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1日14: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為宣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各地各級黨組織發揮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黨建雲開通“一線守護”欄目,在全國范圍征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及先進事跡。作品將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人民黨建雲陸續發布。
參與方式:請關注“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參與活動。
向著疫情宣戰,迎著疫情進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安徽宿州市衛生健康系統各級黨組織始終挺在防疫的最前沿,廣大醫務工作者第一時間響應黨組織號召,無畏風險、挺身而出,阻擊病魔、筑牢防線,守護在我們身邊。
病魔來襲,支部前移
人人居家防護,戶戶閉門不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危險時刻,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各級黨組織主動作為、果斷出擊,把戰斗堡壘前移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切實構筑起守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鋼鐵長城”。
宿州市立醫院作為本市治療新冠肺炎首批定點醫院,第一時間成立抗“疫”臨時黨支部,統籌調配全院人員物資、科學部署全院抗“疫”工作,集中專家、集中力量,精選31名業務熟練、工作對口的黨員醫生,派駐到重症救治組、留觀、疑似和確診病例診療等工作一線,日夜堅守在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
埇橋區南關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織黨員積極參與轄區內武漢來宿人員和密切接觸者排查工作,每天定時走進小區進行消殺處理,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講解,同時為居家隔離和醫學觀察人員測量體溫,送去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醫療用品,為小區居民守好第一道防線。
靈璧縣人民醫院黨組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構建“全員參戰、迅速行動、組織嚴密、重點突出、措施扎實、保障有力”的疫情防控體系,組織全院醫護人員織細織密“進院通道體溫監測、預檢分診、普通發熱門診、發熱門診、備用醫院、隔離病區”六道防護網,筑牢了群眾生命健康的堅實屏障。
身披天使白,逆行顯擔當
一封封請戰書代表著一顆顆滾燙的紅心。“我叫陸啟鳳,17年前我作為第一梯隊迎擊‘非典’,今天我再次請求戰‘疫’”﹔“我叫潘慧敏,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0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我請戰,時刻准備出征一線”﹔“我叫蔣興文,是神經外科一名醫生,請求到一線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泗縣人民醫院484名醫護人員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向院黨委遞交請戰書,要求奔赴一線,彰顯著當代廣大醫務人員越是危險越向前的品格,史慧、王耀、賀方圓、邱東等4名同志已經帶著使命戰斗在武漢戰“疫”一線。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伴隨著嘹亮的宣誓,碭山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護士王曉慶鄭重地向武漢市方艙醫院臨時黨支部遞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
2月4日,90后王曉慶作為安徽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逆行馳援武漢,愛美的她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更好的防疫,剪去了自己心愛的長發,在病房裡她悉心照料著病人,承擔著“扎針、輸液、量體溫……”等基礎護理工作,並主動承擔起掃地、消毒、通風等衛生清潔工作﹔愛笑的她成了病房裡的開心果,每天同病人們拉家常、講笑話,一陣陣的笑聲緩解了病人們的心理壓力,鼓勵病人們重新拾起了信心,得到了病人和同事們集體“點贊”。
目前,宿州市共組織了5批援鄂醫療隊,共41名醫護人員同武漢人民戰斗在一起。
病房就是戰場,崗位必須守好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好想美美地睡一覺,好想吃媽媽做的飯菜。”這是蕭縣趙庄鎮中心衛生院張諾、王倩、王閃3個90后女醫生在結束一天忙碌后的“小心願”。
她們是新入職人員,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這次又一起並肩戰斗在抗“疫”一線——做好武漢返鄉人員體溫監測數據登記、宣傳防疫知識、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
埇橋區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務科長常先榮從事中醫臨床工作20余年,疫情期間,父親因為腦梗、肺心病住院治療,她毅然選擇奮戰在戰“疫”一線,直至她父親去世,都沒有見到最后一面,也沒能回家料理父親后事,同事們經常見到她在工作結束后,一個人躲在角落,偷偷的啜泣。
“我是一名醫生,醫治護理病人本來就是醫生該干的事,我不能隻考慮自己,不去管不去問病人,良心上實在過不去,相信爸爸在天上也會理解支持我的選擇。”病房外的常先榮含著眼淚說道。轉過身的常先榮,又整理好心情,微笑著走進病房,鼓勵病人們堅定信心:“世上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我們終會戰勝疫情。”(中共宿州市委組織部 宿組軒)
相關專題 |
· 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