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在疫情挑戰下找准“六穩”著力點

宋宇

2020年04月13日08:51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在疫情挑戰下找准“六穩”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隻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且在全球范圍肆虐蔓延,在疫情沖擊下做好“六穩”工作,在防控中發展、在發展中防控,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的重大現實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辯証法,要講兩點論,要找平衡點。面對疫情防控以及國際經濟金融風險增大帶來的挑戰,要堅持並運用好辯証思維,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客觀分析“六穩”工作中的“穩”與“變”,找准高質量發展的制高點、參照點、著力點,把人們的主觀能動性與客觀現實結合起來,奮力奪取疫情防控挑戰下經濟社會發展新勝利。

在科學施策基礎上堅定必勝信心,在“穩預期”“穩金融”中佔領和找准高質量發展的制高點、支撐點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我國疫情形勢趨緩后,疫情又在全球范圍肆虐蔓延,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都面臨很大挑戰。運用辯証思維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方面,要繼續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堅定必勝信念,壓實責任、科學施策,另一方面,要做好“六穩”工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最終戰勝疫情的決定性條件,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六穩”工作是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化路徑,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整體。其中,就業是民生、消費和增收之本,投資是減輕疫情對經濟影響對沖性重要舉措,進出口和外資的作用也極為重要。總體而言,要通過穩增長來穩就業、穩投資、穩外資,優化經濟韌性和擴大潛力。除了把經濟基本面的維護作為持之以恆的目標,當前形勢下,穩金融和穩預期更有重要意義。

穩定預期有賴於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就穩預期而言,信心決定預期、預期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態勢。市場主體有信心,就業、投資、消費以及創業、創新等市場行為就會更加積極,經濟的內生發展動力就會不斷增強,反之,信心缺失和預期變差則必然加劇經濟下行壓力。可見,穩預期是其他“五穩”的基礎條件。這裡要看到的是,預期和信心並不一定能夠通過強制的方法灌輸,而是人們主動收集各種信息,自然而然學習吸收並具有主觀異質性的結果。預期和信心的形成,關鍵是找准正確預期的支撐點。預期和信心來自我國堅實物質基礎和現實生產能力。我國卓有成效的一線疫情防控工作,穩住了疫情發展趨勢,既是全面恢復經濟活動的基礎,也是穩信心和穩預期的根本來源。就此而言,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作為基本參照點提供了穩預期的客觀基礎。同時,預期和信心又取決於政府分類防控、專項保障、精准施策的執行力,以及加大改革力度更大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迅速跟進提供了穩預期的又一個重要支撐點。我們在統籌政策力度中,既要根據復雜的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態勢,在轉化中謀應對、尋機遇,增強宏觀政策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又要尊重市場規則,以及法治化政策制度環境的營造,從根本上提振各市場主體的信心。一方面,要發揮財政、金融、就業、產業、投資、消費等調控手段,更加突出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特點。另一方面,要准確把握政策節奏和力度,避免不同部門政策效應的疊加放大,在經濟恢復發展中逐步化解風險,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就穩預期而言,與其他國家的疫情防控相比,我國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恢復秩序的事實,正在使人們摒棄那些對中國經濟失去信心的悲觀情緒。

穩金融可以說是“六穩”工作的制高點。疫情何時徹底結束的不確定性帶來悲觀預期,隨著疫情對經濟基本面的影響逐漸顯現,企業績效可能會出現惡化並導致信用風險上升,對金融和整體經濟穩定帶來更大沖擊。目前,保持充裕的流動性等短期應急措施,對沖疫情對經濟的不利沖擊,是有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對沖疫情對經濟的不利沖擊,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既要相機抉擇和有前瞻性,又要避免對於金融市場的過度干預,維護市場運行規則,建設法治金融,這有助於金融市場形成明確預期。在全面科學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處置工作基礎上,要高度警惕國內外金融市場風險疊加,保留政策儲備充足,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在科學施策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經濟增長的能力和水平,著力提升疫情期間金融服務保障能力,加大金融助企紓困力度,制定和落實金融暖企各項政策措施,切實降低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融資成本。

突出重點與多管齊下並舉,找准“六穩”工作各自的內在著力點

對穩就業而言,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是服務業等勞動力密集行業,以及部分制造業、建筑業等。在就業壓力逐步顯現的情況下,穩就業、惠民生、穩消費是政府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針對疫情造成的線下勞動力市場交易成本提高和錯配現象,可以採取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擴大援企穩崗政策受益面,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同時加大線上招聘力度,完善失業保險,兜牢民生底線,確保我國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對穩投資而言,由於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且有常態化跡象,為防止疫情從短期流動性沖擊向中長期的投資影響演變,需要政府公共投資先行引導和帶動社會投資預期提升。一方面,需要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脫貧攻堅、交通能源、重大水利等補短板領域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防止固定資產投資過快下滑。另一方面,要從短期與中期結合角度來系統展開民間投資的啟動,提升投資預期。這包括加大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投資的資金可獲得性,做好產權保護、擴大資本投資的新空間、降低投資成本等。

對穩外貿、穩外資而言,當前全球疫情蔓延、金融市場動蕩加劇,要實時把握疫情的變化及其對穩外貿、穩外資的影響,避免疫情全球流行引發需求和供給雙萎縮。同時,也要看到危與機並存和轉化,不宜過度悲觀。要採取加強外資外貿企業服務保障水平、增加外貿信貸投放、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等政策,增強外資企業繼續投資發展的信心。

總之,針對疫情沖擊的不可抗性、不確定性的突發因素,我們必須做好“六穩”工作。要應對全球需求面變化的不利影響,在危中有機形勢判斷下,堅持改革與堅持“六穩”並行,健全法治環境,形成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合力,突破結構性因素、體制性因素的制約,就一定能夠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責編:段晨茜、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