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中共黑龍江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

(2020年7月13日中國共產黨黑龍江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

2020年07月17日08:52    來源:黑龍江日報

原標題:中共黑龍江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進一步加強我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促進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和高度的制度自信推進我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深刻領會重大意義。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科學回答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成果,是新時代堅持和完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行動綱領,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深刻理解把握推進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和重要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堅定制度自信,抓好貫徹落實,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黑龍江落地生根。

(二)准確把握總體要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地區和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改革創新,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推動形成符合中央要求、體現時代特征、切合龍江實際、順應群眾期待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為更好履行維護國家“五大安全”責任、推動“六個強省”建設、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有力保証。

(三)科學確定目標任務。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我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治理能力更加有效﹔到二○三五年,基本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與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和治理能力﹔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提供制度支撐和治理保障。

二、圍繞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

(一)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推動廣大黨員尊崇黨章、學習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恪守黨的性質和宗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教育人民、指導工作,建立健全常態化學習制度,夯實執政為民的思想基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持續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堅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完善常態化檢視制度,健全整改長效機制,錘煉黨員、干部忠誠干淨擔當的政治品格。

(二)堅決貫徹“兩個維護”的各項制度。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和我省的具體措施,推動全體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建立健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督查問責機制,嚴格執行向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請示報告制度,確保令行禁止。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體系。健全黨的政治建設重點任務督查落實制度,健全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問題的查處通報、警示教育機制。

(三)嚴格落實黨的全面領導制度。

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落實黨委領導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武裝力量、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制度,健全各級黨委(黨組)工作制度,確保黨在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完善黨領導各項事業的具體制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各方面。完善各級黨委和政府機構職能體系,充分發揮黨委議事協調機構職能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所有機構履行職責全過程,推動各方面協調行動、增強合力。

(四)努力踐行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堅持人民至上,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尊重民意、匯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貫穿全部工作之中,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完善新時代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制度,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民意調查、群眾滿意度測評制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健全聯系廣泛、服務群眾的群團工作體系,推動人民團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把各自聯系的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

(五)不斷完善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完善黨委(黨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加強重大決策的調查研究、科學論証、風險評估,強化決策執行、評估、監督。建立健全推動解放思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努力破解制約發展的“四個短板”、“三偏”問題。加強農村、國有企業、機關、高校黨的建設,創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新興業態和互聯網企業黨建工作機制,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完善教育培養制度,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促進各級領導干部增強“八種本領”,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完善擔當作為激勵機制,健全容錯糾錯機制。 

(六)貫徹執行全面從嚴治黨制度。

緊扣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的體制機制。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建立健全包括組織設置、組織生活、組織運行、組織管理、組織監督等在內的完整組織制度體系。落實《2019—2023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和我省的具體措施,健全黨管干部、選賢任能制度,推進干部能上能下。完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落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嚴格執行《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貫徹落實《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健全黨委(黨組)主體責任、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紀委監督責任貫通協同、一體推進聯動機制。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防止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改進文風會風,建立和落實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堅持政治生態考核制度化常態化,完善考核指標,創新考核辦法,狠抓問題整改。

三、圍繞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

(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支持和保証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不斷豐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我省的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支持和保証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健全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監督制度,保証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得到依法正確行使。健全人大代表工作機制,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執行職務,適當增加基層代表數量。完善人大常委會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雙聯系”制度。健全人大組織制度、選舉制度和議事規則,健全專門委員會各項制度,加強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身建設。

(二)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建設,完善支持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履行職能方法,健全向地方黨委提出意見建議的“直通車”制度。完善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健全專門委員會各項制度和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完善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程序機制,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加快構建協商民主體系,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完善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制,推動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豐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的制度化實踐。完善協商成果採納和反饋機制,健全協商議政評價體系和辦法。

(三)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完善黨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運行機制,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加強新形勢下黨外知識分子、留學歸國人員、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統籌做好港澳、對台和僑務工作。創新開展參事文史工作。加強社會主義學院建設。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構建網絡統戰工作新機制。

(四)深入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堅持不懈開展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宣傳教育,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和幫助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健全援疆援藏工作機制。

