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中央屢次提及的“新基建”,你知道多少

2020年05月14日08: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期,社會各界非常關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成為當前比較熱的話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山西考察。他強調,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不斷取得突破。

在今年的地方考察中,習近平也多次提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一詞。在浙江,總書記指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陝西,總書記強調推進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投資。除了地方考察,在中央會議上,“新基建”也是高頻詞。

中央密集部署 加快“新基建”建設進度

今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傳統基礎設施和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可見今年實質性的“重大項目”已經部署。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信號十分明確:中國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那麼,何為“新型基礎設施”,中央又是如何部署的?

“新基建”受關注,並非始於今年。官方表述“新基建”概念,源於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談及2019年工作任務時,會議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3個月后的2019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和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規模部署,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應用”。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一表述背后,意味著政策支持。2020年1月3日,開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出台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制造”。

同樣在今年,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積極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帶動5G手機等終端消費,推動增加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網絡教育、網絡娛樂等方面消費。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強調: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強調,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顯而易見,對“新基建”的“投資支持政策”,箭在弦上。

官方首次闡釋“新基建”概念

關於“新基建”的概念,怎麼去理解,包括哪些方面?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4月份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對這一問題進行回應稱,關於新型基礎設施的概念,我們認真學習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系統梳理國內外發展現狀,初步研究認為,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目前來看,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3個方面內容: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當然,伴隨著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新型基礎設施的內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伍浩進一步說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正在加快釋放。

“新基建”的應用場景和前景

近年來,以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建設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正改變著社會治理、生產制造、民眾生活等各個方面。2020年伊始至今,新基建更是站上風口,正在成為開年以來經濟“熱詞”。

從一季度數據來看,不少“新基建”相關行業也展現實力。3月份,全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8.9%,比1至2月大幅回升了20多個百分點。

向雲“遷徙”,實現零售轉型﹔數字“賦能”,提升制造效率﹔精細飼養,確保農牧質量﹔智慧管理,破解“大城市病”……“新基建”帶來的機遇,並非簡單指向個別企業、某些行業,而是廣泛面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新動能。

由“新基建”撬動的新規劃、新探索、新勢能正“多地開花”,構成一幅全新的經濟生態藍圖:江蘇制定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擴大信息消費和支持發展5G網絡的政策意見﹔福建公布了2020年度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其中數字新基建項目52個,總投資729億元﹔上海發布新基建行動方案,首批重大項目3年投資2700億元﹔總投資8864億元的537個浙江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高新技術與產業工程項目佔比六成。

“新基建”的價值不僅在“建”,更在“用”。用好“新基建”之策,讓它為產業發展、城市轉型等提供助力,還需要有新路徑。4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創新投資建設模式,堅持以市場投入為主,支持多元主體參與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強化服務。

中國發力“新基建”,也在為全球產業儲備更多后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說,疫情以后的世界,大家當前都是揣測,但有一點在跨國公司調研中較為明顯:疫情促使下一階段的產業更重視數字基建,即雲計算、物聯網等。中國恰巧正在5G、數據中心等數字基建上加速,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優勢或許會得到加強而非削弱。

(來源:資料參考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等。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姚茜整理) 

(責編:姚茜、李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