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脫貧路上的縣委書記

讓土地活起來 讓群眾富起來——訪陝西省志丹縣委書記李建強

2020年04月08日16:22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讓土地活起來 讓群眾富起來

志丹縣溝壑縱橫,山高坡陡。全縣109個行政村有1111個村民小組。村民大多分散居住,遠遠地“見個面面容易”,近距離“拉話話難”。

“下鄉一周,吃住在村民家裡。”對志丹縣委書記李建強來說,這是常有的事。雖然路途遙遠,但他就是想和群眾多拉拉話,聽他們的真實想法,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山還是那座山,地還是那片地。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以經營企業的理念經營農業,讓土地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李建強說,土地資源增值,農民就會增收。

李建強帶領全縣上下,將責任和擔當化作動力。2017年以來,志丹縣投入2.98億元發展蘋果產業。按照“蘋果+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其他產業”的現代農業布局,全縣建設17條蘋果產業帶、3個棚栽業集中區、46個規模化養殖場。2019年年底,志丹縣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4%下降到0.2%,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人均純收入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3%。

理念引領行動

荒地“長”出新希望

3月27日,李建強驅車近2小時,來到距離縣城87公裡的義正鎮稠樹梁村。在28.6平方公裡的村域范圍,山坡上梯田成片、果樹排列有序,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

“老鄉,在這兒收入咋樣?”看到在地裡忙活的村民賀洋全,李建強走上前去。

“一天100多元,這是過去一畝地一年的收入哩。”土地入股、家門口就業讓已經脫貧的賀洋全充滿信心。他說,跟著龍頭企業干,還能學技術。

過去,賀洋全家30多畝地廣種薄收。無奈之下,他和許多村民一樣,選擇外出打工。2016年,1124人的村庄,隻剩下300名老人和孩子。

“農村發展產業最大的困難就是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動力。2017年,縣上引進的陝果集團在村上流轉5200畝地建果園。”鄉鎮包村干部蘇志盛說,起初,群眾擔心“沒土地怎麼生活”。鎮村干部挨家挨戶做工作,大家終於明白改革的好處。

現在,除了有護林員公益崗位、養殖湖羊、種植果園帶來的收入和低保保障外,賀洋全還有土地流轉費、務工費,年收入5萬多元。

“這兩年,外出村民陸續回來,主動流轉土地。”村黨支部書記李世東說,“荒了20多年的4000多畝土地,如今‘長’出新希望。現在全村6010畝地幾乎都種了蘋果。”

“目前,我們在全縣8個鄉鎮種植果園2.1萬畝。”陝果集團志丹公司經理王佔新說,去年,公司支付稠樹梁村務工費110多萬元,讓群眾有了穩定收入。

“下一步,縣上還會支持企業建大型倉儲冷庫和養殖場。”李建強說,要讓蘋果“吃”上有機肥、賣上好價錢,讓蘋果產業為果農增收。

思路決定出路

全村1355畝蘋果賣了380萬元

2升小米、4升黃米、兩個碗、一口破鍋,這是30年前李生琴的家當。說起以前的恓惶日子,她的淚水總是滑落臉龐。

50歲的李生琴是永寧鎮土門村黨支部書記。去年全村1355畝蘋果賣了380萬元,人均年收入1.4萬元。李生琴高興地說:“現在日子好得很。”

“村上還有什麼困難?”李建強問。

“大家還是想多學些技術。”李生琴說,這些年,多虧了各級干部,他們用知識技術為群眾開啟致富之門,讓大家越干越有奔頭。

李生琴就受益於此。原先家裡有12畝果園,掌握了種植技術后,她去年又流轉村上部分土地,土地總面積達52畝。

這幾年,志丹縣每年拿出7000萬元,用於果園項目改造,大大改善了蘋果產業生產條件,提高了群眾的積極性。

“干部要帶著群眾一起干。”李建強說,如今,縣級領導包抓萬畝蘋果產業帶,鎮辦黨委委員包抓包建100畝以上果園,鄉鎮副科級干部、駐村工作隊隊長及第一書記包抓包建50畝以上果園,村支書、村主任自建果園達到50畝,群眾干勁十足。

11家龍頭企業、15個“三變”改革基地、36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000戶家庭農場、各村產業大戶等讓土地“活”起來了,讓群眾動起來了。

“好日子還在后頭哩。”李建強話語一出,李生琴開心地笑了。

盤活促進放活

綠色工廠建在群眾家門口

道路兩旁,順寧鎮保娃溝門村600多座大棚綿延幾公裡,一個個建在家門口的綠色工廠繪就出美麗的鄉村畫卷。

“李書記,嘗嘗這草莓,味道可好了。”卜文霞將剛採摘的草莓遞給李建強。

“這幾天價錢咋樣?”李建強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果農收入。

“年前每斤80元,現在每斤50元,市場供不應求。”卜文霞高興地說,鎮村有人負責教技術,銷售由合作社負責聯系。她隻管打理大棚,一年能掙10多萬元。

大棚裡,自動卷帘、水肥一體滴灌設施齊全,干活省時省力。

“機械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產品品質高、銷路好、售價高。”李建強說,現代農業就是要改變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方式,開展組織化規模化經營,主動走向市場、搶佔市場。

不遠處,村民任華的10座大棚蔬菜長勢正旺。“這是去年7月底引進的火龍果,今年7月挂果。一年產七八茬,3年后豐產,每棚收入近10萬元。”任華給自己算了一筆賬。

不僅如此,任華還加入2個合作社,帶動8戶貧困戶,讓貧困戶不但有務工費、分紅,還能學技術。

“要讓最窮的人富起來。”李建強說,縣上為全縣109個村制定了三年發展規劃,從基礎設施、產業建設、人才隊伍、組織建設、農村治理等方面助推脫貧攻堅,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綠色,是收獲的希望,是生活的底色。”李建強說,“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走綠色循環農業路子,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讓黃土地煥發出新時代的生命力。”(本報記者 齊小英)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