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傳承”——傳紅色基因 承優良家風>>家風故事

焦裕祿的家風故事:鉛筆、鋼筆、文具盒

焦守鳳

2020年06月30日09:39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原標題:鉛筆、鋼筆、文具盒

  鉛筆、鋼筆、文具盒

  焦守鳳①

  我上小學的時候,用鉛筆不知道愛惜。每次寫字總把筆頭削得很細,抄一課書能削好幾次鉛筆。我還不喜歡用短鉛筆,隻用大半截就扔了,又要爸爸給買新的。這樣要了兩三次,爸爸就問我了:“你用過的鉛筆頭呢?”我說:“扔了。”爸爸說:“以后你要新的得拿舊的來換。”這樣我就不敢亂扔了,看看還長,也不敢拿到爸爸那兒去換。用到隻有一寸長了,我拿到爸爸那裡,想著這次總可以換支新的了。誰知他拿出一個鉛筆套,套在鉛筆頭上,對我說:“看,這不是還能寫嗎?”我又拿了回來,用了幾天,這次用得隻剩花生仁那麼大了,才拿到爸爸那裡換新的。我噘著嘴,很不高興,嘟嘟噥噥說爸爸太摳索。爸爸聽見了,笑了笑對我說:“別看鉛筆小,這是經過很多工人叔叔勞動才制成的。別人的勞動成果我們都應該愛惜。再說全國有多少學生,要都象你這樣不節約鉛筆,一年得多生產多少鉛筆呀。”聽了爸爸的話,我感到很慚愧,從這以后我就再也不胡削亂扔鉛筆了。

  我們班裡的同學幾乎人人都有個文具盒,隻有我沒有。我要求爸爸也給我買一個。爸爸說:“好,爸爸給你做一個。”第二天晚上爸爸下班回來,借來把小鋸和銼刀,用木板給我做了個文具盒。做好后還用花紙剪了“好好學習,熱愛勞動”八個字,貼在盒蓋上。我接過來一看,心裡十分高興。

  妹妹玲玲上學以后,總吵著爸爸給她買一支鋼筆,爸爸沒有給她買。爸爸說:“你還小,不需要用鋼筆,等大了爸爸給你買。”可是玲玲還一直惦記著用鋼筆寫字。有一次,她在路上拾到了一支鋼筆,回到家裡翻來覆去地玩著,后來又放到書包裡了。弟弟叫她去交給老師,她說:“爸爸不給我買鋼筆,我拾到一支也不叫我用嗎?”爸爸知道了,就對玲玲說:“拾到的東西應該還人家。快把鋼筆去還給失主,找不到失主就交給班主任。那怕拾到一分錢,咱也要想法送還給人家。”又告訴玲玲,一年級時用鋼筆反而不方便,等老師說需要用鋼筆時,一定給她買一支。又說:“你不是喜愛鋼筆嗎?要是將來你能用鋼筆的時候,不小心把鋼筆丟了,別人拾了也不還,你心裡怎麼樣?現在那個丟失鋼筆的同學,該多麼希望有人馬上把鋼筆交還給他啊!”妹妹聽到這裡,立即拿出鋼筆去交給老師了。(摘自《回憶爸爸》,焦守鳳編,河南人民出版社)

  【注釋】

  ①焦守鳳:焦裕祿的大女兒。

(責編:李源、任佳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