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帶著“硬核”技術挺身抗疫最前沿

——記中部戰區總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江曉靜

徐旭 樊仁亮 覃麗萍

2020年03月13日08:29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帶著“硬核”技術挺身抗疫最前沿

原本鼠年春節一過,57歲的她,就可以退居二線了,然而一場傳染性極強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她推向了疫情的“暴風眼”。

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中部戰區總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江曉靜選擇挺身抗疫最前沿,身為病毒學專家的她展開了一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生死戰。

“硬核”技術的“領頭雁”

2019年底,武漢市通報第一例不明原因的病毒肺炎疫情,隨之而來的是中部戰區總醫院發熱門診數陡然增加。

江曉靜敏銳地嗅到了空氣中彌散著一種不安甚至是凶險的味道,她立即向醫院建議啟動《呼吸道傳染病防控方案》,得到醫院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

很快,全院進入臨戰狀態,機關、發熱門診、感染科、疾病預防控制科等,全員無休。

作為軍內知名的感染病學專家,江曉靜曾留學德國,主攻病毒學,獲得蒂賓根大學病毒學博士學位,近年來,她帶領團隊打贏過不少應對傳染病的遭遇戰。

然而這種前所未見的新型冠病毒,讓過往的很多經驗都不再適用。

面對一天500多人的發熱門診,江曉靜無法預測這其中有多少是新冠肺炎患者,但她知道如果不及時收治肯定會引發更大的災難。

關鍵時刻,醫院給予江曉靜強有力的支持,要人給人,要設備給設備,江曉靜迅速振作起來和全院專家一道,深入一線搞會戰。

為了搞清楚對抗新冠病毒的一些規律,江曉靜和戰友們吃飯的時候還在一起討論,她和團隊結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指南以及武漢市其他大醫院總結的救治方案,加上自己診療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撰寫出《中部戰區總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為后續進入一線抗疫的醫生們提供了操作性很強的診療指導。

江曉靜還與兄弟科室的戰友鼎力合作,積極嘗試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她指導相關科室根據臨床患者的病情調劑湯藥,對病人進行對症下藥,通過艾灸等方式進行輔助治療,取得明顯治療效果。

“一人一策”治療方案的“掌門人”

為了摸清楚“狡猾敵人”的套路,江曉靜經常穿著防護服“泡”在各個病房中,仔細詢問每一位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的感受,認真分析他們不同階段的病情變化,精細制定“一人一策”治療方案。

江曉靜每天都要把患者診斷數據捋一遍,確保能針對最新狀況精准施治。

江曉靜的嚴謹在醫院是出了名的。護士站的留言板上詳細記錄著發熱患者的體溫,不僅有定時的體溫數據,還有“日間最高”“夜間最低”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每日不同時間段的出入量記錄。

感染科的微信群裡,至今留存著幾百張圖片,上面詳細記錄著每名患者輸液、喝水、用餐等“入量”數據和排尿、排便等“出量”數據,記錄非常精確。

護士長周勤每次說起江曉靜,總是既敬佩又心疼:“她每次交班都會問病人的各種數據,有時候掌握得比我們還准。經常會不厭其煩地囑咐醫護人員,這是一個需要細心對待的病,細點,再細點。”

從每天護理計劃的落實,到不同患者各種液體的輸入速度,她都盯得很仔細,細致到嚴苛的程度。她與團隊一起努力,直到拿出一套很精細的個性化方案才肯罷休,力求讓患者從治療到護理,從一日三餐到心理疏導,各個方面都能得到精心呵護。

感染科有一個專門的秤,每個病人吃飯前后,江曉靜都要求稱一稱,吃之前稱一遍,吃完了再稱一遍,然后相減,記錄病人吃進去的量,精確到克﹔病人飲水也要用燒杯精確到毫升,記錄不能有半點兒馬虎。

為什麼要這麼精細?在江曉靜看來,新冠病毒感染直接表現是肺炎,但由此引起的並發症可能帶來身體多個器官的病變,所以在治療上也必須針對患者身體指標的不斷變化,更加精准地採集信息,為“一人一策”綜合施治提供依據。

“紅區”深夜查房的“常客”

江曉靜負責的感染科,收治的病人最早病情也最重,但是出現普通轉重症、重症轉危重症的確實不多,幾次探秘發現她確實有絕招,那就是死死盯住病情變化的“窗口期”。

1月22日,科裡收治了一位狀態看起來很好,沒有任何症狀的中年人,各項指標都顯示他是一位輕症感染者,但是在江曉靜看來“實則不然”。

“肺部CT顯示,他是多個位置均有感染,這種情況雖然症狀目前很輕,但我們要特別關注。”江曉靜語氣堅定。

隨即,江曉靜要求患者必須使用心電監護儀,每天要十幾次查看這名患者的各項數據。同時,叮囑護士要對患者的面色、神態、呼吸頻率,甚至一舉一動進行嚴密監視。

一天、兩天……江曉靜擔心的情況始終沒有出現。突然,第5天的早上,患者的面色一下子暗了許多,呼吸頻率比平時多了一倍,各項監測數據都在上躥下跳。“窗口期”出現了!江曉靜馬上組織對患者進行干預,提前採取了必要的治療,患者的呼吸慢慢平穩,一次危險的病情滑落被阻止了。

“在患者病情滑向懸崖之前拉住他。”這是採訪江曉靜時聽到最多的話。

江曉靜出生在軍醫家庭,父母的工作態度一直影響著她對醫生這個職業的態度。“醫生是沒有節假日的,病人什麼時候需要搶救,醫生就什麼時候出現。因為我父母親就是這樣做的,這是一種傳遞,也是我生活的日常。”

1月份接診患者最多最重,為了深入了解新冠肺炎發生發展的臨床過程,摸索個體化治療方案,江曉靜每天都工作到很晚,甚至凌晨一兩點鐘還會在微信群中了解患者情況、跟進指導臨床護理。

在江曉靜的帶動下,感染內科沒有一個人臨陣退縮,第一時間沖到一線。江曉靜很欣慰: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她一次次點贊並肩戰斗的戰友:呼吸科支援的劉海潮副主任分擔著危重症患者的治療和二線值班,指導呼吸機的使用﹔李軍把妻子和孩子送回老家,全身心投入戰斗﹔張艷瓊因科室醫生短缺,在哺乳期就主動承擔值班,后又索性給孩子的母乳換成奶粉,自己搬進了科值班室﹔陳吐芬孩子小、生病,但仍堅守崗位……

中部戰區總醫院政委盧海波評價說:“在這場抗疫戰中,江曉靜主任顧全大局、境界高遠、率先垂范,忠誠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