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曲鳳宏:凝心聚力 發揮優長 精准幫扶助脫貧

記者 喬業瓊

2020年05月27日10: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 曲鳳宏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曲鳳宏接受人民網專訪,就精准幫扶助脫貧相關話題進行了交流分享。

曲鳳宏介紹說,農工黨定點幫扶的貴州大方縣,是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國家新階段扶貧的主戰場。“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地少人多,生態脆弱是大方的真實寫照。1988年農工黨參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在畢節試驗區的幫扶就來到這裡,至今已有30多年了。農工黨人在大方縣庄嚴許下了“大方不脫貧、農工不脫鉤,大方脫了貧、農工不斷線”的承諾,一屆屆領導帶著全黨認真地履行著這一承諾。先后實施和引進幫扶項目292個、投入和引進資金70多億元﹔幫助大方縣完成34個鄉鎮204個村衛生室標准化建設﹔協調立項建設了大方火電廠、大方岔河水庫,協調“成貴”高鐵大方高鐵站落地,在大方縣經濟社會發展中貢獻了我們的智慧和汗水。

就農工黨定點幫扶貴州大方縣工作,曲鳳宏做了三大方面介紹:

一、醫療幫扶,多管齊下,筑起因病致貧返貧防護網。全黨17萬黨員中近一半來自醫藥衛生界,“健康扶貧”是我們精准扶貧的重點領域。為讓農工黨的優質醫療資源能夠最大效能地服務鄉村百姓,全黨23個省級組織、15個副省城市組織結對到大方縣28個鄉鎮(街道),中央12個專門工作委員會全面參與,保証智力支持,沉底到村的專家隊伍在中央統籌的幫扶項目中,既解決了疑難雜症又帶教了基層醫務隊伍。開展“貧困人口精准醫療愛心行動”,通過科學診斷、規范治療、合理用藥指導,讓常年不能出村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貧困戶,在家裡就能享受來自北京、上海等醫院專家的診療。農工黨南京市委會開展的“重塑笑顏”公益項目,為大方縣0至14歲顱頜面部畸形、家庭貧困的患兒得到了全方位救治,小朋友們重拾自信,綻放出張張美好健康的新面容。

在助力脫貧攻堅的路上,農工黨人用行動感召了一些院校、企業等社會力量的匯聚,聯手貴州醫學院多方打造大方縣恆大醫院,向著引領區域醫療中心邁進。中國疾控中心對縣域疾控體系的全面幫扶、北京天壇醫院與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的直接對接,都意味著大方的百姓在家門口也可享受到國內一流、高質的服務。

二、智力幫扶,托起扶智育人、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大方是個120萬人口的大縣,擺脫貧困也要讓人口大縣變成人力資源優勢大縣。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著力推動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遵循教誨我們把黨派的智力優勢與大方縣需求緊密對接,把鄉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基層衛生人員、職業技術人員、鄉村教師列入培訓重點。把鄉村干部請到浙江安吉,宣講脫貧攻堅的政策,分析成功案例,綠水青山能成金山銀山的現場教學,啟發了一線干部的思路﹔依托農工創建的職業技術學校,開設汽車修理、烘焙等技能課程,實用技術拓展了青年人就業渠道。為阻斷代際貧困,我們鼓勵企業黨員捐資助教小學、幼兒園。實施的“同心圓夢計劃”,提供每年5千元助學金,圓了貧困家庭孩子繼續學習的希望之夢。我們深知,老師的眼界越寬廣,孩子們的世界越豐富,為開拓大方縣中小學教師的視野,制定了“鄉村教師走出大山”專項培訓計劃。讓100名一線教師走進企業、走進高校,感受前沿科技的神奇美妙,體味百年老校的博大深邃。這可能是鄉村教師職業生涯的轉折,他們帶回去的不僅僅是先進的教育理念,更是影響大山孩子的嶄新視角,是山區家庭的希冀,更是一方水土的更替。

三、產業幫扶,樹立標准示范的風向標。我們發揮人才智力和前沿知識信息快的優勢,組織專家學者開展調研,開拓思路,突破慣性思維,不追求引進企業規模有多大,把重心放在制定標准、示范引領上。在我們的努力下,國內最優獼猴桃品種“金圓”落戶大方。1000余畝的企業示范撬動了全縣5萬畝的種植,獼猴桃成為了全縣主產業之一,山區不同海拔的小氣候,讓鮮果還能錯峰上市,為農戶提供不斷檔的收益。把江蘇盱眙小龍蝦成熟的養殖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引進大方,重新利用起荒窪水塘、遺棄的稻田,組建科技公司示范養殖500余畝烏蒙山泉小龍蝦,採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方式,統一技術、統一培訓、統一銷售,讓農民養的放心,賣的開心,項目帶動了248戶,841人脫貧。

脫貧道路千萬條,自力更生第一條。內生動力激發才是走出貧困的長效機制,農工黨聯合中國紅十字會實施“同心圓博愛家園精准扶貧項目”,項目突出扶貧與扶志結合,自力更生與集體互助結合,硬件投入與軟件幫扶結合,共籌集1800多萬元,對大方縣45個深度貧困村全覆蓋。項目生計金不是簡單地給錢給物,也不是平均分配,而是給想脫貧的農民提供無償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助力他們脫貧。

曲鳳宏說,在這場脫貧攻堅戰役中,農工黨履職能力得到了提升,黨員干部得到了鍛煉,自身建設得到了加強,這不僅是民主黨派報國為民的宗旨所在,更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政黨制度優越性的踐行。經過不懈努力,大方縣在2019年以“無錯退漏評,群眾認可度高”的評估結論整體退出貧困縣。這濃墨重彩的一筆,凝結著幾代農工黨人幫扶的心血和汗水!農工黨中央2017、2018、2019連續三年在國務院對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成效綜合評價中,獲得“好”的最高等次。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收官之年,農工黨中央將按照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扶貧開發三大任務要求,一如既往聚焦大方縣定點扶貧不放鬆。工作重心實現“三個轉變”:從脫貧攻堅戰向鞏固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轉變,從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向助力人力資源開發培養等軟件建設轉變,從單純依靠農工黨省級組織和黨員向加大利用外部力量和社會資源轉變,多措並舉,壯大幫扶力量。助力大方縣扎實做好查缺補漏、絕對貧困清零等脫貧成果鞏固工作,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探索。不忘合作初心,牢記扶貧使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揮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征程中繼續探索,砥礪前行!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