(五)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廣泛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推進基層直接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拓寬人民群眾反映意見建議的渠道,健全村民、居民監督機制,保証人民依法參與經濟社會治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企業職工參與管理的有效方式,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四、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推進法治黑龍江建設

(一)健全保証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完善各項法規制度同憲法法律的銜接協調機制,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完善全省統一的備案審查信息平台。健全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宣傳教育機制,堅持憲法宣誓制度,弘揚憲法精神,確保國家權力在憲法軌道上行使。

(二)完善地方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健全立法工作重大事項向同級黨委請示報告制度。完善人大在地方立法中發揮主導作用的體制機制,健全人大代表參與立法工作機制。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加強重要領域立法,推動立法決策與改革發展決策相銜接,發揮立法在地方治理中的優勢和獨特作用。健全立法調研、起草、論証、聽証、協商、審議等制度,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支持和指導設區市用好地方立法權。

(三)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証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建立推動民法典貫徹實施的工作機制,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穩定。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審判制度、檢察制度。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完善新型司法監督管理機制,健全司法績效綜合評價體系,落實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健全執行工作長效機制。深化公安體制改革,完善現代警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深入推進審務、檢務、警務公開制度,構建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台,建設智慧法院、智慧檢務、智慧警務。深入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健全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機制和違紀懲戒機制。

(四)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各項制度。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完善落實行政裁量權基准制度。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創新聯合執法、數字執法等機制。進一步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執法不作為、亂作為、選擇性執法、逐利性執法等行為的追責力度,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機制改革。加強食品藥品、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嚴格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加強基層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建立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台和監督網絡平台。

(五)強化對法律法規實施的監督。

堅持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健全黨委常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制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能力。落實防止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制度,堅決排除對執法司法活動的干預。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推動形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社會氛圍。加強人大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檢查,不斷改進監督方式,有效開展執法檢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公共法律服務制度。

五、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健全優化協同高效的政府職能體系。鞏固深化機構改革成果,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地方行政體制,優化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組織、行政監督體制,建立政府部門間協同配合、流程銜接、信息共享、高效運轉的聯動機制。健全政府績效管理制度,完善行政決策執行實施、評價、問責和改進機制。健全重大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推動各級各類規劃協調銜接、政策協同、有效實施。完善標准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編制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及辦事指南,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便利化、標准化、智能化。堅持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優化事業單位布局結構。科學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二)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的體制機制。認真貫徹國務院和我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健全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的長效機制,完善營商環境考核評價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審批服務扁平化、便捷化、智能化,完善落實領導干部走流程制度,深入推進“網上辦、當場辦、就近辦、限時辦、一次辦”,實現“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深化商事制度、投資和工程項目建設審批制度改革,制定招商引資項目服務保障條例,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完善企業投訴處理機制,建立健全企業、企業家權益保護制度。加快推進“數字政府”、“透明政府”建設,促進政務大數據管理、共享、應用制度化、法治化,打造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三)健全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積極性的體制機制。理順省、市、縣權責關系,賦予市、縣更多自主權,實施“強鄉強鎮”戰略,支持地方創造性開展工作。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省和市、縣財政關系,形成穩定的各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和財力相適應的制度。規范垂直管理體制和分級管理體制,健全垂直管理單位與屬地單位協作機制。理順各級各類開發區管理體制,完善開發區精簡高效的管理和運營機制,增強創新發展動力活力。

六、圍繞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全力推進振興發展、高質量發展

(一)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農墾、森工、龍煤等重點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完善央地企業融合發展機制,做大做強省級產業投資集團,提高國有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提升國有企業資產証券化水平,加快“僵尸企業”出清,推動國有資本與產業聯動調整,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創新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健全支持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和法治環境,完善企業紓困長效機制。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體系,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形成“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的梯度培養機制。實施“紫丁香”計劃,推動符合條件企業上市發展。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弘揚企業家精神,實施民營企業家培訓計劃,建立政企常態化溝通機制,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二)健全收入分配體制機制。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完善落實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再分配調節機制。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三)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完善促進消費政策措施,促進商品市場創新發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實施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四)健全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運行的體制機制。緊扣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頭五尾”,堅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健全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機制、新興產業提速發展機制,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推進“百千萬”工程,健全發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創新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機制,加快“數字龍江”和智慧城市建設。建立“專班+園區”、“目標+考核”、“飛地經濟”等招商新機制,構建布局合理、銜接配套、梯次發展的產業鏈條。健全軍地協調機制、需求對接機制、資源共享機制,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五)健全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機制。

