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9日11:08 來源:中國青年報
觸動心靈 厚積薄發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青年教師、副教授 鄔佳
作為採訪組成員,再次研讀《習書記來到學生社團活動中心》專題報道,有一種直擊人心的觸動。
走進學生群體,家常式的聊天,都是與學生成長有關的話題,直入他們心坎﹔一次次點贊,為一所普通的民辦高職院校教育理想的堅守,為一群普通高職學生的蓬勃朝氣。這是一代共產黨人對國家未來的無微不至的關愛與期待。
“大學生一定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年輕人,要不怕艱苦、敢於挑戰、樂觀開朗,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進取心。”當年,總書記寄語青年學子的殷切期盼言猶在耳。作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們唯有將自己的赤子之心與實踐相結合,把教育工作具化在每一件小事情上,才能匯集力量,引導新時代大學生一起尋找奮斗的答案。
青年人要有實踐的能力和勇氣
2019年全國“青馬工程”學員、北京交通大學2016級本科生 王希豪
總書記一直十分關心在校大學生,告訴青年人要“有實踐的能力和勇氣”,鼓勵他們到基層去,參加社會實踐。作為2019年全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學員和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團干部,我深切領會到,搞好實踐,“既可以深化課堂所學的知識,還可以發現很多課堂之外的事情”。
大學四年來,我的假期時間都走在實踐的路上。2019年,我赴天津、江蘇常州等地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參觀調研,與一線工人聊經驗,下生產車間看操作,了解新能源汽車生產過程遇到的實際問題,用生產實踐中獲取的寶貴經驗彌補課堂知識細節上的空缺。我也曾赴泰國、老撾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地探訪,走上中國路、中國橋,走進中國壩、中國廠。
不懼壓力 勇敢追夢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19空中乘務G班學生 吳逸飛
“年輕人,要不怕艱苦、敢於挑戰、樂觀開朗,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進取心。你們要努力學習,爭取早日飛上藍天!” 總書記當年對我們學院空中乘務專業學子說的這段話已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
大一第一學期,我代表學院參加了2019年浙江省航空服務技能大賽,經歷才藝比拼,通過乘務英語漢英互譯及客艙情境模擬環節的激烈競爭,最終斬獲省級一等獎。短短一個月完成復雜而艱辛的備賽工程,這是很大的挑戰。我慶幸自己咬牙堅持下來了,從大賽中收獲的不僅僅是專業技能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增強了頂著壓力逆風前行的自信心。
總書記對學院師生的肯定與教誨,是激勵我們前行的精神財富,我將不斷挑戰自我,為實現藍天夢、中國夢勇往直前。
跨越時空的師生情給我以激勵
2019年全國“青馬工程”學員、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團委書記 郭連飛
研讀了跨越三十多年的師生故事,我有三點學習體會:
一是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的故事揭示了改革開放后中國大學生從“扣好扣子”到勤奮報國的成長路徑。故事中貫穿著實踐、基層、調研等關鍵詞。在總書記的指導下,不同時期的大學生們總結出了《正定養雞養兔產業調查報告》《淺析我國農業土地集中問題》等報告,這為他們更好地走出校門,走好報效祖國的成長路徑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二是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的故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青春縮影。正定籍同學聽從習近平同志召喚投入家鄉發展事業,寧德師專學生自帶板凳聽習近平談閩東建設,福建省第一位無雙臂大學生被習校長破格錄取,這些都是國家發展與大學生成長的高度融合。
三是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的故事是激勵新時代中國青年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的生動教材。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曾寄語赴福州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北大30多名同學:“年輕一代應該結合中國的特點把握好自己的路,否則隻能牢騷滿腹、空悲嘆。”這一段段跨越時空的師生情成為激勵我繼續成長的生動教材。
到實踐中去成長
2019年全國“青馬工程”學員、大連海事大學2017級博士研究生 趙永帥
看到習近平總書記說“應該多創造機會讓青年學生們認識社會,在實踐中把握自己”這句話,觸動很深。這讓我想起一年來全國青馬工程的系列實踐培育體系,給了我太多實踐機會去了解社會、磨礪自身、增長本領。
正如總書記所說,“隻有到社會中與群眾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產生了社會責任感,才能獲得真知灼見”。2013年我加入了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我時常與老教師們聊天、向他們請教﹔主動到學生家中家訪﹔每天全力做好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各項工作。那365天的實踐奮斗,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我、支撐著我。
