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用忠誠擦亮黨徽

──追記天津濱海新區新城鎮鄧善沽村黨總支委員張世林

吳靜芳

2020年02月27日08:32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用忠誠擦亮黨徽(圖)

1月28日,大年初四,張世林(中)和女兒(左)現場協調防疫宣傳工作。這是他生前和女兒的最后一張照片。 照片提供:薛娜

2020年的春節,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注定令人刻骨銘心……

1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一。濱海新區新城鎮鄧善沽村黨總支委員張世林協助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玉選落實疫情防控工作,閨女張麗作為志願者,忙著和爸爸一起發放“明白紙”。

1月29日,農歷正月初五。張世林的妻子李桂芬天剛黑就把鍋裡的水燒熱,想著老伴兒進門就煮餃子。但是,直到開水變得冰涼,人也沒回來……張世林值班期間突發腦溢血!

2月10日,農歷正月十七。鄧善沽村裡的大喇叭還在播著:少出門、別聚會﹔路邊的大屏幕還在放著:怎麼洗手、怎麼戴口罩﹔卡口的村干部還在查著、驗著。然而,晌午剛過,噩耗傳來,張世林因搶救無效,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7歲。

“卡口得有村干部在,我一會兒就回來。”

“可得盯住了,人命關天。”這是張世林在疫情防控一線,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鄧善沽村隸屬天津市濱海新區新城鎮。疫情來襲,這個有著1700多戶人家的村子馬上進入了戰時狀態。

“疫情形勢非常嚴峻,區裡鎮裡都有具體要求,咱們兩委必須高度重視,堅決守住第一道防線。”1月27日,書記吳玉選在全體村干部參加的防控會上說。

“口罩還是緊缺,我已經聯系幾個生產廠家了。卡口的消毒還要加強。”村黨總支副書記蔣世和說。

“書記說得對,咱這是第一關,必須守好。我覺得從今天起,村裡路口能堵都堵上吧,留下卡口讓人守著。寧可繞點道,千萬別出事。我跟他們都熟,一會兒騎車去村裡走一圈,說一聲就行。”張世林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次檢驗黨員干部踐行使命擔當的大考。作為村黨總支委員,張世林主動請纓。從年三十開始,天天跑前跑后。用吳玉選的話說,“拉電線、堵路口、建卡口,嘛活兒都沒含糊。”張世林告訴大家,天冷也得快點兒干,讓大喇叭盡早響、大屏幕盡早亮、卡口盡早建起來。

一頂毛線帽、一件大棉襖、一個口罩,為他遮住了些許嚴寒,但沒有為他減輕一絲勞累……

“卡口得有村干部在,你先守著,我等會兒就回來。”這是張世林在抗擊疫情的崗位上,說的最后一句話。

正月初五那一幕,對於村委會副主任沙俊明來說,既不忍回首又揮之不去。“當天是我倆值班,為便於防控,卡口從八個減到村口這一個。晚飯前后車多人多,連續給幾輛車檢查、消毒之后,世林說身體不舒服,我就陪他回辦公室,沒想到進屋就吐了,隻說頭疼得厲害,汗珠兒直往下淌。我說送他去醫院,哎……”沙俊明雙手抱住了頭,“他非說我不能動,晚上得守好了,叫閨女張麗送他去的醫院。臨走時還告訴我,一會兒就回來。”

話音未落,淚水已經流淌在這個五尺漢子的臉上。沙俊明告訴記者:“太扎心了,有時我甚至自己騙自己,這或許是一場夢,夢醒了,他還會回來。”

“作為一名黨員,要像黃大年同志那樣對黨忠誠,不忘初心,心系祖國,牢記使命……”這是張世林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一篇《心得體會》裡的文字。

新城鎮黨委書記竇廣春對記者說:“這麼多年,世林同志始終如一,為黨工作,指哪打哪,任勞任怨。他走了,但精神永在,他就是我們身邊的黃大年、我們身邊的王傳喜。”