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和“中國糧食、中國飯碗”質量提升工程,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加快推進農業強省建設,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推動非轉基因大豆核心保護區建設,加快發展以“兩牛一豬”為重點的現代畜牧業,大力發展特色精品農業,健全農民增收長效機制。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政策。深化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完善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創新農業金融保險服務機制。健全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的長效機制,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

(六)完善促進創新發展制度體系。

弘揚科學精神、工匠精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教強省。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健全重大科技項目聯合攻關體制機制,推進智能制造、新材料、現代農業等領域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創建哈大齊自主創新示范區,推進牡丹江、佳木斯國家級高新區和建三江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支持哈爾濱新區打造區域性創新高地。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完善符合科研規律的科技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

(七)完善培育壯大人力資源的體制機制。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加強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統籌推進企業家、科研人才、技術人員等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重點行業、重要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基層一線亟需的各類人才。破除人才流動障礙,健全人才培育引進工作機制,完善人才發現、培養、激勵、評價機制,鼓勵和支持人才創新創業,讓各類人才的智慧充分涌流。健全拴心留人的配套政策措施,創造宜居宜業的生產生活環境,全面提高我省對人力資源的吸引力、集聚力。

(八)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推動形成東北三省一區合作發展機制,建設哈長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推進東北東部綠色經濟帶和東北地區西部生態經濟帶建設。發揮哈爾濱市龍頭帶動和輻射作用,支持哈爾濱新區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推進哈爾濱大慶綏化一體發展,構建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一兩小時”經濟圈,加快東部城市群建設。完善支持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長效機制,支持“四煤城”發展接續替代產業,支持大慶建設“百年油田”、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推動國有林區、國有林場轉型發展。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創新縣域經濟發展政策環境,激發內生動力活力。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支持建設50萬人口級別的邊境城市。

(九)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打造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完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機制,推進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加快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推進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三橋一島”建設,提升沿邊開放城市綜合承載力。完善對俄全方位合作制度體系,推進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設,辦好中俄博覽會、“哈洽會”,提升跨境經濟合作區和跨境電商發展水平,打造跨境產業鏈和產業集聚帶。加強與京津冀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圈交流合作,完善建設對口合作園區機制,推動龍粵、哈深合作走深走實。

(十)構建深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的推進機制。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標准體系、政策體系、統計體系。建立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的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責任體系,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和省部聯席落實推進機制。健全項目化運作機制,完善督查考核評價機制,推動重點改革任務、重要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項目落地見效。

七、圍繞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努力打造文化強省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教育人民工作體系,把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各層級學習培訓的核心內容,完善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學習制度。打造全媒體時代學習陣地,建設和用好網絡學習平台。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四進四信”專題教學,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完善陣地建設和管理制度,健全風險聯處機制,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話語權。

(二)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大力弘揚黑龍江“四大精神”,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完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規政策體系。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進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創新發展。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培育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健全志願服務制度體系。完善國家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工作的長效機制。

(三)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完善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導激勵機制,推出更多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推動基層文化惠民工程擴大覆蓋面、增強實效性,健全支持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四)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推動各類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完善對外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傳播黑龍江聲音,講好黑龍江故事。完善輿論監督制度,提升輿情引導處置能力。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落實互聯網企業信息管理主體責任,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

(五)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完善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的國有文化資產監管體制。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文化經濟政策,促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完善文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制度,健全引導新型文化業態健康發展機制。健全文化和科教、旅游、體育、金融等融合發展機制,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

八、圍繞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不斷造福人民

(一)健全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堅持就業是民生之本,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建立穩企業保就業促創業的政策保障體系和服務機制。建立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提高勞動者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造就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加強就業失業形勢動態監測,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托底幫扶,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健全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機制。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堅決防止和糾正就業歧視,促進廣大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

(二)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完善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機制,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健全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保障機制,積極推進高職院校擴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健全民辦學校分類管理制度,完善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機制,加快“雙一流”建設。全面深化教師隊伍改革,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力發展網絡教育,創新學習方式,建設學習型社會。

