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群團工作

創新共青團參與社會治理模式

深圳南山:為社會治理注入青春活力

2020年06月11日10:5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深圳南山:為社會治理注入青春活力

  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深圳灣創業廣場的荔枝微課,是一家由大學生創業團隊發展而來的大眾知識分享平台。該公司成立3年多,已成長為業內備受關注的在線教育品牌企業。

  2019年底,荔枝微課成立團組織。“我們公司總部有300多人,90%以上是90后。2000多萬平台用戶中,年輕人佔比也非常高。成立團組織不但可以服務員工成長,也能把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更多客戶。”該公司團支部負責人陳嘉嘉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荔枝微課團組織推出教育戰“疫”者計劃,上線了戰“疫”專區,組織各行各業精英人士分享疫情防護知識,聽眾達200萬人次,為疫情防護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綜合試點工作的推進,在深圳南山區,越來越多像荔枝微課團支部這樣的基層團組織釋放出青春活力。

  創新基層團組織建設

  深圳灣創業廣場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業和創新創業青年。2019年12月,深圳灣團工委正式挂牌成立。依靠黨建帶團建,團工委依托園區進駐企業資源,整合四大類55項服務,推出“創業先鋒秀”“創業會客廳”“創業超級公開課”等品牌活動,服務青年創新人才近3萬人。

  團南山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已在團員青年聚集的園區、行業系統設置12個派駐團工委。此外,該區8個街道團工委書記均進入黨政領導班子,選配25名街道團工委挂、兼職副書記,吸納44名體制外優秀青年進入街道團工委班子,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優秀青年團干隊伍。

  該區還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南山區“黨建帶團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南山區“兩新”組織團建指導手冊》等舉措,將團建改革任務納入黨建考核大格局,從思想引領、組織覆蓋、隊伍建設、作用發揮等方面統籌黨團同發展的規劃藍圖。

  通過“重點攻破領軍企業、示范帶動行業建團”方式,團南山區委先后在金蝶、傳音等大型企業建立團組織,帶動聯合光伏、坎德拉等30多家企業建團﹔成立南山區社會組織團工委,引導南山區社區治理與服務創新促進會、社會組織創新苑等12家社會組織建立團組織﹔在青年集中居住的泊寓公寓建立團支部,在青年集中活動的深圳灣萬象城、歡樂頌振業星海商業廣場等商圈建立團支部,有效增強共青團對青年團員的聯系。

  分類打造“青年之家”

  根據青年分布聚集特點,團南山區委分層、分類打造“青年之家”。“青年之家”採取團干部為“大掌櫃”、運營團隊為“店主管”、志願者當“店小二”的模式,形成“共青團+社會組織+志願者”一體化服務青年的陣地。

  目前,該區已建成11個區級“旗艦店”、8個街道級“功能店”和101個社區級“便利店”,這120個“青年之家”將為青年提供思想引領、提質賦能、創新創業、公益志願、城市融入、文化創意、婚戀交友、團情團務八大類服務項目。

  位於科技園北區的高北十六創意園,是南山創意青年聚集的社區。根據青年分布特色,這裡的“青年之家”圍繞音樂、講座、設計、游戲等主題,形成五七音樂社、虫洞集市、奇藝講壇、第六博物館、榕樹音樂節、意馬社等系列品牌活動。同時引入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建立創新平台,創辦創意公開課、創意分享會等,有效服務和引領園區內的青年群體。

  振業星海是一個樓宇商圈豐富的青年活躍地,聚集有創業青年、商圈青年和新興青年3000余名。南山區社區治理與服務創新促進會是區級“青年之家”的“總運營方”。該組織負責人陳飛宇告訴記者,青年群體的聚集為打造“青年之家”提供了天然優勢。

  振業星海團委和樓宇、商圈各團組織為“1”,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青年創客和商鋪服務群為“N”,這種“1+N”的服務體系,滿足了青年創業孵化、就業培訓、成果轉化、技能提升、交流交融、生活娛樂等需求。

  目前,團南山區委正籌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創意社團聯盟,該聯盟重點邀請文創類、科創類、新媒體、新經濟組織等領域優秀青年社團和青年創業團隊參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為青年創業項目提供全公益、全鏈條服務。

  團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對於南山區共青團基層組織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南山區委書記王強表示,全區各級團組織以改革為契機,創新共青團參與社會治理模式,完善青年服務平台和載體,吸引凝聚青年,引導青年從社會治理的“旁觀者”,轉變為參與社會治理的生力軍,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通過改革創新,共青團與青年團員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基礎團組織的活力得到釋放,青年生力軍的作用發揮得更加充分。”團南山區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表現得十分突出。

  疫情期間,南山區各級共青團組織響應黨委號召,發動團員青年,以街道社區、“兩新”組織等六大領域為重點,成立青年突擊隊137支,成立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總隊、國際志願服務隊、心理咨詢志願服務隊,形成“社區黨員+團員青年+志願者”一體化力量。

  這是一份不俗的成績單:超過2.4萬名團員青年奮戰在防疫最前沿,心理咨詢師志願者入駐隔離酒店26家、開展心理咨詢志願服務810人次,國際志願者累計服務時長1077.5小時,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時間超過9萬余小時。102名團員青年在戰“疫”一線提交入黨申請書,一些在防疫中表現突出的青年突擊隊所在企業建立起團組織。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武欣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黃玉琦、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