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團隊主心骨

——記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張正良

張 毅

2020年03月16日08:31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團隊主心骨

3月4日傍晚,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陝西省第二批援武漢醫療隊副領隊、醫療組組長張正良剛剛完成支援湖北戰疫統計更新:共收治85名患者,重危患者轉輕型后送入定點醫院或治愈出院共29名﹔已開展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工作,目前有一名已經成功脫機、拔管。作為121名醫務人員的領頭人,張正良用“風大浪急”四個字形容初到武漢時內心的壓力和緊張。“負責危重型病患,意味著時刻與死神賽跑。”2月1日,在武漢抗疫最危急的時刻,來自陝西省9個地市、41家醫療單位的121名醫護人員,組成了陝西省第二批援武漢醫療隊。主動請戰的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張正良,擔綱醫療隊醫療組組長、兼副領隊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 張正良的團隊負責著有50張床位的病區,重點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其中有4張具有重症監護病房功能的“迷你”ICU病床。

在確保安全防控前提下,張正良組織大家制作家鄉的油潑面、包餃子等,家鄉的味道、集體的歸屬感、輕鬆活潑的團隊活動讓隊員們緊繃的神經逐漸開始放鬆。這種鎮定自若又通過工作逐步傳遞給了病患。

新冠肺炎是一種全新的疾病,剛開始沒有一個標准的診療方案,醫療隊隊員又來自不同醫院和專業,大家對疾病的認知也參差不齊。但是,臨床診療隻能採取一種明確的方案,不能各行其是。基於堅實的業務經驗,張正良帶領大家在學習國家頒行的最新診療方案基礎上,“火線”創新,同時根據醫療隊成員的特點和特殊時期值班的特殊性,制定科學化、可行性強的管理方法。這使醫療隊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了優質高效管理。

“管理方面我們醫療隊還是做得很好的。”張正良的自信得到了臨床救治的檢驗。

2月中下旬,危重病房,一次大考不期而至。這是一位66歲的女性患者,於2月5日由外院檢查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胸部CT提示肺部病變范圍廣泛,同時合並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以危重型新冠肺炎轉入。入院后經過綜合治療,一度穩定。然而,2月12日出現呼吸困難加重,醫護啟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后,病情逐漸穩定。但2月16日,病情急轉直下,調整呼吸機參數仍無緩解……

作為醫療組組長,張正良迅速組織商議並電話取得家屬同意后,立即為其開展有創機械通氣治療,並轉入“迷你ICU”。同時,設置A/B崗輪值,實現每日都有主管醫生來整體查房、處理,確保治療的連續性與精細化。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多臟器功能不全、嚴重低蛋白血症、電解質紊亂等問題,張正良多次組織全體醫生開展疑難病例討論,制定並及時調整診療方案,使患者病情逐漸好轉。然而,2月22日清晨,患者突然出現心率、血壓驟降,一番緊急搶救當即展開,患者再轉平穩,但仍須有創機械通氣高強度支持治療。張正良再次組織研判,果斷調整診療方案。經過協和西院戰友們的共同努力,患者病情明顯好轉,復查胸片提示病灶也較前明顯吸收,復查血氣分析等指標也顯著好轉。

3月2日,張正良組織診療小組再次討論確定治療方案。因改造病區不具備層流條件,無法實現脫機不拔管狀態。他決定,先作SBT試驗,通過后,再採取有創序貫無創的治療策略。

“拔管完畢,無創呼吸機已使用!”“患者生命體征正常,意識、肌力正常,無創呼吸機配合良好”……這是該病區“迷你ICU”首例成功拔管患者。消息傳來,從隊長到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激動得喊了出來。“此次拔管成功,好比一劑強心針,鼓舞了醫療隊的士氣,也讓更多患者和家屬看到了希望。這次成功搶救,源自陝西醫療隊每位隊員過硬的本領、絕不放棄的信念,也是對我們陝西省第二批醫療隊‘一體化、兩崗位、三線制、四定床、五補充’診療經驗的檢驗。”時隔多日,當張正良回憶起這個艱難的搶救過程時,他的表情依然緊張得如臨其境。“雖然有些累,還面臨風險,但整體而言武漢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我目前能接受的,沒有特別困難。”張正良說。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