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2日12: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為宣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各地各級黨組織發揮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黨建雲開通“一線守護”欄目,在全國范圍征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及先進事跡。作品將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人民黨建雲陸續發布。
參與方式:請關注“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參與活動。
針對防疫期間部分復工企業未能如期復產達產,導致整個產業鏈“卡脖子”問題,浙江瑞安市堅持黨建引領,聚合產業鏈條,組建汽摩配、眼鏡、海洋漁業、鞋業、農產品等5大產業(供應)鏈黨建聯盟,覆蓋企業307家,通過組織同建、網格同管、防疫同抓、物流同道、專車同用、物資同購、結對同助、技術同解、人才同育、服務同享等“抱團十法”,精准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目前,成員企業平均產能恢復率達到108.26%。
組織同建。注重發揮產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建立起覆蓋上中下游產業鏈的黨建聯盟。由聯盟負責人牽頭通過網絡召集產業鏈各企業黨組織書記,商討制定產業鏈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共同推出防疫標准、行業工資標准等,為企業復工復產畫好“路線圖”。如鞋業產業鏈黨建聯盟組織15名聯盟黨員和志願者拍攝企業復工防疫流程標准視頻,並向員工轉發2300余次,要求企業員工嚴格落實防疫措施。
網格同管。結合微網格化管理,統籌產業鏈黨建資源,成立“網格”黨小組,在重點區域、關鍵生產線設置黨員先鋒崗、示范崗和責任崗,黨員帶頭承擔防控和復工“雙任務”。如海洋漁業產業鏈黨建聯盟組建黨員志願監測崗46個,每日對上下班員工進行2次體溫檢測﹔眼鏡產業鏈黨建聯盟將園區劃分為4個網格組,指導企業科學安排疫情期間生產計劃、收集化解企業恢復產能難題,已使150余家企業不同程度提升產能。
防疫同抓。產業鏈黨建聯盟統一指揮協調防疫有關工作,組建微信管理群,即時溝通對接有關信息,落實好員工“八小時”外的防疫管理工作,杜絕出現員工下班就脫管的情況。組建“黨員消毒隊”,定期給“鏈”上各企業開展消殺工作。如汽摩配產業鏈黨建聯盟組建“戰疫復工兩不誤”微信群,發布疫情防控信息5000余條,開展視頻培訓60余次、聯合消殺10次。
物流同道。黨建聯盟牽頭加強與交通運輸部門、供應商、運輸公司等溝通協調,整合現有物流、車隊、冷庫等力量,組建“綠色物流通道”,將產業鏈內所有企業的生產原料、銷售產品納入綠色物流通道范疇,優先保障運輸暢通。如海洋漁業行業黨組織開展“紅色生命線”行動,統籌安排企業運力運輸原材料、產品和物資,緩解了產業鏈上37個黨組織和65家企業運力不足問題﹔農產品產業鏈黨建聯盟動員下游銷售行業轉戰網商,主動幫助協調淘鮮達、盒馬鮮生等電商平台,創新農產品直供村社銷售模式,擴大農產品銷量。
專車同用。全面摸排產業鏈上各企業返崗員工信息和用工信息,根據企業外來員工分布情況,由助企服務員和黨建聯盟組成“招工專班”,以費用按返崗人數由企業分擔的形式,統籌使用接送返崗員工專車,提升專車效率,降低企業招工成本。如眼鏡產業鏈黨建聯盟協調專列G4983分赴成都、重慶、遵義等5地,歷時3天接回232名全市首批包專列返崗員工,有效解決防疫期間企業“用工荒”難題。
物資同購。黨建聯盟充分利用“紅色基金”,並發動產業鏈上各黨組織發揮自身資金或渠道優勢,開啟全球“大採購”,有效緩解企業復工防疫物資短缺問題。如海洋漁業行業黨建聯盟開展“紅色團購”,為企業統籌協調口罩1萬余個、體溫槍46支、消毒液1000公斤。同時,產業鏈上東山漁業公司從阿聯酋購置了5萬隻愛心口罩用於捐贈﹔香海公司在疫情開展之初就主動捐資10萬用於物資採購等。
結對同助。探索開展“職能部門站所負責人結對行業協會黨組織書記、龍頭企業黨組織結對復工困難企業、上游企業黨組織結對下游企業黨組織、支部書記結對未建立支部企業”等“四結對”機制,選派“紅色扶企專員”入駐產業鏈“中梗阻”企業幫助復工,盤活整個產業鏈。如鞋業產業鏈黨建聯盟中已結成80余對,聯動開展線上電商運營講座、復產培訓、黨課、技術指導、談心談話等活動280人次,新增7家天貓、京東等平台店鋪,吸引15名黨員“店小二”入駐經營。
技術同解。針對產業鏈上的技術難題,黨建聯盟主動對接部門爭取政策支持,尋求行業專家幫助攻克難題,之后將該類問題解決方案作為行業重點對策,提交行業主管部門予以採納,有效解決行業共性問題。如針對海蜇食品行業產品保質和菌落總數超標,導致11家生產企業無法復工復產的問題,海洋漁業行業黨建聯盟及時對接食品行業專業服務團,結合多次試驗和多方探討,最終醞釀產生“通過提高產品鹽分含量、增加酸度等技術改進,將海蜇生產單元由其他水產品調整為鹽漬水產品”的解決方案,順利幫助企業復工。
人才同育。針對本次疫情帶來的“產業工人招工難、老員工流失”等問題,從根源入手加大對本地產業人才培育力度,加強與職業院校開展產品設計、生產管理、實訓融合等人才培育項目的交流,實現產業人才“訂單式”“定制化”培養。如汽摩配產業鏈黨建聯盟牽頭開展校企合作,制定定向培養本地學生招生計劃,成功促成浙江雅虎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與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在模具制造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意向合作等,為產業鏈上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保障。
服務同享。專門開通為企服務熱線,分層次進行內部協調解決,或上報街道和市級部門統籌解決。落實聯盟黨員“一對一”向集中、居家、居廠隔離員工提供物資供應和便民事項代跑服務。特別是針對部分村社房東對外來人員存在警惕心理、企業員工“租房難”等問題,產業鏈黨建聯盟牽頭定期通報每個租住員工的健康信息,及時協調解決租住問題,確保外來員工“回得來、住得下、留得住”。如眼鏡產業鏈黨建聯盟開展“紅色中介”行動,建立租房信息發布平台,發布信息156條次,指派專人負責為住房困難員工對接合適的房源。(中共瑞安市委組織部 供稿)
相關專題 |
· 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