(三)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應保盡保原則,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穩步提高保障水平。落實社保關系轉移接續、異地就醫結算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特殊困難群體保障機制。建立社保基金安全評估機制,規范社保基金管理,發展商業保險。統籌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完善退役軍人工作體系,提高服務保障能力。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健全殘疾人幫扶制度。大力推進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四)強化“健康龍江”建設制度保障。實施“健康龍江”行動和全民健康保障工程,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全面實施分級診療,提高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水平。加快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基層衛生人才隊伍服務能力和水平,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優化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質量。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引導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大力開展全民健身行動。

(五)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突出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全面提升,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精准防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建立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等衛生健康工作機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疾控機構和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完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系統,建立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公共衛生機構和醫療機構協同監測機制。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預案體系,統籌應急狀態下醫療衛生機構動員響應、區域聯動、人員調集,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加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提升應急醫療救治儲備能力。以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邊境口岸城市、縣級醫院和中醫院為重點,完善城鄉醫療服務網絡。建立應急物資採購、供應、儲備體系,確保應急物資供應高效安全可控。普及公共衛生安全和疫情防控法律法規,推動全社會依法防控疫情。

(六)健全脫貧致富長效機制。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完善落實兜底政策措施,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健全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持續推進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

九、圍繞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加快推進平安黑龍江建設

(一)創新社會治理機制。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社會矛盾風險排查預警、多元化解、協同防控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深化信訪制度改革創新,完善基層矛盾化解有效機制,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完善和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深入實施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國家試點。推進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提升基礎防范和源頭管控水平。健全懲治暴力恐怖犯罪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長效機制。加強涉眾型經濟案件處置。

(二)健全公共安全體制機制。落實安全發展理念,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管理制度。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完善信息報送、會商研判、應急搶險、指揮調度機制。加強災害事故風險監測預警,健全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預防工作機制,加強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巡查考核和執法檢查。加強應急物資儲備,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強和改進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建立全過程監管和追溯機制。

(三)完善城鄉基層治理新格局。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開展“強鄉擴權”改革試點,增強鄉鎮統籌協調能力,分類推進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推動更多社會資源、管理權限和民生服務下放到基層。完善鄉村治理體制機制,建立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村民自治組織和村務監督組織為基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其他經濟社會組織為補充的村級組織體系。健全社區治理架構,推行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共議”,提升網格化管理和服務水平。建立“街巷吹哨、部門報到”、及時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問題機制。提高社區工作人員待遇,激發社區治理活力。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作用,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自律功能,發揮村規民約、居民公約、行業規章和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完善信用信息記錄、歸集、共享和應用機制,促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誠信,建設“信用龍江”。建立“新官要理舊賬”的責任機制,建設誠信政府。建立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將有違公序良俗行為和違法行為納入個人信用檔案,構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的良好社會環境。

(五)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工作體系,加強國家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堅決捍衛國家政治安全,守好祖國“北大門”。完善邊防法規體系,構建黨政軍警民一體化強邊固防機制,建立邊境地區、國門口岸突發事件聯合應急處置機制,提高管邊控邊治邊和移民管理治理能力。構建邊境綜合防衛管控體系,加強抵邊鄉鎮、村屯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加強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建立健全國家安全風險研判、防控協同、防范化解機制,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

十、圍繞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建設美麗黑龍江和生態強省

(一)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構建“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統籌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邊界,完善和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完善綠色生產和消費相關的法規、標准、政策體系,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消費方式。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大幅減少散煤用量,健全重度污染天氣區域聯合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建立跨省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執法與司法銜接機制,充分發揮環境司法保障作用。

(二)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

健全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制度、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完善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系,實施能源、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完善秸稈綜合利用制度,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全面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打造“氣化龍江”。健全自然資源監管體制,嚴格各類資源開發管理,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拓寬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