採訪期間,記者來到鄧善沽村卡口的辦公室,這是一個改造過的廢舊集裝箱。盡管后來配備了取暖設備,但也隻擋風雪不擋嚴寒,更何況還要有人露天值守。吳玉選說:“前些天下大雪,確實太冷了,但大家說,世林連命都沒了,我們挨凍又算什麼。”

站在卡口,看著車輛來往、人員進出,看著這支由86名黨員及志願者組成的戰“疫”團隊,令人肅然起敬。手臂上“我是黨員我做表率”的紅色袖章、胸前閃耀的黨徽,與路邊晶瑩剔透的冰雪交相輝映。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大考中,張世林同志用生命抒寫答卷,詮釋了對黨如雪的初心、如鐵的忠誠。鄧善沽村這支戰隊,接續奮斗,用傳承的力量閃耀黨性的光芒。

“盯住大事小情,隻為大伙兒踏實。”

平常時能看得出來﹔關鍵時能沖得出來﹔危難時能豁得出來──這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畫像。張世林走了,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有哀傷、有惋惜,但最多的留言:“他是一個好人、一個好干部。”

一摞記錄本──邊走邊記、一日一清。

走進張世林的辦公室,桌上、文件櫃都擺放著一摞摞記錄本、一排排資料盒。

蔣世和說:“世林每天第一個上班,雷打不動。你看,他特別仔細,工作檔案曾經是新城鎮的工作模板。”記者翻開一本本工作記錄,《村安全生產檢查記錄》《消防器材使用情況工作記錄》《農地巡視情況》以及各種談話和調研記錄……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那麼清晰,那麼有序。

簡潔的文字、細致的標記……盡管與張世林未曾謀面,但見物如見人,記者仿佛看到了他認真工作的樣子。

1997年開始,張世林歷任新城鎮鄧善沽村村委會委員、村兩委委員,2018年換屆選舉后,擔任村黨總支委員。主要負責企業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大氣環境巡查,“散亂污”企業治理等工作。

“世林管的工作大到消防安全、小到柴米油鹽,但在他眼裡都當大事看。他總說,小事管不好就會成天大的事。”吳玉選說,“他隨身常帶著小本兒,發現問題就記下來,一天一清,不清不踏實。有時晚上還給我打電話提醒我、督促我快解決。交給他的工作,就算急難險重也從不推脫,讓組織放心。沒了他,我就像斷了支胳膊。”

一輛電動車──活地圖“跑”出平安村。

“這是世林同志的電動車吧?”記者問。

“是,車還在,人走了。”在村委會一樓的拐角處,停著一輛半舊的電動車,蔣世和拍著車座說:“他天天騎車去村裡轉悠,沒有不熟悉的企業,沒有不認識的人家。‘活地圖’是他這麼多年‘跑’出來的。”

治理“散亂污”是場硬仗,張世林憑著“活地圖”的本事,與企業交心,化解矛盾,有理有據,因企施策,配合鎮黨委關停“散亂污”企業30多家,有效防止反彈。多年來,轄區內從未發生任何安全生產事故及大氣污染環境問題。2019年,鄧善沽村被評為五星村。張世林被評為鎮安全生產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社區消防宣傳大使。

村民姚恩霞說:“他心細,啥事都管。特別是冬天,毛線帽子棉大衣,還有那輛車,老遠就知道是張世林。那天看見我們扎堆閑聊,還樂呵呵喊一聲,快過年了,都注意家裡煤氣水電啊。”

鄧善沽村有著4000多常住人口,張世林這個“安全員”,從早到晚,走街串巷,用一腔熱情、一份責任換來了百姓的平安、村庄的平安。

一副熱心腸──舍小家為大家。

“天天不著家,外面的事總比家裡的重要。”

“他答應初五一定回家吃餃子,他答應過完年就帶我去看病……”

張世林去世的第七天,記者見到了他的妻子李桂芬和女兒張麗,娘兒倆依然還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傷悲中,說話很少,但句句痛徹心扉。

記者在村裡走訪中了解到,張世林手巧且熱心。他懂電路維修,過去村裡線路老化總停電,誰家有事,不管白天黑夜,一個電話就過來幫忙,從未求回報。夏天防汛排澇,他擔心村民庄稼被淹,常常冒雨去巡視排水,發現問題跟著一塊搶修。

