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7日09: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為宣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各地各級黨組織發揮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黨建雲開通“一線守護”欄目,在全國范圍征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及先進事跡。作品將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人民黨建雲陸續發布。
參與方式:請關注“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參與活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陝西西安各級第一書記們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發揚了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做到了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哪裡就有第一書記的身影,實現鄉村疫情防控戰場上的黨旗飄揚。
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
——長安區引鎮街道天王村第一書記王願
這個春節注定不平凡。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沒有事是“分外事”。對於天王村第一書記王願來說,這既是來自黨和人民的考驗,也是對自身工作的歷練。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我必須要義無反顧!”
自接到疫情通知后,他從大年初一開始放棄休假,立即趕赴天王村參加疫情防控專題會議,迅速投入工作中,協助村黨支部書記開展疫情宣傳、排查、消毒防控等工作。
天王村成立了以組長負責,黨員、鄉賢人士參加的疫情防控小分隊,王願負責其中一組的宣傳、消殺及“四返”人員居家隔離留觀工作。按照會議分工,他帶領一隊村干部、黨員、志願者在“防疫工作站”輪流值守,嚴格管控車輛及相關人員出入,耐心做好防疫知識、政策解釋等工作,抓好防疫工作站的值守、車輛消毒、人員測溫、出入登記,助力把好防疫“第一關”。值守之余,他組織村干部、黨員入戶摸排,掌握村民動向,做好“四返”人員摸底統計,逐戶發放《返鄉返崗返家人員自行居家隔離責任書》,張貼《居家留觀告知書》,確保防疫工作不留一處死角。
疫情戰線映初心
——鄠邑區澇店鎮史家庄村第一書記楊莉
“第一書記來了,我們就放心了”,大年初三一大早看見第一書記楊莉,村干部情不自禁的感慨。一到村裡,楊莉就動筆起草了《告全體村民書》,用宣傳動員打頭陣,利用廣播、微信群等廣泛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並在村內顯著位置懸挂橫幅、張貼倡議書,不斷指導村民進行自主防護。除了宣傳工作,設卡立防、值班守點、入戶排查、隔離管控、消毒消殺、物資協調……一切有關疫情防控的工作,她始終堅持沖在第一線,干在最前面。
為了緩解村內防疫物資緊缺的困境,楊莉積極協調派出單位,向村子爭取酒精、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資。同時她還號召原單位的領導干部和黨員職工,積極為史家庄村捐款5000多元,用於村子的疫情防控。在她的帶動和感召下,越來越多的村民也自發加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村內7位青年志願者主動向黨支部提交了請戰書,成立了史家庄青年突擊隊,不計報酬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戰“疫”一線發揮“第一作用”
——臨潼區穆寨街道東岳村第一書記寧武平
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后,寧武平第一時間聯系穆寨街道和東岳村,詢問有什麼困難、有什麼需要、能為村上做點什麼。當得知口罩、消毒液等物品買不到的時候,寧武平主動扛起責任,四處聯系、多方奔走,積極籌集物資。1月31日,他將籌措的1830隻醫用防護口罩和80公斤84消毒液送到東岳村。
他說:“作為第一書記,作為共產黨員,就要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堅守崗位,和群眾並肩作戰。”他用實際行動展現駐村第一書記的精神風范,以扎實有效的工作成效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黨旗插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村民李某說:“看到寧書記,我們就有了主心骨。”
每當有貧困戶問道:“寧書記,這大過年的,你咋還在村裡?”他總是說:“疫情是當前最緊要的工作,這個時候,我不僅僅是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更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線上的一名黨員,保護群眾是我應盡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
戰“疫”一線我要上!
——周至縣富仁鎮下高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建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了,我必須回到村上去!這是我的職責和使命。”張建國著急地說。
張建國是周至縣人大派駐富仁鎮下高村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疫情防控初期,他積極與鎮村聯系主動請纓,要求參加村上的疫情防控工作,並於正月初三返回工作崗位。他說:“在家裡也不安心,回到村上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人多力量大,我們一定能扛過去的!”
他積極和村黨支部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疫情排查任務,安排隔離、宣傳、防護、設卡檢查等工作。他看到村裡消毒消殺物資不足,就與村黨組織商量發動黨員、村干部、群眾、企業捐款1萬余元,為村裡購買了一台消毒車和100余公斤的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解了燃眉之急。
他堅持每天查看2戶隔離戶情況,並與村醫及時了解隔離人員測溫情況,並帶領村干部清掃、消殺村內公共場所和主要道路。他用暖心話語耐心勸散聚眾聊天群眾,宣講當前防疫各項舉措,爭取群眾理解配合,贏得了群眾對黨員干部的信賴。
我是第一書記,我必須回去
——灞橋區洪慶街道水泉子村第一書記劉堯
大年初二大早,劉堯對母親說:“不是孩兒不孝,也不是我不怕病毒,是我實在放心不下村裡的鄉親,我要回村去,去和大家一起戰勝疫情。”
踏上以后,他每天奔走十幾公裡山路,配合村“兩委”干部和黨員穿梭於4個自然村,逐戶排查和開展防控宣傳。水泉子村遠離城區,村上防疫物資十分緊缺,尤其是貧困戶,幾乎沒有任何防護物品,劉堯為此幾乎跑遍了紡織城街道所有藥店和超市,終於買到了180隻一次性口罩、50包消毒濕巾、3瓶消毒洗手液。他說:“隻要鄉親們能安全,我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由於防控需要,村上的路都封了,貧困戶的土雞蛋、蜂蜜出現滯銷,特別是土雞蛋,不能長時間保存。有個貧困戶說:“我的雞蛋再賣不出去,就要孵出小雞仔了。”語氣雖然帶著調侃,但說話的時候卻偷偷的背過身去。劉堯知道,貧困戶是不想讓他看到眼淚。第二天,他拿了300元錢,告訴貧困戶有人想要買雞蛋,晚上他提著雞蛋回了家。
這就是劉堯,一個始終把鄉親放在心裡的“第一書記”。(中共西安市委組織部 供稿)
相關專題 |
· 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