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開放的北京要守好健康國門安全國門

京平

2020年03月06日08:15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開放的北京要守好健康國門安全國門

開放與防控並不矛盾。北京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入境口岸之一,在當前國際疫情發展形勢下感受到明顯的防控壓力,這是難以避免的。但壓力面前,更應迎難而上、沉著應對、勇於斗爭。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必須慎終如始、如履薄冰,應時升級的防控舉措,剛柔並濟的防控方式,是守好國門的必然要求,也必將成為我們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契機。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形勢日益嚴峻,多個國家相繼拉響疫情警報,境外日新增病例數連續多日超過中國,確診病例已累計破萬。疫情態勢的這個變化,讓中國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目前,北京已出現多例境外輸入病例,“外防輸入”壓力陡增。在社會高度關注中,一種聲音也隨之在輿論場出現,那就是中國是不是應該“關門”,北京是不是應該“關門”?

北京作為首都,是全國最重要的入境口岸之一,是世界賓客進入中國的重要門戶。在當前國際疫情發展形勢下,北京感受到明顯的防控壓力,這是難以避免的。但壓力面前,更應迎難而上、沉著應對、勇於斗爭。更何況,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謀發展是我們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一條基本經驗。因為一場突襲的疫情,就關起國門,顯然不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處事姿態。對北京而言,作為一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始終需要敞開胸襟、擁抱世界,配置全球資源、集聚全球人才,在京活躍著大批國際企業,而更多企業的發展依托於全球產業鏈,開放早已融入北京的城市基因之中。這種與世界密不可分的深度連接,注定我們不可能一關了之,而必須要用一種更為全面、理性、辯証的方式看問題。

需要看到,開放與防控並不矛盾。作為最早開始同新冠病毒作斗爭的國家,既有“戰疫”經驗証明,依法科學嚴格防控,事關疫情防控大局。人員的流動固然會給疫情擴散和蔓延帶來空間,但細密扎實的防控網絡,嚴格到位的防控舉措,能夠最大限度對沖這部分風險。眼下,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我國設置了14天隔離觀察、全面健康申報等多項防控舉措。這意味著,隻要有重點疫區相關行程和生活經歷,不管來自境內境外,是何國籍,都要納入統一的防控框架,服從中國的各項防控舉措,沒有例外、一視同仁。而北京市也進一步細化了相應舉措,不僅明確了隔離觀察的具體方式,還將外籍人士納入社區健康管理體系。種種舉措,都彰顯著這座城市的明確態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必須慎終如始、如履薄冰。應時升級的防控舉措,是守好國門的必然要求,也是對市民負責,對國家負責,對世界負責。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疫情防控的細節,同樣是展示城市溫度的重要窗口。相較於國內防控,境外來華人員的行程動線往往更加復雜,其中的外籍人士接受防控管理還需要一定溝通成本,入境中國到入住社區之間也存在管理空白等現實問題,“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落實難度明顯升級。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繼續做好各項防控工作,不僅要有不講特殊的嚴格姿態,也要有春風化雨的人性化舉措。我們防的是病毒,不是人心,要注重溝通、尊重信仰,妥善對待好各類歸國人員和來華的國際友人,既要講方法,也要有條理、有溫度,給予人文關懷,堅決防止對國際人員和經貿往來的“阻斷”效應,杜絕對疫情嚴重國家人群的“排斥”效應。這種剛柔並濟的防控方式,也必將成為我們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契機。

“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疫情防控過去不是中國一家的事,現在更不是。就當前疫情發展態勢看,不僅需要各國之間守望相助、送醫送藥,同樣需要在更大范圍內拓展聯防聯控,打造堅強有力的疫情防控共同體。特別是對北京這樣的口岸城市,疫情信息的及時溝通、相關舉措的精准接駁等等,都能夠有效降低病毒傳播的幾率。與此同時,防疫共同體中的每一個人,也都需要對防控舉措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溝通是建立互信的最好手段,理解是減少隔閡的最快方式,既然“文明和病毒間,隻有一個航班的距離”,那麼全人類就必須攜手應對、共克時艱。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擴散,再次証明了抗疫之戰的艱巨復雜,也再次提醒世人,加強疫情防控必須慎終如始,對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開放的北京,文明的都市,必須也一定能為國家守好健康國門、安全國門。保持初心、慎重以對,這場疫情防控攻堅阻擊戰的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責編:呂騰龍、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