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機關黨建研究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基礎

董振華

2020年06月11日09:52    

任何一個理論體系的背后,都是以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基礎的。正如馬克思主義整個理論體系是以實踐為基礎的新世界觀作為基石一樣,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是建立在堅實的哲學基礎之上的。如果不能夠整體性、系統性地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就不能真正領悟其精髓要義。注重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哲學基礎的整體性把握,著力研究作為理論整體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綜合性的創造性運用和創新性發展,對於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辯証唯物的世界觀:辯証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正是在批判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基礎上,實現了哲學的革命,確立了辯証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就是要在理論和實踐上始終徹底貫徹辯証唯物論的世界觀。辯証唯物論的世界觀同樣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基石。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遵循這一觀點,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而不是從主觀願望出發”,“什麼時候全黨從上到下重視並堅持和加強調查研究,黨的工作決策和指導方針符合客觀實際,黨的事業就順利發展﹔而忽視調查研究或者調查研究不夠,往往導致主觀認識脫離客觀實際,領導意志脫離群眾願望,從而造成決策失誤,使黨的事業蒙受損失”。

正是基於辯証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任何主觀主義、形式主義、機械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觀點都是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在實際工作中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一切從不斷運動發展變化和普遍聯系實際出發,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有矛盾就會有問題,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問題導向和問題意識,主張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面。

二、實事求是的認識論:實事求是,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的、辯証的認識論,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根本思想方法

馬克思主義基於辯証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在認識論上就必然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和靈魂。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最基礎的工作在於搞清楚“實事”,就是了解實際、掌握實情,深入實際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一切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情況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客觀基點,就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所有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都要立足於中國的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這是我們認識當下、規劃未來、制定政策、推進事業的客觀基點,不能脫離這個基點,否則就會犯錯誤,甚至犯顛覆性的錯誤”。

實事求是要求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然而客觀實際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因而要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就必須使我們的思想隨著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而變化,不斷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打破僵化的觀念和思維模式的束縛,使人們的主觀認識與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現實統一起來,其實質就是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是辯証統一的,隻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也隻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

理論來源於實踐,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並接受實踐檢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理論隻有與實際緊密聯系,才能發揮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實現自身的價值和意義。理論如果脫離了實際,就會成為僵化的教條,就會失去其活力與生命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扎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創新理論成果。

三、唯物辯証的方法論:唯物辯証法是我們觀察世界、判斷形勢、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唯物辯証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堅持唯物辯証法,就要從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去把握事物,去認識問題、處理問題。”學習掌握唯物辯証法,提高辯証思維能力,是深刻領悟、系統把握和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神要義的關鍵所在。

我們觀察形勢、分析事物、制定政策、解決問題,都要堅持矛盾分析方法,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處處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辯証法。比如,在改革戰略上,強調既要整體推進,又要重點突破﹔在環境保護上,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上,強調既要重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等等,都是唯物辯証法的生動體現。

客觀事物不但作為矛盾而存在,而且作為系統而存在。因此,我們必須堅持系統觀點和系統方法分析問題,做到統籌兼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學會辯証地分析和比較從局部到全局、從眼前到長遠的發展形勢,學會辯証地認識和比較國內外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趨勢,學會辯証地思考和比較歷史的和現實的發展經驗,才能善於把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工作放到局部與全局、眼前與長遠、國內與國外、歷史與現實的大形勢、大趨勢和歷史經驗之中去考慮、去研究,才能作出正確謀斷和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總體戰略目標,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的建設以及外交國防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略部署和戰略實踐,形成了系統戰略路線圖。

四、人民至上的價值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即人民大眾的立場。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價值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准。”讓人民大眾擺脫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想的奴役和壓迫,成為自由全面發展的人,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價值追求。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立的政黨,共產黨除了人民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為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犧牲自己個人的一切,甚至不惜犧牲生命,這就是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根本立場是人民立場,檢驗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標准是人民利益標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標准,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深刻闡明了人民利益的價值標准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判斷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深刻把握現階段人民群眾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作出新的概括,對我國發展所處歷史方位作出新判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五、知行合一的實踐論: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我們黨隻有在實踐中不斷堅持和發展真理,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不斷推動造福人民的偉大實踐,才能在理論和實踐的互動中,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証關系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針對當代中國面臨的實際問題,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戰略思維和辯証思維,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戰略思考、戰略謀劃和戰略安排,繪制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路線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各級領導干部要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作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堅持“知行合一”的實踐論,就要把馬克思主義價值追求的道義力量和揭示規律的真理力量,在實現造福人類的偉大實踐中釋放出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各級領導干部要在不斷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中改造客觀世界,通過不斷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

六、唯物主義的歷史觀: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目的就是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唯物史觀,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放到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中去謀劃、著眼於共產主義和人類解放的遠大理想來謀劃,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人民是歷史的主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們黨才能始終贏得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和愛戴,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

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正是基於“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的重要論斷,我們才能夠正確看待兩種制度和兩種意識形態的歷史命運,才能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學懂了這一認識和研究社會歷史發展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就能堅定理想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壓艙石,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不斷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不斷顯現和豐富起來,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矛盾運動,決定著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其中,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必然規律,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斷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調整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發展完善上層建筑,即不斷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唯物史觀認為,世界歷史是生產力發展和與此相關的世界交往的發展決定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不斷變革的過程,是人類不斷打破地域限制和克服各種局限而獲得完全解放的過程,是世界各民族互相依存並走向統一的過程,是在共產主義運動中克服資本主義世界歷史的局限性、真正實現人的解放的歷史過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就是以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為方法論基礎,把世界歷史的理論邏輯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實踐邏輯相結合,從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的高度提出的應對當今時代全球性危機和現代性困境的一種新型全球文明觀。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雜志

《機關黨建研究》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