張麗告訴記者:“爸爸有時半夜想起事,拔腿就走,媽媽也著急生氣。但他卻說,咱家能有多大的事?村裡不一樣,我隻要多跑、多想、多干就不會出事,這樣大伙兒都能踏實過日子。”

“話糙理不糙,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關鍵要實干,讓老百姓放心、讓組織放心……”這是記者在村黨支部2019年10月19日會議記錄中摘抄的文字,是張世林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合格共產黨員”主題作的發言。

張世林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對黨忠誠,不分職務高低,不分時間地點。隻要人民需要,就是黨的召喚,就是黨員的責任。

“爸爸走了,我會堅守。”

2月12日8:30,鄧善沽的村口和往常一樣,只是值守的人們表情凝重。他們要在這裡,以這樣的方式送張世林最后一程。

“爸爸生前就不麻煩人,更何況有疫情,喪事一切從簡。當時就想讓車開慢一點,我抱著爸爸的照片,讓他再看一眼他的卡口、他的村庄、他的同志、他的鄉親……”張麗淌著淚水,一句話哽咽好久才能說完。

在對張麗的採訪中,記者強烈感受到了她的堅強。“處理完家裡的事,我會繼續到卡口執勤,我沒什麼特長,但我是預備黨員,疫情沒結束,我要為村裡做點事。”她說:“爸爸走了,我會堅守。守護好家庭,我就是媽媽的依靠。守護好組織交給我的防疫崗位,讓爸爸放心。”

“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我一生為人民服務的理想,願意為美好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這是2003年,張世林遞交的入黨申請書。

“……我堅定了入黨的信念,爭取早日成為一名為了人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國家民族默默奮斗的共產黨員……”這是2016年,張麗在入黨申請書中寫下的文字。

父女倆對黨的心聲,都定格在“為人民服務”,這是共產黨人永恆的初心與忠誠,是共產黨人最大的光榮。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張世林同志生前用樂觀朴實的品格樹立了良好的家風。張麗的積極向上就是對世林同志最好的報答。我們新城鎮所有黨員干部更要以世林同志為榜樣,疫情不除我們不退,要‘雙勝雙贏’,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新城鎮黨委書記竇廣春的一席話,既是對張世林的告慰,更是基層黨員干部堅定信心、眾志成城的接力。

這是一個忠誠的團隊。他們胸前的黨徽一樣光彩明亮!

記者手記

平凡即偉大

這是一次從聲聲不舍中,感受基層干部擔當精神的採訪。

“好干部走了,舍不得。”群眾在不舍中追憶他的熱心──家裡的門壞了,能敞一天﹔村裡的燈滅了,半夜也得修。領導在不舍中追憶他的盡責──任職多年,把小事當大事干,把工作當事業干。作為記者,感受到的則是一個共產黨員“任勞更任怨”的擔當。張世林的“任勞”不勝枚舉,但平時那些關乎安全防控、環境治理的工作又怎會順風順水?然而,一句“隻為大伙兒踏實”便是他“任怨”的答案。這是最朴素的忠誠。

這是一次從聲聲遺憾中,感受共產黨員無私精神的採訪。

“好爸爸走了,對不起。”這是女兒在心底的呼喚。張麗遺憾自己沒能早點兒理解爸爸的忙與累,沒能及時關注他的冷暖、他的健康。工作中的難,從不跟家人講。親人的抱怨,也用笑臉安慰。如果說忠誠是黨員的立身之本,奉獻則是干事之基。記者從片片追憶中,感受到了他“為人民服務”的人生底色,感受到了黨徽雖小卻重千斤的力量。

平凡孕育著偉大,偉大源自於平凡。在與疫情的搏斗中,共產黨人越是艱險越向前。所有的堅守都是最美的逆行,所有的生命都為黨旗黨徽增添了光彩。這不僅是共產黨員的品質,也是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

當前,戰斗還在繼續。讓我們用行動和勝利告慰英雄。

(責編:常雪梅、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