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李仲福:為了那方水土那方人

戴艷梅

2020年07月08日09:17    來源:福建日報

原標題:李仲福:為了那方水土那方人

離開固原,一年半過去了。對於那方水土和那一方人,李仲福依然魂牽夢縈。

原州的扶貧項目發展怎樣了?老鄉們的牛羊出欄了嗎?

六盤山特產店生意可好?年輕人是否掌握了就業技能?

2016年11月,受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委派,作為第十批援寧干部,李仲福從福州馬尾到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挂職任區委常委、副區長。

甫抵原州,李仲福滿腔熱血,在跟當地干部接洽時,他赤誠表決心:一定要努力爭取資金項目,幫助原州區發展。然而,當地領導卻告訴他,錢不是最重要的。

為何錢不是最重要的?李仲福琢磨著,自己是來扶貧的,資金和項目難道不是最重要抓手嗎?

寒風凜冽,土地荒蕪。帶著問題和思考,初來乍到的李仲福努力克服高原反應、干燥寒冷、語言不通等困難,馬不停蹄地展開一線調研,走遍了原州區11個鄉鎮。

他發現,黨中央對寧夏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單單一個原州區,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就達38億元。然而,要擺脫貧困,更重要的還應該有思想的碰撞、理念的融入、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交融,要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增強內生動力。

“正是在這種理念下,我改變了自己原有的思路。”李仲福說,到了當地后,他才頓悟到幫扶的真正內涵。根據不同鄉鎮的情況,因地制宜、分門別類地制定幫扶計劃、幫扶措施。

一些貧困山區水土流失比較嚴重,不適合老百姓居住,他們制定了搬遷扶貧的計劃,設立福馬村,還做了生態扶貧,種植生態林。

固原地區產業比較薄弱,發展工業、制造業條件並不好,上下游產業鏈難以配套。但是當地土地資源較多,他們就選定了發展農業和鄉村旅游業作為突破方向。

由於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貧困群眾普遍就業技能低,就業機會少。

如何幫助適齡青年尋找出路?李仲福探索“助學帶就業”的技能扶貧模式。

他積極協調福州馬尾區企業飛毛腿集團設立600萬元助學基金,在原州區成立飛毛腿高級技工學校原州分校,按照“1+1+1”培訓模式,1年在原州學習,1年在福州的飛毛腿總校學習,1年帶薪在飛毛腿公司實習。“我們設想著分三年培訓原州的學生,讓他們實現就學與就業零距離。”

飛毛腿集團很給力,2018年,原州的技工分校辦起來了,並可實現當年招生。

然而,當地群眾由於不了解情況,大多在觀望,有的不願離開家鄉,寧可守著那方水土。技工學校招生遇到困難,2018年計劃招生200個,結果隻招了74個。這些學生初到福州,還面臨著水土和飲食的不習慣。

李仲福沒有氣餒,多方協調。飛毛腿集團建設了清真餐廳,解決了原州學生的飲食問題。在原州,走訪貧困戶時,他也不厭其煩地推薦適齡青年進行技能培訓。

功夫不負有心人。技能扶貧的實踐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2019年,技工學校招了143人。“如今第一批學員已經在飛毛腿頂崗帶薪實習啦!今年,經過摸底,學校計劃在原州招收500人,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青年掌握就業的技能!”

兩年時間很長,李仲福為了那方水土也能養富一方人,不懈努力。

兩年時間很短,轉眼揮別寧夏回到新的崗位。然而,李仲福“全家總動員”援寧的故事仍在原州傳為佳話。

李仲福的妻子陳瑩是福建師范大學二附中高級教師、福州市級學科帶頭人。李仲福援寧后,她獨自帶著稚兒在“后方”默默支持。李仲福在走訪調研時發現,經驗更豐富的支教老師才能真正給當地學校帶來先進的教學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雖然這裡條件艱苦,但是你能發揮作用,來吧!”他動員妻子加入赴寧夏支教隊伍。

2017年9月,李仲福的妻子陳瑩安頓好家中老人,帶著他們10歲的兒子,踏上了前往大西北的路程。

他們把家從千裡外的東南沿海搬到了黃土連綿、千溝萬壑的西海固。夫妻聯袂,推動福建師大二附中與固原五中結對共建,在固原五中高中部設立“船政班”,籌措幫扶資金75萬元,資助10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通過愛心企業家捐款,設立馬尾區企業家捐資助學基金,幫助原州區452名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情牽西海固,心系閩寧情。李仲福說,閩寧協作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能夠舉家親歷這樣一段歷史,很有意義。把責任扛起來、把心沉下來,所有的困難和經歷都化成幸福的回憶和前行的動力。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