今年疫情期間,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濟源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累計參與濟源市公共區域消殺,中小學教材分發等志願服務工作60小時。
“年輕一代應該結合中國的特點把握好自己的路”,總書記的這句話給明年畢業的我一個明確的指引,那就是要把自己的成長融入時代和國家發展之中。
基層奮斗是年輕路上最美的色彩
北京市海澱區北下關街道辦事處 孫嶂
總書記說,由大學生到基層行政人員的轉變過程中,要具有忍耐力、直覺力和行政力。2018年大學畢業后,我選擇到基層工作。兩年時間,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與老百姓“零距離”接觸。當老百姓敲開辦公室的門,就對我們充滿信任和期待,我們能做的就是耐心傾聽、溫馨溝通、全力解決,把每一件他們關心的事做好。
作為95后的新青年,今后我一定爭做基層好干部,用責任和擔當描繪自己的青春色彩。
爭做新時代堪當大任的中國青年
內蒙古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18級政治學與行政學 張飛
1990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同北京大學實踐團的談話中勉勵青年大學生,“立志高遠,多讀書,多到基層磨煉”。我的志向就是爭做新時代堪當大任的中國青年,為祖國和人民奉獻無悔青春。
在學校裡,我多次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在學校的三下鄉活動中,擔任歷史學科教師,為中學生答疑解惑﹔在中蒙博覽會上擔任秘書處志願者﹔我還成為網絡文明志願者,積極為構建清朗網絡空間貢獻力量。作為班級的團支部書記,積極配合老師推進“班團一體化運行”“三會兩制一課”等制度規范運行,組織團員參加“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團日活動。
作為青年大學生,隻有立下遠大志向,努力學習,才能真正在新時代這個大有可為的舞台上大有作為。
懂得感恩和奉獻
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視障生 史垚
在學習《習校長破格錄取身體殘疾的我》后,我對黃道亮同志的事跡有著強烈的共鳴。2016年,我考入了我們盲人圈的“清華”——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是黨和國家,為我們提供了和健全人一樣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所以我更懂得感恩和奉獻。
大學期間,我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組織本專業的視障學生前往火車站、公交巴士公司、養老院等地去做志願服務。同時我還是一名盲文圖書館的圖書助管員,每周末為視障同學服務,幫助大家調試助視設備,查找書籍,有效提高了視障學生的閱讀量。
今后,我要盡自己更大的努力去回報這個社會!
做人做事求實求真
安順學院20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 楊洋
看了《習書記邀請我們返家鄉搞農村調研》這一專題採訪,我從中感悟學習到了前輩們的經驗。
2019年12月份,我參加了貴州省“黔青英才”第六期大學生骨干培訓班“+鄉計劃”助力項目,來到家鄉——安順市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極貧鄉鎮大營鎮做調研。由於是第一次做調研,開始有些不知所措,在團隊的努力下,最終克服了困難,完成了調研。
總書記提出,要根據調研實際情況做出實際決策,先把農業的狀況摸清楚,做好農業調研。現在想想,我們當時在家鄉的調研還比較“單純”,到達目的地就由領導帶著我們到各個生產基地會面各個負責人,簡單了解情況。因為我們與當地村民都不熟悉,有時會存在溝通困難的問題。“別人不歡迎你,你讓別人歡迎了,這也是長本事。”總書記的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永葆中國軍人風骨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18級學生 熊英杰
總書記曾經來到我院學生社團活動中心,勉勵大家“要珍惜學習環境,在學生中也要起到帶頭作用”。我是一名大學生退伍士兵,兩年前重返校園,加入了學校退伍軍人社團並擔任了會長。在學校我們是這樣做的:
一是引領校園新風尚。我和“戰友們”在課堂上奮勇爭先,志願服務中模范帶頭,重大賽會中沖鋒在前,校園活動中揚帆啟航,在學院的各個角落都豎起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二是努力踐行中國夢。我們退伍不褪色,堅持進行日常體能鍛煉,積極參加各類技能培訓,抓住各類舞台展示機會,展示身份和責任擔當,提升綜合素養。
做自己的“強者”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18級學生 楊夢婷
當年習總書記談論到育英學院的校訓時引經據典:“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無形之中深深影響著育英人。
兩年前,我帶著“自慚形穢”的高考分數和“臥薪嘗膽”的不甘心走進育英校園,但是育英校園的陽光、自信和豐富多彩徹底“治愈”了一度沮喪的我,來自領導和老師深切的關愛和指引,學姐學長們神採飛揚、意氣風發,還有各種舞台和機會紛至沓來。我參加了團學干部競選,積極參加各類活動,抓住每一次展示和鍛煉的機會。漸漸地,我從最初的茫然、躊躇變得有自信、有底氣。現在的我獲得了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省政府獎學金等榮譽,擔任了分院團總支副書記,還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
