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杭州市江干區信訪局工會主席韋長春挺身而出、奔走在戰“疫”一線,也最終倒在這裡——

遠去的“老大哥”

鄒倜然

2020年03月09日09:21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戰“疫”群英譜】遠去的“老大哥”

閱讀提示

在人們的印象裡,韋長春就是那個走樓入戶的熟悉而又堅毅的背影。面對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等“家門口”的矛盾,他把糾紛調解、投訴回復、來電處理等繁雜事務統統攬過來,他說,“組織上派我來,不是專門來聽好話的,是來答疑解惑幫忙的。”韋長春不幸去世后,杭州市江干區委追授他“江干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月18日零時許,杭州市江干區信訪局工會主席、四級調研員韋長春,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57歲。

2020年春節,一場抗“疫”戰爭打響。韋長春接到組織命令后,立刻投身於這場戰爭之中,他奔走在戰“疫”一線,也最終倒在這裡。2月19日,江干區委追授韋長春“江干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我是來答疑解惑的”

談及韋長春,丁蘭街道趙家苑社區黨總支委員胡志深印象裡就是一支筆、一個本,還有那個走樓入戶的熟悉而又堅毅的背影。1月28日以來,趙家苑社區防疫日記中的文字記錄下了這位基層干部的忙碌。

韋長春在協助社區做好居家觀察管控、崗亭巡查、証件檢查、體溫監測和心理疏導等工作之外,面對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等“家門口”的矛盾,他把糾紛調解、投訴回復、來電處理等繁雜事務統統攬過來。

他已年近60歲,大家都勸韋長春別太辛苦,但他不聽。每次的“周三訪談”,他總是早早地來到社區。攤開民情筆記,裡面密密麻麻都是他的走訪記錄,居民提的問題他都詳盡記錄,還總是把工作帶回家裡去做。

在2月13日杭州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丁蘭街道有1例,2月14日杭州新增確診中丁蘭街道又佔了2例。

面對這種情況,韋長春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耐心細致地向居戶講解防疫政策,為居民疏導心理並向社區提供許多治理方面的意見建議。他說,“組織上派我來,不是專門來聽好話的,是來答疑解惑幫忙的。”

從抗疫開始到他去世前,韋長春共牽頭解決和答復了丁蘭街道580件關於新冠肺炎的信訪件。“韋師傅是做群眾工作的一把好手。”趙家苑社區黨總支書記周棟梁感慨地說,“他這個‘專家門診’,老百姓很相信。”

“他就像我們的老大哥”

2018年,韋長春被評為年度江干區新時代擔當有為好干部。作為信訪局工會主席,他在服務職工時有一種舍我其誰的責任感。

韋長春能夠清楚解讀工會工作的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並將其運用到日常信訪工作和對職工的服務中去。他在工作中把握好“度”和“時”,組織開展本局職工療休養活動,舉辦各類職工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保障職工福利待遇,讓職工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

平時,韋長春一直奔走在信訪工作的最前線。說起這位老同事,江干區信訪局副局長張靜告訴記者,“老韋這個人很實在,跟他交流起來很簡單,從來不跟組織談條件、講要求,他講得最多的就是‘是的’‘我來’‘拿下了’,就像我們的老大哥一樣。”

面對職工群眾來電來信的大量信息,韋長春一一親自處理,直至深夜﹔物資緊缺的關鍵時刻,他四處奔波、多方聯系﹔在丁蘭街道疫情管控壓力最大的時候,他挺身而出、挑起重任……

“跟老韋在一起,我們感覺特別踏實,他經驗豐富,在突發狀況面前能夠臨危不亂,處理事情很有章法。”江干區駐京信訪工作組的盧杰回憶道。

“我知道爸爸不會怪我”

面對疫情,在這個家庭裡逆行而上、勇敢作戰的並不止韋長春一人,還有他的兒子韋瑋。

韋瑋是江干區採荷街道常青苑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疫情來襲,他匆匆告別臨產的妻子,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后來,社區黨委書記得知韋瑋妻子在醫院且情況有些不穩定后,給他發了“強制休息令”,要求其回家探望。

妻子住院那4天,韋瑋便白天在社區執勤,晚上回醫院陪夜。這段時間,韋長春和韋瑋父子倆分別堅守在各自崗位上,幾乎沒打過照面。父親去世的那晚,韋瑋正好是夜班,堅守在社區防疫崗位上,沒來得及見上父親最后一面。

“我爸總跟我說,關鍵時刻要處理好家庭和事業,要讓自己所管轄的片區沒有疫情危險。為了管好社區這個‘大家’,我知道爸爸不會怪我。”

作為兒子,韋瑋一直拿父親當作榜樣。韋瑋這麼回憶父親,他說:“我出身軍人家庭,父親一直以軍人的作風教育我、感染我、引領我。”當初,韋瑋報考社工,也深受父親影響,“他說基層既能鍛煉人,又能服務群眾,是好事。”

(責編:王珂園、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