(三)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建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機制,筑牢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全面推進林長制,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強大小興安嶺等林區生態保護,全面實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加強江河湖泊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地下水超採治理和濕地保護修復。加強黑土地戰略性保護,推進耕地輪作輪休制度化。實施資源型城市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推進採煤沉陷區騰空土地綜合利用。健全國家公園保護制度,構建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為重點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完善野生動物保護執法管理體制,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和生態廊道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環境污染防治體制機制,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四)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完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責任體系,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加強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機制和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機制。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落實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十一、圍繞堅持和完善服從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制度體系,堅決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重大職責

(一)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加強新時代黨管武裝工作,落實黨委議軍、人民武裝委員會例會等制度,定期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完善國防動員體系,落實國防動員體制改革任務,加強國防動員能力建設。支持駐省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在基礎設施、資源共享、維穩處突上強化軍地統籌協調配合。完善雙擁共建工作機制。加強全民國防教育。

(二)堅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決擁護和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推動“一國兩制”在香港行穩致遠。積極推進與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完善香港、澳門居民在我省投資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持對台工作方針,深化對台經貿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完善保障台企台胞權益政策措施。 

(三)健全地方外事工作體制機制。

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自覺服從服務於國家外交大局。健全黨對外事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強化地方外事工作的歸口管理。深化以對俄羅斯和東北亞為重點的對外交流交往,辦好重大外事活動,優化國際友好城市網絡。嚴守外事工作紀律,完善涉外安全工作機制。

十二、圍繞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一)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黨內監督體系,健全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制度,形成靠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長效機制。落實各級黨組織監督責任,緊盯“關鍵少數”,完善對各級主要領導干部監督制度和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制度,督促上級“一把手”抓好下級“一把手”,做實做細常委會日常監督,著力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強化政治監督,牢牢把握“兩個維護”根本任務,加強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完善派駐監督體制機制,健全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巡察監督統籌銜接制度,提升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水平。健全巡視巡察監督和整改聯動機制,完善巡視巡察整改情況報告制度。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健全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制度,發揮審計監督、統計監督、財會監督職能作用,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形成合力。

(二)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堅持權責法定,緊盯政策制定權、審批監管權、執法司法權等關鍵節點,健全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等制度,合理分解、科學配置權力,嚴格職責權限,強化權力制約。堅持權責透明,健全公共資金、公共資源、公共資產規范管理制度,完善黨務、政務、司法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出台和完善公開目錄,建立權力運行可查詢、可追溯的反饋機制。堅持權責統一,盯緊權力運行各個環節,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准問責有效機制,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督促黨員干部秉公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

(三)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強化“不敢腐”的震懾,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堅決斬斷“圍獵”和甘於被“圍獵”的利益鏈,堅決破除權錢交易的關系網,堅決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扎牢“不能腐”的籠子,深化標本兼治,推進審批監管、執法司法、工程建設、資源開發、金融信貸、公共資源交易、公共財政支出等重點領域監督機制改革和制度建設,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增強“不想腐”的自覺,經常性開展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開展“以案為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培育廉潔文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懲戒誣告陷害行為,為受誣陷者澄清正名,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

十三、加強黨的領導,健全推進我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

(一)加強能力建設。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分期分批對黨員干部進行系統培訓,增強運用制度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能力。堅持黨管干部原則,落實好干部標准,把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鼓勵和引導各類人才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強化制度執行。領導干部要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帶動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把制度執行和監督貫穿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全過程,堅決杜絕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現象。

(三)深入宣傳引導。加強制度理論研究,大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歷史成就、顯著優勢、目標任務,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把制度自信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把制度自信的種子播撒進青少年心靈。鼓勵基層探索創新,支持各地開展原創性、差異化改革,打造一批市域、縣域治理現代化的標杆。對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經驗做法及時總結提煉、上升為制度機制。

(四)狠抓責任落實。各級黨委(黨組)要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對標對表本實施意見,逐項細化工作措施,加快形成符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堅持科學謀劃、精心組織,遠近結合、整體推進,已經完成的要鞏固深化,尚未完成的要繼續推進。完善推進落實、督辦檢查、考核評價、激勵約束機制,健全落實“五細”長效機制,完善責任鏈條,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推動工作落深落實落細。

(五)嚴格監督考核。把貫徹落實本實施意見情況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范圍,列為巡視巡察、專項督查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制度執行、制度創新情況的監督,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各項任務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堅定信心,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責編:吳楠、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