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建強紅色堡壘 凝聚紅色力量——貴州遵義市在堅持紅色傳承中戰“疫”斗“貧”

2020年02月21日11: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疫情就是命令,危難彰顯擔當。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貴州省遵義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堅持紅色傳承中亮身份當先鋒,沖鋒在第一線,戰斗在最前沿,既當防疫“戰斗員”,又當脫貧“領路人”,全力阻擊疫情在貧困地區蔓延,推動扶貧工作有序高效開展,確保防疫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兩不誤。

砥礪初心,筑牢“紅色防線”

黨旗無聲鼓斗志,堡壘無言聚力量。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是一場阻擊戰、攻堅戰,更是檢驗黨員干部初心守得牢不牢、使命擔得好不好的考場。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黔北大地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初心故事”,全市20余萬黨員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砥礪初心、擦亮底色。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2月11日,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鎮2月份過政治生日的27名黨員在疫情一線崗位舉起右臂,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為激勵疫情一線黨員抗擊疫情斗志,引導他們充分發揮帶頭作用,新舟鎮黨委組織開展了以“政治生日‘疫’線過,抗擊疫情表初心”的主題黨日活動。“這是我第一次過政治生日,這次政治生日讓我終身難忘,感謝組織關懷。疫情不退、絕不收兵。”請戰到平遠村卡點防疫的教科局黨員胡春輝堅定地說。疫情發生以來,這27名黨員始終堅守在每個關卡、勸導點,守護著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戰疫一線砥礪初心,勇敢逆行。

戰疫時期,各級黨組織把“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的開展搬到疫情防控一線,讓黨員、干部在一線受教育、守初心、擔使命。1月26日,播州區楓香鎮黨委抽調10名黨員干部,成立臨時黨支部,駐扎值守楓香高速路出口疫情防控卡點。在臨時黨支部書記唐帆的主持下,在值守卡點舉行了一次特殊的組織生活會,10名黨員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每位黨員分別作表態發言。該臨時黨支部成立以來,累計勸導車輛10000余輛,檢測體溫20938人次,勸返車輛1160輛2620人次,為群眾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紅色屏障”。

守土盡責,建強“紅色堡壘”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戰疫”堡壘!戰疫打響,遵義市委組織部發出通知,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動員和號召黨員、干部關鍵時刻沖在一線,自覺接受黨性鍛煉和實踐考驗。

婁山腳下,海龍壩上。紅花崗區金鼎山鎮發揮臨時黨支部“橋頭堡”作用,健全完善“五戶聯防、五長共治”“微網格”戰“疫”體系,整合鎮包村黨員、村居干部、鄰長片長、請戰黨員群眾等1380名尖兵力量,組建“紅城黨員突擊隊”21支,開展路口設點引導、路網“喇叭”宣傳、鄰長敲門宣講等,全力打響疫情防控總體戰、主動仗,為服務脫貧攻堅、引領基層治理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務川縣16個鄉鎮(街道)成立臨時黨支部80個、臨時黨小組10個,成立黨員突擊隊119支,組織引領2000余名無職黨員加入先鋒隊,廣大黨員佩戴黨徽、高舉黨旗,主動亮明身份,帶頭沖鋒到10個重點卡點、移民社區、醫院、超市等重點場所、關鍵部位、關鍵環節,發放宣傳資料8.5萬余份,引導群眾3.3余人次,勸導群眾停辦、緩辦酒席近1000家。

聞令而動,激活“紅色細胞”

“我先上!”“讓我來!”戰疫打響,這些簡短有力的話語,一時間,在黔北大地成為熱詞。

災情就是命令。“黨員不上,誰上?”2月2日下午,顧不上家人勸阻,仁懷市68歲的離任村干部、老黨員趙舉祥主動要求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會后,他主動請纓,率領一支黨員志願者小分隊沖在戰“疫”最前沿。在這場戰“疫”中,趙舉祥倒下了,他用生命書寫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擔當。在趙舉祥的身后,黔北大地20萬余名黨員、干部像他一樣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踐行著初心使命。

戰“疫”打響,全市衛健系統及公立醫院535個基層黨組織在戰“疫”一線建起紅色堡壘,在全市93個高速公路體溫監測點參與組建臨時黨支部,縣級以上醫療機構32個發熱門診,258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傳染病分診處設立黨員示范,4795名黨員聽從號召、“逆行”奮戰,堅守在疫情防控崗位,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戰“疫”一線。

戰“疫”斗“貧”,凝聚“紅色力量”

越是艱難越向前。立春之后,萬物復蘇。面對既要戰“疫”又要戰“貧”兩個戰場作戰,遵義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做好春耕准備,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備春耕“兩手抓兩不誤”,一曲曲戰“疫”春耕交響曲在黔北大地奏響。

“雙場”戰斗,全市農業農村系統黨員、干部堅守在各自的崗位,用“跑田埂、進戶入場”抓生產保供給的責任,累計排查家禽養殖場(戶)近8萬個(次),累計排查家禽數近1200萬(隻),排查走訪飼養家禽人員近6萬人(次)、家禽飼養場消毒面積400萬㎡,保障了農產品“綠色通道”暢通調運,切實為農產品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市工業和能源局及時收集、梳理反饋有效用工不足、防控物資急缺、物流運輸不順暢、上下游產業鏈配套生產不同步、融資需求等企業(項目)復工復產“五難”問題,積極為企業提供防護物資採購渠道信息,統一採購口罩、額溫槍等防護物資,協助復工復產企業做好防護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復工復產企業338家,復產職工數3萬余人,復工復產工作正有序有力推進。

2月15日,桐梓縣首批104名返鄉農民工乘坐“春風行動”返崗專車出發,走上工作崗位。桐梓縣通過開展“春風行動”,組織黨員干部全面摸排群眾外出務工需求,建立明細台賬,確保“組織一批,輸送一批,上崗一批”。“不趕場,不串門,再不栽洋芋搞不贏”。天剛亮,綏陽縣太白鎮的宣傳車便准時出發,駛入“組組通”公路進行防疫宣傳。為有序抓好春耕生產,綏陽縣實行“村黨支部+農技員+土專家”春耕技術指導模式,派出了268名黨員農技專家分赴到119個村(居),在開展防疫宣傳的同時,到田間地頭對農業生產中的育苗、田間整理、栽培技術、病虫害治理等方面等工作進行技術服務指導,鼓勵年輕勞動力線上學習農業技術。

湄潭縣依托疫情防控包保體系,採取1個縣級領導+1個鄉鎮(街道)+1個縣直部門+N個壩區模式,建立15個春耕生產及復工復產臨時指揮部,將原有185個“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轉化為“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復工復產”黨員工作隊,指導幫助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開展春耕備耕。“大家下地干活一定要個人干個人的活兒,不要閑聊。”正安縣鳳儀街道大堡村第一書記羅旭一邊帶領駐村工作隊抓好復工復產,一邊在田間地頭開展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雙場”戰斗打響,全市2388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既是“幫扶人”也是“守護神”,他們與廣大基層黨員、干部一起,戰在阻擊疫情第一線,展現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貴州省遵義市委組織部 冉鵬)

(責編:劉尤罕、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