督查表上看到,督查內容涉及住房建設、基礎設施重建、公共服務、產業資金投入等七個方面。“是否公示、是否落實、群眾是否滿意,是我們入戶督查的三大重點,比如受災村民的住房維修加固項目是否完成、為貧困戶發展‘小作坊’項目的補助資金是否到位等。”沙拜交說,進村實地查看和詢問村民了解情況后,后續督促政策落實和問題整改更能有的放矢。
山洪退去、河堤高筑、新屋成排,一年后,次哇村重換新顏。河岸邊,油菜田綠中泛黃,油菜籽收獲指日可待﹔南岸的坡地上,蕨麻豬和犏雌牛養殖基地已經建成。
“去年發生山洪,當時就覺得‘全完了’,誰能想到,現在我住進了新房,養的牛、豬數量比以前也多了,過陣子還能去養殖基地工作,多一份收入,我還有啥不能脫貧的理由!”寧曼說。
目前,次哇村已基本完成災后重建任務,災后重建項目已完成95.3%的工程量,其中,農田恢復工程、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畜牧產品交易場地建設項目等已全部完成。今年6月底,次哇村通過了甘南州的貧困村退出州級驗收。(本報記者 柴雅欣 付筱菁 自甘肅甘南報道)
相關專題 |
· 脫貧攻堅高原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