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傳承”——傳紅色基因 承優良家風>>家風故事

周恩來家風二三事

2020年06月30日09:24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原標題:周恩來家風二三事

  嚴守黨的紀律 不該說的堅決不說

  周總理和鄧穎超雖伉儷情深,但是作為身居高位的領導人,他們卻公是公、私是私分得很清楚。平時他們的聊天范圍很廣,從一般老百姓關心的國家大事、談書評劇到熟人朋友、家常話題無不涉及,但卻從不會談到一些沒公開的機密事件,尤其是那些周總理認為鄧穎超不該知道的事情,絕不會對她透露一個字。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周總理可以和有關秘書談,但是卻決不會對自己的妻子說。

  據鄧穎超回憶:“1927年恩來是黨中央負責人之一,中央決定派他去領導南昌起義時,他甚至一直都沒有告訴我要走的事兒。直到7月19日吃晚飯前,他才對我說了一句:‘今晚要動身去九江’。去九江干啥,什麼時候回來?他沒講,我也沒問,我那時也習慣離別了。走前,恩來緊緊地握著我的手,沒有再說一句話,他當然知道這次行動的性質,在那樣白色恐怖的歲月裡,每次生離都意味著可能就是死別呀。”

  還有一次,鄧穎超在填表,她一邊填一邊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說:“當年我和恩來入黨的時間不同,又不在一個地方工作,我們誰也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時間入黨的,這在當時的紀律中是不能說的事兒。那時候,在我們的相互通信中從來沒提起過這些事兒,只是談自己談朋友談革命理想,直到恩來回國后經過組織的溝通,我們彼此才知道大家都是黨員了。”身邊的工作人員覺得有些詫異,鄧穎超就補充說:“唉,我這樣說你也許根本不相信,可事實就是如此,作為黨員,我們始終遵守著黨的教導:不應該說的事兒不要說﹔不應該問的事兒不要問﹔不應該看的文件不要看,這是黨的利益的需要,我們幾十年來都是這樣做的。”

  不允許重修老家房屋

  在周恩來的原籍有幾間老屋,淮安縣政府幾次想把這些房子重修一下,周恩來知道后堅決反對重修。1958年6月29日,他親自寫信給淮安縣政府,認為修房之事“萬萬不可”。周恩來的這封信寄到淮安后,在當地政府和百姓間引起很大震動。遵照周恩來的意見,淮安縣政府也沒有再修他老家的房屋。

  1973年,淮安縣再次提出要修周家的老房子,這件事傳到周恩來耳朵裡,他十分著急,立即請國務院辦公室的同志給淮安打電話傳達他“不准修房”的意見。后來,周恩來聽說淮安縣准備將他家的老屋修繕后作為圖書館后,又讓秘書轉達了他的三點指示:第一,不許維修﹔第二,不許動員院裡的住戶搬家﹔第三,不許讓人去參觀。其實,淮安縣早前就已經准備把周總理家老屋的東院改做圖書館,而且已經佔了三間當作書庫,這回聽了周總理的指示,他們決定停止施工。淮安縣還報告說,縣裡沒組織過參觀周總理故居這樣的活動,但還是有遠道而來的參觀者。現在他們已經決定,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教育,不隨便帶人到那座院子參觀,對外地的要求參觀者也一概拒絕。

  1976年,周恩來去世后,淮安縣又把修繕周恩來故居之事提上議事日程。鄧穎超知道后十分不安,她無論如何也不願意違反周恩來生前的意願,親筆給淮安縣委的領導寫了一封信,千叮嚀萬囑咐不許修房子。

  但是,出於對周恩來總理的敬仰和懷念之情,淮安最終還是決定重修周恩來故居。對此,鄧穎超沒有再說什麼,生前也沒去參觀過周恩來的故居。

(責編:李源、任佳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