---------------
浙江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6級本科生 徐依泓
總書記提到,許多同學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深切領悟到一種社會責任,既有幾分壓力,更添學習動力。大一的暑期支教活動讓我開始真正了解什麼是扶貧和教育,真正感受到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作為師范生,我們不僅要讀好課本上的書,也要讀好社會這本書﹔我們不僅要教學生讀好課堂上的書,更要讓我們的學生去讀好社會的書。
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地理科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 金華
細細品讀《習書記給我們講述“浙江精神”》一文后,感觸頗深,因為自己是來內地求學的台灣學子,在浙江生活的十多年裡,自己的習性與情感早已與這片土地彼此相融,浙江精神也始終貫穿於自己的言行之中。身為浙師學子,我理應將肩上擔負的這份“不畏艱辛、開放圖強”的使命傳承下去。
太原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法學1903班學生 白襟宇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每一個青年都有不同的使命,要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無論學校教育,還是青年自身學習,都要與社會接軌。學習的最終目的不只是學習,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止步於教育,隻有與社會接軌,把教育和學習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實現其價值。
中國民航大學空中乘務專業19級學生 劉宇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我讀完專題報道后最深刻的體會,如果想要了解事物的本質,就必須自己親力而為。身為一名空乘專業學生的我,學習了總書記的教導后,我要勵志成為一名優秀的空中乘務員,用所學的知識,去捍衛旅客的安全,為旅客提供優質服務。
中國民航大學空中乘務專業學生 陳棟琪
作為空中乘務專業的學生,未來崗位是站在民航工作前線,當危難發生時,我們不能靠“拍腦門”的直覺去執行操作,而應該在平時學習專業知識時穩扎穩打,用知識和技能去培養准確的直覺力。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創意設計分院院長 宋連凱
當年習書記來學院視察和指導工作時,我還是一名剛踏入工作崗位不久的年輕教師,總書記對學院師生的勉勵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激勵著我對教育理想的堅持和創新發展。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悟到必須牢記立德樹人的職責與使命,要從加強自身品德修養上下功夫,以身作則、行勝於言。教師是培養人的職業,更是一項事業,需要有匠心情懷,還需要有瞭望未來的視野、迎接未來的能力和信心。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書記 石宇欽
作為這組系列報道的採訪組成員之一,我深深感到十七年來,一屆又一屆育英學子已經將總書記當年在學校社團活動中心留下的諄諄囑托牢記在心並不斷傳承,它已經成為育英青年骨子裡的紅色基因。我們一定要繼續牢記總書記對育英青年的殷切期望,服務育人大局,沿著黨的指引方向繼續前行。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貿易分院黨總支書記 姜蕾
作為見証者,每每想起總書記對學院的“三個不錯”評價,就心潮澎湃。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要始終牢記竭誠為育英學子服務的初心,凝聚和引領育英學子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用青春和朝氣譜寫新時代發展篇章。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貿易分院團總支書記 丁月明
在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一直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磨練自己,達到知行合一﹔引導他們加強理論學習,注重全面發展,把習近平總書記對育英學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殷切期望不斷傳承下去。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青年教師 董媛
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學子指明了具體的學習路徑和成長的方向。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教師的使命,也是我的初心。教師要始終對課堂懷有敬畏之心,牢固地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每時每刻把學生的尊嚴和權利、自由發展看得高於一切,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教師要對職業懷有追求之心,教書育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有一個永無止境的追求。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2017級學生 來藝丹
