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幸福生活,從新家園啟航——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側記

2020年05月06日08:13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幸福生活,從新家園啟航 ——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側記

作為全國搬遷規模最大、任務最重的省份,從2015年到2019年底,貴州將188萬貧困群眾從生存條件惡劣的石山區、深山區搬出來,95%以上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徹底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絕對貧困問題!

如今,從“搬得出”到“穩得住、能致富”,貴州讓易地扶貧搬遷真正實現“安置”與“安心”同在,“安居”與“樂業”同行。

為了188萬父老鄉親的期待

烏蒙群山深處,分割黔滇兩省的牛欄江一路向東奔騰,20余條溜索成為連接兩邊河岸的唯一途徑。母親背著孩子過溜索不幸墜江的悲痛往事,成為很多人的痛苦回憶。

西起烏蒙山脈,東至武陵山區,西南橫亙著滇黔桂石漠化片區……貴州大山延綿,阻斷了山裡人的腳步和眼界,世代貧困如影隨形。

2015年12月2日,貴州立下軍令狀:在“十三五”時期,完成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實施總規模188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0萬人,整體搬遷自然村寨10090個!

此時的貴州,全省有9000個貧困村、493萬貧困人口,貧困人口數量排全國第1位。此時的貴州,還只是一個經濟總量剛剛突破萬億,財政總收入2400多億元的省份。

貧困的貴州負重前行。要順利完成好這項事關188萬人的“超級工程”更是難上加難。貴州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探索出了堅持省級統貸統還,堅持以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主,堅持城鎮化集中安置,堅持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堅持不讓貧困戶因搬遷而舉債,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的“六個堅持”搬遷實施路徑和政策框架,確保“挪窮窩”和“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

經過四年多努力,2019年12月,188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上百萬貴州山區貧困群眾告別窮鄉僻壤、擺脫絕對貧困,住上城市新居。

一戶人的搬遷,是生活的改變。188萬人的搬遷,正是讓發展更加平衡,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發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動注腳。

讓搬遷群眾“搬身”又“搬心”

“從家到車間,走路隻需10多分鐘,每月工資2500多元,還能照顧老人孩子。”興義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戶蔣蘭,如今在扶貧車間上班,有了工作,她心裡踏實了。

蔣蘭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一百八十八萬分之一,隨著扶貧車間陸續復工復產,越來越多的搬遷戶和她一樣安了心。

搬遷與扎根同步,移民與脫貧共振。

對於剛剛搬出深山石山,住進赫章縣移民安置點銀山社區的1萬多名群眾而言,城市的燈光如此璀璨,街道如此寬闊。他們驚嘆的同時,也徒然生出一種距離感。

為了讓搬遷群眾“住得放心”“生活安心”“過得舒心”“堅定決心”,貴州省探索了從公共服務體系、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文化服務體系、社區治理體系、基層黨建體系的“五個體系”。

如今,銀山社區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對新市民開出學習培訓、創業就業、社會公德、家風家教、社區建設“五張積分單子”,通過加分兌換獎勵等方式,消除群眾的陳規陋習,充分激發群眾參與社區治理和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

為了讓搬遷群眾快速融入城市生活,黔西南州以“新市民”計劃為主線,圍繞產業發展、文化旅游、教育、就業創業、衛生健康、資源權益、兜底保障、社會治理、社區黨建等13個方面,推出了“一攬子”配套措施,系統地幫助搬遷群眾向“新市民”轉變。

在安順,84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置、共享了71所幼兒園、70所小學、73所初中,孩子們再也不需要凌晨5點就起床,走著山路去上學。城鄉教育的“起跑線”差距因為搬遷而大大縮減。

如何實現“搬身”更“搬心”?“注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是少數民族地區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一條重要經驗。”黔東南州副州長吳坦說,在把貧困戶搬出大山斷窮根時,也注重把傳統文化搬進縣城,留住文化的根。在苗族聚居的移民新區,斗牛場、蘆笙場、游方長廊、苗族文化一條街應有盡有。每逢節日,少數民族同胞和原來一樣斗牛、喝酒、對歌,“鄉俗”在這裡傳承、“鄉愁”在這裡延續。

“政策好不好,要看群眾是哭還是笑。”2019年年初貴州組織的隨機入戶抽查結果顯示,群眾對搬遷政策的滿意度達99.46%,對配套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的滿意度達99.03%,對住房的滿意度達98.28%,對就業脫貧措施的滿意度達97.95%。

從烏蒙高原到苗嶺侗鄉,從烏江之畔到南北盤江,搬遷群眾家家戶戶都在家裡顯眼處挂了兩張照片,一張是搬出大山時的老屋,一張是現在的新生活。

新與舊、苦與樂,新市民把兩張照片作為“傳家寶”傳下來,永遠感恩習近平總書記、感恩黨中央。

今后的好日子還長著呢

“總書記這麼關心我們搬遷戶,讓我們對過好今后的日子更加有信心了!”黎平縣搬遷戶張菊先樂呵呵地說。去年10月,張菊先一家從羅裡鄉樟溪村搬進了縣城的安置點。

20多年的吊腳樓透風漏雨,樓上住人,樓下養豬﹔大兒子外出打工,已經4年沒有回家﹔村裡山高谷深,隻能種點水稻……“以前的生活太苦了。”在100平方米的樓房新居裡,張菊先回憶往昔感慨不已。

搬進了城、離開了土地,新生活還得有新營生來維系。

為讓群眾吃上定心丸,貴州注重抓住兩頭——在遷出地,穩妥推進舊房拆除,盤活山林、土地、宅基地等資源﹔在安置地,除解決就業外,還加快完善相關配套設施,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

“老家的10多畝山地流轉給合作社種花椒了。”正安縣瑞濠移民安置點搬遷戶張大仙說,按照合同規定,再過3年,這些花椒就歸她所有。搬到縣城后,兒子在廣州打工,兒媳婦在縣城工業園上班,她在帶孫之余,還能打點零工。

在整鄉搬遷的晴隆縣三寶鄉,村民扶老攜幼向著新家——阿妹戚托小鎮走去,在那裡有建好的新房、嶄新的家具、成套的家電,搬遷小區已經規劃建設為一個旅游景區,有許許多多的就業崗位在等待著他們。

易地扶貧搬遷,改變的不僅僅是貧困群眾的居住條件,更激活了他們的志氣、夢想和創造力。在銅仁市萬山區,扶貧搬遷戶劉東玲想不到,自己那雙拿慣了鋤頭的手,現在也可以握著鼠標熟練地在電腦屏幕上做著標注,她的標注會通過網絡傳到阿裡巴巴的數據中心。搬出大山一年多,她開始有了一個讓孩子成為數據專家的新夢想。

如今,在新家園裡,日日享受天倫之樂由夢變為了現實﹔一張張笑臉,一段段歡樂時光,都是打贏易地扶貧搬遷這場硬仗的幸福印記。每一個新家園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小洋樓或白牆青瓦或黃壁藍頂,多彩民族風情穿梭其間,散發出的是濃濃的鄉愁。(記者 劉久鋒 實習生 龍小敏)

(責編:王珂園、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