學習了《習書記來到學生社團活動中心》后,心中充滿力量。作為學生干部,我要加強自我修養,努力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在關鍵時刻彰顯青春擔當。實干是最有價值的擔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參與了12355青少年服務平台的工作,為青少年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幫扶,為復工復學盡了微薄之力。
浙江大學學生紅船精神研究會會長、生物系統工程和食品科學學院2017級 耿昊
我曾先后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南潯區挂職鍛煉。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浙江基層干部群體的“浙江精神”,這也督促我立志做浙江精神的繼承者和創造者。從校園走進基層,我的目光不再僅僅局限於課堂的書籍,更眺向社會這本“書”,感受到身體力行的成長力量。
浙江大學學生紅船精神研究會副會長、電氣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 劉慧
總書記不止一次地公開表達他對於我們青年學子的殷殷期望,要我們創新爭先,走在時代的前列。對於我們工科生而言,要立志在關鍵技術領域攻堅克難。時代培育了我們,我們也將開創新的時代。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會主席、文秘專業2017級 郭詩琪
認真看完《習書記來到學生社團活動中心》,我思緒萬千。兩年裡,從學院學生會的干事到主席團成員,我始終堅守心中信念,積極向上,堅持小事做穩,大事做好。面對“如何做好一名學生干部”這個問題,一步步摸索、一步步探究,努力在實踐中提高自己。與此同時,我積極參加文秘專業的比賽,學習專業技能,並將技能與實踐相結合,挑戰自己,在專業比賽中為學校贏得榮譽。
浙江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金浩犖
總書記曾說,“求是精神”是浙大人“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依歸”崇高追求的高度概括。大四時我選擇加入了研究生支教團,我深知在這片土地上更需要發揚“求是精神”。半年來的經歷不僅加深了我對祖國西部的了解,更堅定了我為祖國貢獻青春的決心。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18級本科生 王洪燁
去年暑假我參與了前往浙江麗水進行的反邪教暑期社會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多次深入基層,實地調研。浙江精神的基礎之一就是“勇於創新、講求實效”。我們不能只是躲在大學的象牙塔裡“紙上談兵”,而是要“干實用之事,做實用之學”,深入基層去實踐和學習,並在這個過程中大膽創新、勇敢前行。
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2018級本科生 張炳武
總書記說,希望大學生不僅要讀好課堂上的書,也要讀好社會這本“書”。去年暑假,我前往貴州台江和雲南景東等扶貧基層第一線,真實了解了扶貧現狀。這次實踐經歷,讓我體會到基層能讓我們了解國情,能磨煉我們的意志。同時基層也需要大學生,為當地的發展建設注入新鮮血液。
溫州大學溯初學堂志願服務隊負責人、行政管理專業2017級本科生 陳振堯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注重勤學的同時,也應注重力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我在參與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收獲了肯定和認可,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激發了學習動力,讓我更加注重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為社會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動漫設計專業學生 陳玟默
在將來的職業規劃和就業選擇中,我要將浙江精神用於我所學的動漫專業中。在工作中,講求實效,全身心投入創作之中。我想在動漫之中傳承浙江傳統文化,讓中國動漫產業蒸蒸日上!
安順學院2017級教育康復學專業 鄧文芳
總書記要求大家實實在在地調查研究,為家鄉作貢獻。隻學不用相當於紙上談兵。返家鄉搞農村調研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運用知識的過程和自我提高的過程。通過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真正步入鄉村做調研,收集民意,我切實感受到黨和國家對群眾的關懷,對農村發展的支持,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為我樹立的價值觀增添色彩、也更加堅定了我的理想信念。
安順學院 2016級秘書學 李彥
習書記說過:“農村迫切需要大學生,農大學生同樣也離不開農村”。雖然我不是一名農大的學生,但這句話令我感觸頗深。我來自農村,生於農村,也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我希望學業有成之后回到家鄉,用自己所學為家鄉出一份力。(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鳳莉 見習記者 楊寶光 金卓整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